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不相瞒,我们家里几十口人,这两千斤粮食,还真不够我们吃多久。”
谢衍低声与掌柜的交谈。“要不这样吧掌柜的,你看只要你有粮食给我,不管是陈粮,还是新粮,我都要。”
“都按照新粮的价格算给你。”
谢衍做出这个决定,在别人看来是很笨的。
用新米的价格买陈粮,这不是笨蛋是什么?掌柜的也觉得谢衍人笨,人傻钱多。
又或者是家里的人口真的太多了,已经没有办法买到那么多的新粮了。
“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我仓库里边正好有两万斤的陈粮。”
“我先说好了,要按照一百文一斗来卖给你,少一文我都不卖的。”
掌柜的怕谢衍到时候又后悔,必须要提前跟他说好。
谢衍点头。
“放心。”
“只要那些粮食还能吃,我保证不会耍赖。”
“行,那怎么算账?现在这个时候,我也没办法帮你送到家去,人手不够。”
“您帮我送到镇子外就好,我家里兄弟一会儿就来挑粮食。”
两万斤粮食,真要让人肩挑背扛的,那肯定需要不少的人。
但是这跟掌柜的没有什么关系。
他只要把粮食送出去,点清楚数目,那就完事了。
姜绾把前边买的两千斤粮食收到了空间里边,过来的时候谢衍又已经把两万斤粮食的钱都结清了。
她看着伙计打开仓库的门,把两万斤的粮食往外运。
姜绾上前去,走到了谢衍身边,什么也没说的帮着点数。
两万斤的粮食,数量巨大,一袋装一百多斤,也要将近二百个袋子。
谢衍每一个袋子都用铁签子插了一下,确定里边的是粮食,没有其他的东西。
他这才点了点头。
将近两百袋的粮食,送到小镇外,也送了好几十趟。
送完之后,月亮已经升高到树梢头了。
掌柜的迫不及待的回了镇上,剩下谢衍与姜绾守着这一堆的粮食。
“要全都收起来吗?”
姜绾问谢衍。
谢衍想了想回答,“绾绾,我们收一万斤进去,剩下的一万斤,卖给村里的其他村民,你觉得如何?”
“收五千斤吧,一万五千斤分给村里的。”姜绾开口,“我们明天去县城,再去买两万斤自己藏起来。”
“县城里的价格很贵了,两万斤粮食不一定买得到。”
“几千斤也差不多了,你忘了我们刚刚才收了两千斤?”
其实这些粮食,加上他们家里的粮食,就已经足够他们吃到明年秋收了。
不过再买一点也没错了。
她这么说,谢衍就拍板决定,把两万斤都给村里了。
“绾绾你觉得怎么样?”
“也行,反正是陈粮,给他们就给了,我们尽量去买新粮,买不到我们再买陈粮。”
“好。”
两人商量好了之后,姜绾就把粮食收了起来,与谢衍一起回村去。
等到了村口,姜绾把两万斤粮食放在了村口,再让谢衍进村里去,把何文强他们叫出来。
之所以没有直接到村里再放出来,那是因为姜绾的空间不能在村民眼前暴露。
在村口,就可以说是镇上的伙计帮送回来的。
何文强刚开完会,听着外边传来谢衍的声音,他连忙出门去。
“老三,怎么了?”
“何叔,我跟绾绾去镇上的时候,去粮店碰了碰运气,买了两万斤陈粮回来。”
谢衍把自己的打算跟何文强说了。
何文强听完,实在是非常的感激谢衍,感谢他这个时候,还在为村里人着想。
“何叔你别这么夸我,我也是没有办法,新粮买不到,只能买到前年的陈粮。”
“老三你这话说的,这粮食还是好的,还能吃,能够买到就很不错了。”
何文强当即决定,让村里的人再来开一趟会。
到村口去集合。
问他们谁要粮食,这些粮食按照最新价格来卖,有谁愿意要,就掏钱来,把粮食扛回去。
“有句话先说在前边,现在外边的情况已经大变了,粮店那边就算是有钱,也很难买到粮食了。”
何文强告诫村民,不要嫌弃这些粮食不是去年的粮食。
前年的,能够买到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要一千斤粮食。”
万秀菊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何文强。
紧接着,许老爹也站了出来,表示自己也要一千斤。
马婆婆看了看四周,也站了出来,“里正,我也要一千斤。”
“行,那我们家也要一千斤。”
这些人买粮食,也真是舍得下血本,一人都是一千斤的买。
其他的村民们看了看,有的掏钱买了一些,不过没有一千斤那么多,最多就是几百斤。
像是王秀琴他们家,更是一斤都舍不得买。
他们甚至觉得,何文强他们说的外边乱了,也是夸张的。
他们村里有墙保护着,墙外边还有一条水沟挡住,只要不开门外边的人是进不来的,他们完全不用担心外边的世道有多乱。
所以不管是搬家,还是买粮食,他们都不参与。
对于有着自己坚持的人,何文强也没有过多的去劝阻。
他的义务已经是尽到了的,至于他们相不相信,有多少人相信,那就跟他没关系了。
两万斤粮食,最后还剩下五千多斤的粮食。
万秀菊又要了两千斤。
许家也要了两千斤。
马婆婆看了看,就把剩下那一千斤要了。
何文强那边也有三千斤粮食了。
他们这几家,每一家都有一堆粮食堆在家门口,其他的人看到之后,纷纷在议论这几家的人是怎么回事?
“银花啊,你婆婆买了那么多的陈粮,把你们家的积蓄都掏空了吧?这以后的日子,还用过吗?”
有人故意找到了张银花跟刘梦,故意来挑拨离间。
谁知道张银花根本就不上当。
“这战乱来了,粮食可是能救命的。到时候千金都买不来一碗粥,粮食才是硬通货。”
刘梦听到弟妹的话,她也在一旁附和,“就是,现在看着这些粮食不合适,但是等到了战乱的时候,别说是一碗粥了,就算是一粒米,那也都是价值千金的。”
“可不是咋地?”
张银花笑着答应,“嫂子,走,我们把粮食运回家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