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举动仿佛一根导火索被点燃,引发了连锁反应,越来越多的北宁士兵纷纷效仿,相继放下了手中的兵刃。

宁云霄望着眼前这一幕,面色瞬间变得如同死灰一般惨白,整个人像是失去了所有力气一般,颓然瘫坐在冰冷的地面之上。

这时,宁云承迈步走上前来,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这位曾经与自己一同长大的兄长,开口说道:“你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难道你真的就这般急切地想要将我置于死地吗?”

听到这话,宁云霄冷笑两声,回应道:“哼!自古以来便是成王败寇,事已至此,多说无益。难道你心中就没有一统大宁、恢复昔日辉煌盛世的野心吗?”

宁云承摇了摇头,叹息一声后说道:“兄长啊,你实在是太过心急了!想必关于燕梁两国所发生之事,你应该也有所耳闻了吧。是你率先不顾兄弟之情对我出手,不仁在先,那就休怪小弟今日对你不义了。

待到黄泉之下,见到父皇之时,烦请转告于他老人家,请他安心去吧,我定会让大宁重新崛起,再现当年的繁荣昌盛之景。”

“你……你想干什么?宁云承!难不成你真要杀了朕?”

宁云霄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和惊慌失措,他瞪大眼睛看着眼前手持长剑步步逼近的宁云承。

宁云承面沉似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与狠厉,冷笑道:“宁云霄,收起你那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吧!所谓的‘朕’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况且,这些年惨死在你手中的兄弟们何其多?今天,就让我这个做弟弟的亲手送你一程!”

话音未落,只见宁云承手起剑落,一道寒光闪过,瞬间终结了宁云霄的性命。

宁云霄至死都瞪大着双眼,嘴巴微张,似乎还有许多话未曾出口。

宁云承静静地凝视着倒在地上的兄长,良久之后才缓缓地将手中染血的长剑放下。

他紧闭双目,深深地吸了口气,试图平复内心汹涌澎湃的情绪。

四周一片寂静,唯有狂风呼啸着吹过,带起阵阵沙尘。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一旁沉默不语的徐牧走上前来,压低声音说道:“陛下,眼下局势虽已大致稳定,但北宁一带仍未完全平定。依臣之见,当前首要任务应当是迅速肃清北宁之乱,以安民心。”

宁云承闻言,猛地睁开双眼,目光如炬,透露出无比的坚毅之色。

他微微点头,赞同地道:“大将军所言甚是。即刻传朕旨意,命人妥善安葬吾兄,并对北宁降兵及其家眷予以优厚待遇。但凡主动归降之人,过往罪责一概不予追究,他们皆是我大宁的英勇子民!”

此令一出,原本紧张不安、如临大敌的北宁士兵们,那一张张紧绷着的面庞之上,瞬间绽放出了难以掩饰的感激之色。

他们原本忐忑的心绪,在此刻仿佛找到了依靠和寄托一般,变得踏实起来。

紧接着,徐牧身先士卒,带领着士气高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月浦河进发。河水奔腾不息,但却无法阻挡这支正义之师前进的步伐。

大军顺利地渡过了月浦河后,正式拉开了对北宁之地的收复之战。

一路上,徐牧所率军队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并且他还下达了一道命令:凡是能够主动出城投降者,一概予以赦免;而那些胆敢负隅顽抗的人,则格杀勿论,绝不姑息!

令人欣喜的是,南宁大军一路高歌猛进,并未遭遇到太多强大的阻碍。没过多久,他们就势如破竹般地抵达了皇城幽云城。

要知道,在宁云霄出征之前,可是特意在这座城中留下了整整十万大军镇守。然而,这十万大军的将领们大多都属于中立派别,他们皆是土生土长的大宁之人,内心深处并不愿意看到同胞之间相互厮杀、血流成河的惨状。

因此,当他们见到徐牧率领的大军兵临城下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最终还是决定打开城门,迎接新皇的到来。

至此,曾经动荡不安、分裂对峙的宁地南北局势终于画上了句号。

随着徐牧成功收复北宁之地,宁云承也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大宁皇位,成为了这片广袤土地上新的主宰。

幽云城,

长乐宫。

此刻,长乐宫内气氛肃穆庄重。

宁云承正端坐在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他身姿挺拔,目光炯炯有神,透露出一种威严与自信。

群臣则恭恭敬敬地分立在两侧,他们身着华丽的朝服,手持笏板,脸上带着敬畏之色。

“哈哈哈……还是这里坐着舒服啊!真没想到,这张龙椅竟然已经归朕所有了!”

宁云承不禁轻声笑了起来,笑声在宫殿内回荡,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的胜利和荣耀。

就在这时,只见丞相顾付然稳步向前迈进几步,然后躬身施礼道:“陛下圣明,如今我大宁好不容易才实现了大一统,但历经数年的战乱纷争,国家已然满目疮痍。当下之急,应当是让民众得以休养生息,全力恢复民生,切不可轻易挑起任何战事了啊。”

宁云承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丞相的看法,缓缓说道:“丞相所言甚是!想当年,我大宁何等繁荣昌盛,可经历了这一场场残酷的战争后,早已不复往昔之辉煌。如今百姓们生活困苦,流离失所者比比皆是。

朕既已登上皇位,自当以民为本,绝不会再主动卷入任何无谓的战事之中。况且眼下天下局势已定,三国皆刚结束战火,短期内想必都无暇顾及其他,应能迎来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

“陛下圣明。不过虽暂无外患,但内忧仍需重视。各地官员贪污腐败之风盛行,此风若不刹住,民生难复。”御史大夫出列禀奏。

宁云承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冷厉:“朕已知晓,即日起命吏部严查贪官污吏,一经查实,绝不姑息。”

“陛下,还有一事。”户部尚书上前,“国库空虚,要恢复民生,需得开源节流。臣建议鼓励农桑,同时减轻赋税。”

“准奏。但仅靠农业远远不够,商业亦需发展,朕欲开放部分商路,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宁云承看向群臣。

群臣议论纷纷,最后由丞相顾付然回应:“陛下此计甚好,但需制定完善的商法,以防奸商从中作梗。”

“善。此事就交由丞相负责。朕希望在大宁可重现昔日繁华盛景,朕将与诸君共勉。”宁云承目光坚定地扫视群臣。

众臣齐声高呼万岁,长乐宫中充满了一股蓬勃向上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