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唐欣妍虽看不出这莲蓬,有什么奇妙之处,但能这般特别的摆放着,且放置了这么多年,

还依旧新鲜,可见这东西应该不凡,果然,见她一直盯着莲蓬看,小鼠兴奋道:

“主人,主人,我能感觉到,这个圆圆的东西,散发的宝物气息好浓厚,它绝对不是普通宝物!”

虽在情理中,但唐欣妍仍旧有些诧异:

“小鼠,你的传承里,没有关于这东西的?”

小鼠窜到莲花台上,又嗅了嗅莲蓬解释道:

“不是的主人,我的传承里,有好多种莲花宝物,比如功德金莲,净世白莲等等,不过这莲蓬我分辨不出,得种出来才能知晓。”

“这样啊........”

唐欣妍了然,摩挲着下巴看向雕塑,有些犹豫:

“那小鼠,我是只把这莲蓬收了,引些灵泉水种上就行,还是需要把这池子和雕塑,也得一并收了?”

小鼠立马急切道:

“当然是一并收了!主人,这池子和雕塑可是混沌莲花石!”

“混沌莲花石?”

唐欣妍眼睛一亮,她虽不清楚,这混沌莲花石是干嘛的,但她可是没少听“混沌”二字,

在唐欣妍的印象中,好似只要和混沌沾了边的,就会很厉害,听出她的疑惑,小鼠连忙科普道:

“主人,这混沌莲花石中,含有混沌之气,混沌之气又称为先天之气,能蕴养万物,改善周遭的灵气程度,

说得直白些,主人若是将它收进缘界,再用灵泉水让这莲蓬的莲子,生根发芽。

那这混沌莲花石,也会随着莲子“苏醒”而复苏,复苏后所产生的混沌之气,会令缘界内的灵气,更加浓郁,且日积月累后,缘界还会再次升级。”

这番解释,让唐欣妍眼睛顿时就亮了,她原本还觉得那雕塑怪怪的,犹豫着不想收它进缘界,

可若能让缘界升级,那管它是什么呢,不过收之前,唐欣妍还是认真检查了下,避免雕塑内藏着什么。

将一整个池子收进空间后,都不用交代团子去处理,团子就激动万分的,安置去了,

唐欣妍则继续跟着小鼠,查看室内的其它宝物,虽说有不少冥界“特产”,不过相较中间那一“套”,就不那么打眼了。

将室内的东西全部收起,唐欣妍觉得这密室还挺隐蔽,本打算在这里闭关,直至雷劫到来,

可转念一想,万一她渡劫引来了旁人,再发现这里的密室,到时候再联想些什么,转而盯上她,着实是麻烦。

唐欣妍干脆带着两小只,去往这密室相反的林子边缘,找了棵较粗的树,布置好结界和迷阵,继续打坐修炼........

********

半个月后,唐欣妍所在的林子上方,乌云越聚越多,酝酿了一段时间后,一道道泛着紫光的雷电,冲天而下,

雷劫浩大,很快引起了来恶灵谷,历练的鬼修们的注意,毕竟鬼修们升阶,经历的是荒火的考验。

现下突然冒出来雷劫,说明这绝对是外来人,他们可是好奇的紧,不过,正如唐欣妍先前猜测的那般,

这些鬼修,对雷电都十分忌惮,根本就不敢凑上前,生怕一不小心,沾染上天雷,直接灰飞烟灭了。

倒是有人暗戳戳的盘算着,准备等雷劫结束,趁对方接受灵雨修复伤势时,看看能不能“分杯羹”,

只不过,当雷劫结束,他们来到林内时,发现林子内迷雾重重,转来转去,却一直找不到历劫的地方。

几次之后,众鬼修也渐渐明白,定当是渡劫之人,在这里布置了什么,眼见七彩灵雨消失,

众鬼修都无奈的悻悻离去,唐欣妍也早已回了缘界养伤,准备等养好了身子,再回酆吉城玩两天。

缘界内,唐欣妍服下疗伤丹,在修炼室打坐巩固了半个月,又带着三小只庆贺了一番,这才出了缘界,

回到酆吉城后,唐欣妍“白日”打坐,晚上在酆吉城各种买买买,临走前一晚,她还特意去了一趟,那家首饰铺子,与老板娘告别。

唐欣妍按照记忆,原路返回,路过曾经的村庄时,她还特意去到那父女家,悄悄放了几块阴石在窗台上,算作当初带路的报酬,

唐欣妍利用冥石,先回到修仙界,而后转道去了凡俗界,来到婆婆转世的那户人家。

如今二十年已过,也不知道婆婆的转世如何了........算算年纪,应该已经二十三、四岁了,想来已经为人母了吧?

其实当初唐欣妍有想过,先来给婆婆还恩,这样婆婆就能有个,相对正常的成长过程,

可以和别的孩子一般,健康快乐的长大,不过当初她临走时,看她出手大方,对方特意提点了她一下。

说若严格算起来,婆婆那是命数,若往前追溯,婆婆本就欠她因,所以这还恩,还需谨慎些,

切莫太过打破婆婆,原本所要经历的磨难,对方建议唐欣妍,可待婆婆成年后。

这样病痛多年的苦,婆婆受过了,再就是婆婆的品性,也基本定性,若是个良善之人,

平日积德行善,那搭把手还个恩,倒也不算什么,可若是恶人,那报恩就是报仇,搞不好会沾染很大因果,劝唐欣妍三思后再定。

唐欣妍还恩本就是好意,可若会牵连太重,她自然不会固执的非要去做,也就打消了直接出来的念头,

婆婆这一世,是丞相的嫡出小女儿,唐欣妍也没急着进丞相府,而是乔装了一番,在丞相家附近,打听“婆婆”这些年的情况。

好在消息是好的,据左邻右舍,还有附近一些商贩讲,丞相本就公正廉明,可好不容易得了个小女儿,还从小体弱,

家里为了给这小女儿积福,每年都会施粥,捐赠,那小女儿也性情颇好,每次施粥都会亲自参与。

众人都说,这小女儿各方面哪都好,就是可惜身子骨不好,于子嗣无望,否则哪怕是宫里的娘娘,也是当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