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无双帝业 > 第173章 迁都大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陛下身体有恙,暂时都不会理政,国家大事,一切交由裴相裁决!”

许慎扫视何敬之、郑瑞等人道。

“裴相乃是齐相钦点的接班人,遇事果决,临危不乱,的确是肩负朝政的不二人选!”

“希望官家能早日好转,还我大周江山安宁!”

何敬之、郑瑞等大臣此时哪敢跟许慎争辩,当下的局面,明眼人都看得清,许慎才是那个无冕之王。

随着许慎以天子的名义,将裴元智放到了处理朝政的首席位置,柴轩这个监国太子就变得尴尬了。

尽管有心人怀疑许慎软禁了光烈帝,但他们拿不出证据,更何况当前的局势,完全就是有利于许慎一方的。

裴元智也因此,真正掌握了宰相的实权,可以裁断大周的所有政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周的局面,属实诡异到了极致。

在光烈帝被软禁的第十五天,以光烈帝的名义,再度传出旨意,迁都。

这让无数人大吃一惊。

自古以来,迁都都不是儿戏。

尤其是眼下的大周,可谓是风雨飘摇,岌岌可危。

在这种节骨眼上选择迁都,定然会多生事端。

偏偏迁都的地方是武昌。

许慎早就在数年前,便开始经营武昌。

武昌城内,都是许慎的眼线、棋子。

如果将京师迁移至武昌,无论是皇权、文官集团,还是将门,都将遭受严重的削弱。

然而迁都的旨意一出,便遭到了无数人的强烈反对。

枢密使贺方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

大周当前的军事部署,全部都是根据以建康为核心而布置设防的。

一旦迁都,势必会引起连锁反应,各条防线都将重新部署。

最重要的是禁军精锐,基本都是来自建康附近。

当初北方逃难而来的百姓,也大多选择在建康附近扎根。

这些人是大周军方精锐兵员的来源。

他们的家业都在建康附近,迁都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如此必会与朝廷离心离德。

不仅是这些将士,便是官员、商人,也耗费心力,在建康置业安宅。

迁都之后,建康的房价、田地,势必会大跌。

这严重损害了大家的利益,如此又有几人愿意迁都,支持迁都?

无数奏折如雪花般落在裴元智的案板前,看的裴元智眼花缭乱。

他和许慎是同盟,自然明白许慎迁都的用意。

但同时也清楚,迁都的影响,这动的可不是一个两个人的蛋糕,而是无数人的利益。

如果将都城迁都临安,或许还有人赞成。

毕竟临安近海,商业活动发达,比建康更为富庶。

可武昌有什么?

这些年,除了作为一座军事重镇发展外,其余各项配套措施都没有。

哪里有待在建康舒坦。

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无数地方官员也向朝廷上递奏折,请求皇帝三思而后行。

在沿海平倭的张绍,是大周最近的风云人物,他代表太子也向武昌的临时中枢递交奏章,表达自己的看法。

而襄阳的韩愚,却是出奇的冷静、克制。

镇守襄阳多年的他,随着岁数的增长,越发感到襄阳难守。

究其根本的原因就是襄阳距离建康太远。

很难及时获得朝廷的支援。

如果朝廷将京师迁至武昌,那么襄阳防线的压力,至少会减少五成以上,甚至更多。

完颜匈想南下攻城,也要掂量掂量。

因此,哪怕韩愚知道朝廷内外的反对声一片,也还是保持了沉默。

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态度。

在川南、川东等地围剿红巾贼的糜业,以军务繁忙为由,拒绝对此事发表看法。

早年间,他带兵在武昌驻扎过,也曾研究过大周无论是想要收复失土,还是固守南土,以武昌为根基,都是上上之选,远在建康、临安之上。

只可惜,永安、光烈二帝都是刚愎自用之人,根本听不进其他声音。

武昌城外。

大营之中,王焱、靡阳、赵忠等人围坐在饮酒,哪怕如今已经进入了三月。

可仍令人感到刺骨的寒冷。

“焱哥,你对陛下打算迁都这件事怎么看?”

靡阳抿了口酒,将目光投向王焱道。

王焱嗤笑一声道:“我能有什么看法?迁都事关大周未来的战略决策,岂是你我可以随便议论的!”

“就是问问你的看法,回答的这么官方作甚!”

靡阳不满的翻了个白眼。

自从柴辰、高嵩等人伏法,许慎掌握武昌的临时中枢后,王焱、赵忠几人都觉得许慎下一步就会对他们下手。

毕竟王焱当初可是拒绝了许慎的要求,没有带兵进城。

如果许慎怀恨在心,打算报复王焱。

那以王焱一个小小的玄武卫统制,是根本对抗不了许慎的。

万幸许慎可能是将他给忘了,一直没有对他出手。

这让王焱在忐忑中过了几天悠闲日子。

不仅如此,张钧还将李四海的貔貅卫以及部分禁军打乱,编入了玄武、朱雀二卫。

因此,王焱和靡阳目前统率的兵力,又恢复到了满编状态,2500人。

罗横、丁峰、鲁顺、黄徽、李虎都被提拔为营指挥使,邹爱松、邓大同、郝有德等人也都拔到了都头的位置。

如此一来,王焱对麾下玄武卫算是牢牢掌握。

罗横、丁峰是他的生死兄弟,成为营指挥使,自然无可非议。

鲁顺是柴辰任玄武卫统制时被提拔成的营指挥使,随王焱多次出生入死,继续担任营指挥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否则只会叫人寒心。

黄徽是前营指挥使,因阅军大典闹出的乌龙,而被革职贬黜为普通士卒。

今次也是随王焱任劳任怨,拼死搏杀,王焱将他重新拔为营指挥使,也算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同时也是告诉军营里,那些曾经心向吕浩的士卒,他王焱不是小肚鸡肠之人。

借此收拢一波人心。

黄徽对王焱是感激不尽,便是李乐,也从大头兵,升为了都头。

想到曾经那些针对王焱的手段,现在想来,是如此的可笑、愚蠢、不自量力。

而李虎则是当初王焱出入撼山营时,便表态支持王焱的人。

对于这样的人,王焱是不会吝啬的。

而像邹爱松、邓大同这些人,都有了军职,也算熬出了头。

眼下王焱还只是一个统制,能给弟兄们的不多。

如果他更上一层楼,跟着他的弟兄们,自然能得到更多。

人心,也因此牢牢的凝聚在了一起。

张钧这几日,也在私下里召见王焱多次,询问他对当下时局的看法,并流露出对王焱的欣赏之意。

王焱对此很是怀疑,认为许慎之所以没有针对自己,就是因为张钧如此频繁的召见自己。

事实上,王焱没有猜错。

张钧根本不同意许慎要对王焱治罪的决定。

并因此多次驳斥了许慎想要插手禁军、云翼军的想法。

这让许慎很是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