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妖孽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手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穿越前,萧凌了解一些朝代灭亡的历史知识,大部分都是在王朝末年,土地集中,税收收不上来,导致国家贫困,拿不出军费,最终被起义的农民军推翻。

新朝建立,原来的一套管理体系不顶用,重新划分土地,重新征收税额,平均分摊到每家每户身上。

国家有了钱,才能进行各项事务,比如修河堤,筑路,修水库,挖水井,奖励耕织,激发民间的活力。

再通过科举制度,选拔知识分子到朝廷作官,使民间的聪明才智者有上升的渠道,替农民代言,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从而制订对百姓有利的政策,并全国执行。

百姓得到实惠,不起来闹事,才会使王朝稳定数百年。

这就是无农不稳的经验总结。

现在,魏国已走到王朝灭亡前的几步,土地集中,税收全压在贫苦百姓头上,而应该交税的大户却几乎不交税,像趴在皮肤上的吸血虫,吸食着魏国的营养和血液。

正如华阳公主所说,魏国病入膏肓,需要像萧凌这样的出色大夫,给魏国开药治病,拯救魏国,从而使魏国重新焕发生机,屹立于大争之世。

否则,不用外国丶军队进攻,魏国自己就会一病不起。

这个现象,不仅华阳公主知道,就是尚书,丞相,皇帝全都知道。但多来年积弊难返,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农业,商业,手工业,军事,科技以及制造业,谁也没有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大手笔、大策略。

不仅皇帝着急,丞相着急,就是民间的有识之士也经常忍不住叹息,觉得大魏要亡国了。

所以,皇帝求贤若渴,想寻找治国良材,帮他稳住国家大势,争取哪怕十年的时间,好让他调整一下国家发展的方向也行。

在这种情况下,萧凌穿越而来,机缘巧合之下,当上了县令。

虽然萧凌限于身份和地位不高,还不知道魏国已到风烛残年的大势,可萧凌知道,该交税的不交税,国家财政枯竭,有许多事情能办的,现在却办不成,这就会导致国家衰弱。

国家衰弱,经不起战争,就会亡国。

一亡国,最先倒霉的不是王公贵族,而是底层的百姓。

和平时期,国家分红利的时候,轮不到百姓们分红。国家危亡之时,需要救苦救难之时,又让贫民百姓的儿子们站出来,替国家打仗,将国家从危亡边缘拯救回来。

萧凌是穿越者,本来就是平民出身,为民服务深入到三观之中,当然要站在自己阶级的利益去考虑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萧凌办的医馆,不像其他医馆收很高的价格,明明知道收高价,会发财致富,会过上好日子,一辈子不会因为钱而发愁。

但是,萧凌还是反其道而为之,开一家平价医馆,为百姓们看病,为贫苦者看病,好让天下所有人都有病可医,有药可治。

平民视角,就是萧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同样,萧凌当官,也要替平民站台,替平民摇旗呐喊,替平民办实事,办贴心事。

只有将平民的事情办好办精彩,才能让国家稳定而繁荣。正所谓,小河有水,大河才会丰盈。

现在,以谢东为代表的贾、史、王、谢等四大家族,就是趴在国家身上吸血的寄生虫。

他们的境界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他们的眼光很短很短,说是鼠目寸光也过分。他们的认识很陋很陋,只顾他们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根本不管国家这艘大船已经四处漏风漏水,即将沉入水底,永世不得翻身。

表面看,萧凌与谢家等四大家族的对抗,是为了税收,实际上,却可以上升到国家层面,政治层面和文化层面。

一个国家都灭亡了,依附于国家身上的文化岂不是更要灭亡?

这是萧凌绝对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所以,无论贾史王谢四家如何劝萧凌,萧凌都不答应释放关入监狱的谢则学,还威胁他们,要将监狱塞满,直到所有乡绅全部交税为止。

话不投机三句多,告别萧凌,走出县衙,四大家族的代表心哇凉哇凉的。

贾家说:“萧凌欺人太甚,竟然不把我们当人看,真以为我们的钱是那么好拿的?”

王家说:“马腾也别想置身事外,这件事与他密不可分。不然,我们交两次税,不成了韭菜,任人宰割?”

史家说:“他不让我们好好活,他自己也别想过好。”

谢东听到这句话,眼睛一亮,感觉有戏,赶忙问他:“史叔的意思是……”

史家代表说:“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不能等他将我们关入监狱时再动手,必须抢先动手。我们在他之前,联合全县乡绅,集体对抗他,与他闹。”

“必须让他焦头烂额,无暇他顾,我们才有机会争取到先机。”

一听他出的是这个主意,与心里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谢东有些泄气,无奈说道:“联合全县乡绅对抗,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关键是,他还是县令,我们很难对抗他的高压啊!”

谢东心里想的是,找江湖侠客做掉萧凌,萧凌死了,就不会有人逼他们交第二次的税款了。

不过,史家没有这个意思,他也不敢直接说出来。万一事情不机密,泄露给萧凌知道,将他父亲救出监狱就更困难了。

于是,四大家分工,各自联系县内有名望的一批乡绅,决定三天之后,在县衙门前集合,一起抗议萧凌的高压政策,要逼他放掉谢则学,放弃征收第二次税款,并答应,以后永远不这样做。

否则,他们就会闹到底,决不妥协。

四个人分头行动,摇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其他乡绅,站出来,与萧凌对抗。

萧凌呢,还不知情,多多少少的还受林溪的离去的影响,心情有些丧丧的,做事时,时不时的感觉林溪就在身边不远的地方看着自己,一抬头,眼前什么人也没有。

萧凌知道,这是幻觉,是林溪离开后留下来的阴影。自己绝对不能沉湎于对她的思念,必须快些走出她的影响,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她已经成为过去式,只有完全忘掉她,才能过好以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