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命轮运转,依依不舍 > 第111章 重新开始 韬光养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八过世,反应最大的是杨七。她也病了一场,相里深衣不解带的日夜照顾,有点想不通,一向康健的依依怎么回突然病得这么重。七日后,杨七的病有起色,众人松了一口气。只有杨七自己知道,原来的女主角杨霏霏都没了,原书的剧情崩了。

前世她小说写完提纲,定好结局,可写了一部分就遇上车祸过世。她不知道的是,她的小侄女无意中在姑姑的电脑里发现这本未完成的小说,觉得有意思,就动手续写了后面的故事。小侄女才上初二,就是无脑爽的性格,看里面一个人物叫杨依依,跟自家姑姑一样的姓名,就心生好感,也不管情节发展合不合理,把她改写成主角。

吴才人在宫里垂头丧气的,杨姑姑找了个机会告诉她:“娘娘身体健康,年龄又好,侍寝两年多没有身孕,自然是皇帝不想让您生。咱们潜在皇帝身边的人传出来的话,娘娘的食物里被下了凉药,不易有孕。”如意大吃一惊,有些不知所措。

杨姑姑笑着安慰:“郡主说,这未必是坏事。皇帝是年过五旬的老头子,成年皇子七八个,未成年的也有十多个,早无所谓后出生的儿女。何况,娘娘以为那个吴氏女皇的传言,真的过去了吗?帝王都多疑,他不会真心喜欢吴氏女的,娘娘还是不要对他抱什么幻想吧。郡主嘱咐,让您低调再低调,去华服美饰,多去崇文馆看书学习。”

吴如意叹口气,还是娘比自己高明,只能应下了。她小声问:“娘让我去崇文馆,那不是皇子们读书的地方吗?我一个小小才人去了,会不会犯忌?”

杨姑姑摇头一笑:“不会,孙皇后仁慈,她生前跟皇帝说,后宫寂寞,那些年龄小的妃嫔无事生非,不如让她们去崇文馆旁听学习。皇帝赞同,原只是凭自愿,并不强迫,只不过,大多数妃嫔只知道在后宫争宠,不肯去罢了。郡主让娘娘去学习,肯定有她的道理。”

太史局里,李春风面带微笑,来访的袁四海面色沉重。两人一边下棋,一边饮茶。李大人落下一子:“金阳郡主果然厉害,竟然把疫情控制住了。”

袁大人道:“主要还是人家孙神医和孙女医厉害,跟金阳郡主有什么关系?陛下表扬的人中根本没有提郡主嘛。”

李大人道:“少来,你我之间不用装糊涂,我早让打探过了,说是郡主和相里家主培养出来的桔霉素有奇效,我虽不懂,但也是很佩服。郡主不贪功,一来让皇上提拔了杨氏后辈,二来人家低调,关于吴才人妖狐传闻的影响,已经减轻许多。”

袁大人讽刺一笑:“要真那么有效,李老夫人怎么就没了?自家妹妹都救不下,怎么可能有效。”

李大人一扬眉:“你不知道吗?吴才人妖狐的传闻,就是李老夫人让人去传的。这么大仇,金阳郡主想杀了她还差不多,怎么会真心救人。”

袁大人头上见汗:“原来如此,这杨家姐妹,真是一个比一个狠,一个比一个厉害。”

李大人点点头:“你说对了,你去打听打听,当年杨大小姐因婆母抢夺嫁妆,在婆家大杀四方,最后把丈夫的外祖郭家都干翻了的事,有几个人不知道?其他姐妹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也都是厉害角色,看她们在夫家的地位就知道了。这姐妹中,最能耐的,我认为还是金阳郡主。郡主年轻时,自创家业,自愿过继。在大事上从不含糊,创印刷术,办图书馆,倡远洋外贸,推广茶文化,进行胡族贸易。改朝换代中,眼光独到,帮杨家陈家平稳过度,站稳脚跟。”

袁大人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我看,李家两位公子的事,与她脱不开干系。这李老夫人之死,怕也有她的手笔。我以前是多想不开,去招惹这么个人。今后,关于她们母女,我再不多言。凡事自有天意,与我何干?”

李大人道:“我看,关节处帮上几句好言吧,吴贵嫔那人爱憎分明,有朝一日起势,对我们也不会反感。”两人相视而笑,继续下棋喝茶。

杨七去了大姐家,泡了壶茶,坐在杨芙身边,感叹着世事无常,芳华易逝。杨芙比杨七大十几岁,早已经当了曾祖母了,虽然注重保养,岁月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眼睛花了,牙齿松动,耳朵听力也不太行,眼角的皱纹非常显眼,头发花白稀疏。她眯起眼看向杨七,小七不知道是怎么保养的,真不显老。六十岁人了,头发浓密乌黑,只在右鬓角略有几丝白发,不注意几乎看不出来。脸上没有什么皱纹,白嫩嫩的,大笑时,满口白牙,眼角会显出几条笑纹。眼睛还是水汪汪的,眼珠乌黑,眼白干净。身材不胖不瘦,腰线清晰,肩背挺直。穿上合身的衣物,画上精致妆容,只是三十多岁的感觉。

大姐笑一笑:“小七,你怎么不见老呢?三十年前就是这般模样,现在一点没变。”

杨七笑笑:“怎么会呢,说起来,我也是当了姥姥的人了,称心的儿子何广都两岁多了。就是大姐疼我,不肯说我老呢。”

大姐道:“时间如流水呀!张郡公老夫妇的五周年都过了,你二姐夫年初告老了,夫妻两人下个月要到永安长住。咱们姐妹又能在一起了,聊天、打牌、听戏,吃喝,欢度晚年。”

杨七听了笑笑:“二姐夫妇在西南住惯了,怎么想着上永安养老了?怕不是皇帝有意为这,估计二姐夫妇是到永安当人质的吧。毕竟,现在接了二姐夫职位,镇守在那里的是二姐的大儿子,还有张家老三的一个儿子。”

大姐点点杨七的头:“瞎说什么大实话呢,主要是孙国舅撺掇皇帝。自前朝兴起科举制,大秦延用并扩大规模,现在的文官有一大半是从科举出身的,有真才实学,又是皇帝亲自面试过滤的,用起来更放心。那些显贵世家虽然不满,到如今也都认了账。就是武官,多是世袭或军中高级将领提拔推荐,朝廷不好控制。要是有武举考试就好了,天下习武尚兵之人不少,只是出路太少,可惜了。”

杨七也叹口气:“不管文举还是武举,都是男人的天下。女子要能参加科举就好了,有多少女子,明明才能极好,却连参加科举也资格都没有。”

大姐转了话题:“别说那些了,咱家六弟妹过世有三年多了吧,六弟怎么不继弦呢?”

杨七乐了:“我问过六哥,茴哥跟六嫂关系一向不好,两人吵吵闹闹半辈子,一直半分居,难为六嫂过了半辈子丧偶式的日子。不过,六嫂也不在乎茴哥,只要家让她管着,茴哥每年给她一大笔钱,她就能自得其乐。好容易六嫂走了,茴哥现在高兴着呢。年前,喜宝没了,就收了一位二十出头的美妾,天天出门谈事也带着,形影不离的。”

大姐叹口气:“小六太荒唐了,孩子也不管,这辈子就自己乐去了。”

杨七道:“无妨,儿孙自有儿孙福。六嫂对自己的儿女还是上心的,大儿子自己也争气,在开阳书院读了几年书,四姐夫又帮忙举荐去国子监那里读了几年书,考科举上了榜,谋了个文州明阳县县令。他家老二跟在杨荫身边学经营呢,将来是个接六哥生意的好人选。几个庶子还在开阳书院读书,听说成绩还行。他家的几个姑娘,不管嫡庶,都是性格温厚,管家能力也强,大哥大嫂做主给嫁出去了,个个夫妻和美,儿女双全,过得正经不错。”

大姐笑道:“对了,我还奇怪,孙国舅跟咱们家关系平平,怎么想着提拔二弟和五弟家的两个儿子了?是不是你在中间出力了,花了多少钱?回头我们给你补上,省得你心痛,这种大事,怎么不提前告诉大哥大姐呢。”

杨七苦笑:“孙老大人一箭双雕传为美名,我这是一箭好几雕呢。把李圭的远洋外贸股份通过孙相转给九皇子,巴结了孙家和九皇子,又与李圭划清界限。秦三世后,吴氏女皇当政的谣言始终是个隐患,将来吴家出了什么事,不想连累李家。转让费两万两黄金我没要,让孙相帮两个侄儿升迁。孙相得到这么大一笔钱,肯定高兴呀,看咱们与李家就顺眼了。侄儿们也有了前程,说不得以后还能帮帮家里。不跟大哥大姐说,你们也能想明白。不跟别人说,是怕分赃不匀,引起内讧。”

大姐道:“怎么用词的,还分赃,应该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杨七道:“对,就是那个意思吧。这侄儿侄女,外甥外甥女一大堆,我能力有限,也不能全给跑出路子。二哥和五哥过世了,孤儿寡母的,适当给他们家的孩子找找路子,也是我这当姑的一点心意。”

大姐叹息:“都是当姑的,我这大姑没你想的周全,也没你那能量和魄力。”

两人又陆续说些家长里短的,都是杨七说,大姐捧场。什么杨荆媳妇老是欺负丈夫了,嫌弃他当官不会投机取巧,一直升不上去。三哥一直上书要求告老,非要跑去永安图书馆当副馆长。什么王咏姐夫准备告老之后,回开阳书院教书了。什么尉迟姐夫不管三个儿子的婚事,却给他家姑娘寻了个上门女婿,那女婿也能耐,文武双全,接管了尉迟南海商船,打灭了好几股海盗,还灭了两个小岛国,在南海成了一霸。什么公输九儿女成群了,突然想纳妾。杨荷与他怄气,结果又老蚌生珠,生了一儿子。为了这小儿子,公输九妥协了,不再纳妾。什么张当家夫妇过世后,现在张家由张姑娘当家,姑娘看着文弱,还挺有经商的脑子,生的五个孩子也特别能干等等。

杨八的后事完毕有两个多月,李离便继娶了,夫人是兰陵萧氏的一位大龄剩女。杨七心中只剩感慨,这世上,少了谁都一样转。

自从妖狐的传言平息,吴如意还以为皇帝会向以前那样对她宠爱有加。不成想,皇帝从那之后,再没召她侍寝过,看她的目光冷冷的,让人心里害怕。宫中多是踩低捧高的,那些妃嫔开始对如意冷言冷语,讥讽嘲笑。就连一向对她不错的杨淑妃也会时不时嘲笑她的出身,说她父亲吴四信不过是商贩,借着改朝换代,靠投机取巧实现了阶级跨越。表侄女杨修仪在背后说三道四,没把吴才人看到眼里,觉得她已经失势了,不能互帮互助,就不做无效外交了。宫人们也在暗中怠慢如意,甚至克扣吃穿用度。看明白人情冷暖,吴如意长大了。

杨姑姑劝慰她:“娘娘,不要往心里去,这都是小挫折而已,不算伤筋动骨。宫里克扣吃穿用度根本无需担心,郡主自会暗中补贴。妃嫔之间几句酸话,今天人笑你,明天就有人笑她。杨淑妃是前朝公主,出身是好。不过,前朝覆灭,她也没什么作为了。不过是倚仗多年情分,又有两个儿子,皇帝大量,不动她也是给前朝降臣看。难道,还会立她的儿子当储君吗?要有那种想法,早立她为继后了,也不会让韦贵妃和燕德妃后来者居上,压她一头。杨修仪小女子一个,没有远见,只会些宅斗心术,难成大器。后宫女子众多,争奇斗艳的,她又没有孩子,怕是蹦哒不了多久。”

吴如意点点头:“宫中日子不好混,我有些想母亲了。”

杨姑姑又嘱咐:“自来,后宫不得干政,也不许交结前朝。咱们这位陛下,更是乾坤独断的性格,娘娘万不可在他面前提起朝政与朝廷要员。不过,郡主说过,娘娘可以找九皇子玩,与他交好。他年龄小,心地良善,娘娘与他交好,兴许以后是个好大腿。”

如意很听劝,立志要跟九皇子李久交好。后宫几个皇子她都见过,也看过相里深的人送的资料,知道孙皇后有三个嫡子,四个嫡女,一个养女。

太子李清是个可怜人,他是帝后的嫡长子,前途本应一片光明。只因当初前朝的烈阳公主强嫁,连累孙皇后领着两女和幼年的太子在李家老宅生活过几年,太子自小性格就养成了郁郁寡欢。后来又中了暗算,从马上摔下来,摔坏一条腿,不良于行。从古至今,残疾的太子能登上皇位的几乎没有。孙皇后临终前,央求皇帝不要轻易废太子,废太子往往不容于新皇,多没有好下场,请陛下费心多培养培养。实在不行了,也要保住孩子的性命。太子妃苏氏出身京兆苏家,家族背景足够匹配太子。目前,太子妃有一子两女,太子的妾室也生了一个儿子,四个女儿。看来腿不好,也没影响他生孩子啊。

四皇子李据是帝后感情最稳定时候生的,在皇帝面前最得宠,刚才年就得封魏王。李据从小身体健康,十四岁时就身高八尺有余,孔武有力,会骑射。又聪明绝伦,才华横溢,能书会画,很会读书。魏王妃阎婉出身望族,父亲是宇文基告老后继任的工部尚书阎立德。此时生有两子一女,夫妻感情不错。

九皇子李久比吴如意还小四岁呢,因为是幼子,最得孙皇后宠爱。之前,孙皇后去杨七开的美容院保养,就常带着李久,李久就喜欢跟称心如意两姐妹玩。因为他又天真又听话,如意说什么就信什么,所以如意也渐渐喜欢九皇子了。孙皇后过世时,拉着哥哥的手,把李久托付给他。所以孙相也更为疼爱李久,这孩子老实善良,主要是很听话。

宫中的事安排明白,杨七略放了心。如意如今是韬光养晦的阶段,每日穿着样式普通的衣服,不戴贵重首饰,起早去一些闲置宫院帮忙打扫。有空了就去崇文馆听大儒讲书,听讲书还挺有意思,以前死记硬背的书,听了讲解,心里也畅亮许多。

大秦这段时间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皇帝骨子里是个好色的人,宫中佳丽众多,早把吴如意这条小鱼儿忘掉了。

皇帝可以忘了吴才人,却不会忘记自家儿子。在这年孙皇后忌日的第二天,把李久封为晋王,赐下晋王府。想给他定下一门亲事,不成想,名望较大的人家都不肯与皇家结亲,把皇帝气够呛。这是什么事啊,天下之尊,莫非皇家,而且李家也是百年望族呢。这些家族仗着前辈的虚名,竟然不把皇家放在眼里,真是该死。

不过,也有懂事的,还真成了一门好姻缘。女方就是太原王氏三房嫡出的姑娘,这姑娘美貌有才,家世显赫。做媒的是先皇的妹妹同安大长公主,这位大长公主同时也是王姑娘的叔祖母。

皇帝这么着急给九皇子办婚事,也是因为他马上要亲征高昌了。他一离京,朝里太子摄政,其他皇子也要参政,不成亲就是小孩子,成了亲也让晋王跟着学习学习朝政。晋王不住宫中了,如意又失去了一个好玩伴。看如意闷闷不乐,杨姑姑道:“娘娘,您进宫的目的是什么,还记得吧?那时的豪言壮语,见天子焉知祸福?言犹在耳,莫忘了,世上最难测的就是人心,实在不用多愁善感。大秦民风开放,女子在家中也有许多权利。晋王出宫,还有许多公主经常出入皇宫,尽可以结交,为以后打算。”

如意听了这话,茅塞顿开,转头就带了贵重礼物去交结得宠的几位公主。别的公主对后宫妃嫔的巴结奉承是司空见惯的,收了礼物,笑一笑,说几句客套话。最为骄横的是十七公主,这位公主生母不详,却被孙皇后养大,极为得宠。她见杨七送的礼物,眼皮子抬了一下,似笑非笑地道:“吴才人,你还真是舍得。不过,送礼不在贵贱,要送到人心上才好。我听说,你母亲在城外开的养生会所中,有一面一人高的水银镜,照得人纤毫毕现。我等贵为公主,都没有这种东西,金阳郡主一个外八路的,到是有不少奇珍异宝呢。”

如意听了,心头一震,这是起了觊觎之心。她马下镇定一下,在心中编个缘由。随后,如意给十七公主行了个礼:“公主说得是,我即刻给母亲写信,让她送给公主殿下。母亲那面镜子是从西洋来的。我父亲是商人出身,在商道上有些门路。有段时间,父母关系不大融洽,父亲高价购来,送给母亲,以缓和夫妻关系。”

十七公主掩嘴轻笑:“听说了,吴大人与金阳郡主不和,长期分居。吴大人确实是商人出身,投了我皇祖父,才混入官场。不过,这么贵重还有意义的东西,我可不好意思收了。”

如意笑:“人世间,最尊贵的女子莫非皇族,公主都没有,我们也不敢用了。反正让人给您送过来,您要是不收,就把它打了扔了都行。”

十七公主微微点头:“吴才人真是七窍玲珑心,将来肯定有前途的。”

杨七收到如意的信,叹口气。心里道,不管到哪朝,这些皇族见了好东西,都是强取豪夺的。不过,有私心也不全是坏事。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呢,到了节骨眼上,一个消息,一句话,都可以救人一命呢。

没几日,落地水银镜送到公主府,给了十七公主,金阳郡主的养生馆里都换上了铜镜。适应一段时间,杨七觉得铜镜挺好的,虽然不如水银镜清晰,可是更能遮盖脸上的小缺陷呢。

相里深怕杨七难受,说要再给她造一面水银镜。杨七微微一笑:“我要想用,随时都能让琼州那边的全匠坊做,还是不必了。铜镜挺好的,我越来越老了,脸上开始出现细纹,鬓边的白发也越发明显,照那么清晰干什么?”听了这话,相里深看了杨七一眼,总觉得七七那里不一样了,面相都与以前不同了,因为自己与七七关系太亲密,反而窥不透天机。

有一日,魏王李据亲自来崇文馆寻吴才人,大秦风气比较开放,但是成年皇子来寻庶母,也不大像样呢。如意犹豫一番,还是见见吧。想着魏王野心不小,意在夺嫡,不会无缘无故难为后宫一个五品才人。李据见了吴才人,满面春风十分和气:“吴才人好,小王找吴才人有一事相求。”

吴才人受宠若惊:“四殿下,您有话直说,只要嫔妾能帮上忙,义不容辞。”

魏王忸怩了一下才道:“我听说,令堂让人编纂了《大秦广地志》,正准备送印刷厂制版呢。我名下也有永安文学馆,馆中也多饱学之士,不如这本书稿就送给小王,由小王组织人再细细审阅,重新编纂一下。”

如意一愣,一时没想明白魏王的意思。下意识问:“没听懂,《大秦广地志》是什么内容?殿下如此看重。”

魏王道:“哦,就是关于大秦地理风物的书,以州为单位,分述各县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九弟婚毕,父王亲征高昌去了,朝里太子哥哥摄政。小王是亲王,也是急于为父王分忧。这本书要是出自小王之手,父皇肯定特别欣慰。”

这下如意听懂了,魏王真不要脸,这是要空手套白狼呢。母亲也是的,编书就编书,没出版之前,怎么能走漏消息呢。现在惹上这个权势大又无赖的亲王,给不给都有后患。你不给,他恼羞成怒,马上就能给你使坏。你给了,他怕将来走漏风声,说不定起了杀人灭口的心思。没奈何只能道:“这件事我不知底细,要写信问一下母亲。不过,嫔妾会尽量劝服母亲,配合殿下的安排。”

杨七看了如意的信,冷笑一声,魏王果然上钩了。永安图书馆的名誉馆长还是前朝辜皇后,副馆长现在是杨荆和杨依依,长青印刷厂的负责人是封长青,这几位怎么会轻易泄露信息呢。杨七看如意在宫中混的默默无闻,有心祝她一臂之力,顺便给如意出出气。你皇帝不是听信谣言,时时有除她之心吗?死老头子敢欺负如意,我这个当人家娘的,也让你闻闻儿子夺嫡的血腥味。

太子腿残,但治国能力不差,身为帝后嫡长子,还有好几个儿子。只要皇帝有心扶持,顺利继位也可以的。二皇子过继本家,想来是不得宠的。三皇子汉王是个人才,可惜母亲是前朝的烈阳公主,谁会立有前朝血脉的人为皇嗣呢。再来就是四皇子李据了,皇帝如此偏心魏王,就是取乱之道。可惜魏王是个外光里涩的人,在书画文采上有些虚名,实际利国利民的事,一件也没干。就这,皇帝还时常厚赏,不许朝臣说一句不好。上次魏征说魏王草菅人命,皇帝还勃然大怒,差点贬了魏征的官。

再往下,五皇子生母势弱,自身也平庸。六皇子也是烈阳公主的儿子,七皇子蒋王,胆小怯懦,不足为惧。八皇子越王是燕德妃的儿子,这个人有点道行,可惜不是嫡子,孙国舅也不会让他上位。九皇子就是晋王,晋王跟称心如意姐妹交好,要是能把这人推上储君之位,对如意最有利。其他的皇子年龄小,母族也不强,暂时不必理会。

后来又想,以帝后的情分,加上孙国舅和几个党羽的加持,还是三个嫡子最有希望争位。这位皇帝可是典型的儒家学问倡导者,心里对嫡庶长幼之分看的尤其要紧。九皇子上面有两个嫡兄,有这两位在,怕是不好办。只有让皇帝对前两位嫡子死心,晋王才有希望。当看到相里深与弟子们编着的《大秦广地志》送来,想请长青印刷厂出版。杨七心里就有个主意,准备借机推魏王一把,让他出名。以皇帝的偏心,必然重奖,魏王争储之心恐会更大。

魏王李据一向骄横,想要书为什么不直接找金阳郡主呢。说起来,主要是之前与金阳郡主有点别扭。李据看永安图书馆好,就想谋夺。幸亏有前朝辜皇后的名义在,先帝还要叫这位皇后一声姨母。即使改朝换代了,先皇也想给姨母留点面子,早有旨意,中兴图书馆改名永安图书馆,其他不变,名誉馆长依然是前朝萧皇后。现在的皇帝发动过玄武门兵变,杀兄弑弟的名声不好听,正位后立志转变名声。实在不愿意强夺永安图书馆,让史官们又来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