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里没有烛光,只有一片令人窒息的黑暗。朱武摸索着走到窗边,推开窗棂,任凭冷风吹拂着自己疲惫的面容。京城夜晚的喧嚣被阻隔在外,仿佛与他身处的这方天地毫无关联。他望着天际那一轮孤寂的明月,心中满是苦涩。
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却发现自己努力想要守护的一切都在悄然崩塌。王将军的拦截只是个开始,改革触碰了太多人的利益,那些潜藏在暗处的敌人正张开血盆大口,等待着将他和他的理想吞噬殆尽。
“大人,您回来了。”
老侍卫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一丝颤抖和担忧。朱武转身,借着微弱的月光,看到老侍卫眼中的关切和焦虑。
“宫里情况如何?”朱武低声问道,声音中透着一丝疲惫。
老侍卫叹了口气,压低声音说道:“不太好。赵贵妃和李丞相联手,利用张公公在宫中散布谣言,说大人的改革会损害皇室的利益,动摇国本。现在,朝中很多大臣都开始反对改革,连……连皇上也开始犹豫了。”
朱武闻言,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早料到改革会遭遇阻力,却没想到这股力量来得如此之快,如此猛烈,甚至连皇帝也开始动摇。
“他们还说了什么?”
“他们说……”老侍卫犹豫了一下,似乎有些难以启齿,“他们说大人您是妖言惑众,意图谋反,还说……”
“还有什么?”
老侍卫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沉声说道:“他们还说,田妃娘娘与您过从甚密,恐有私情……”
朱武心中一震,猛地回头,目光如刀锋般刺向老侍卫,“是谁在传这些谣言?”
老侍卫摇摇头,低声道:“宫里现在人人自危,谁也不敢乱说话。但这些话是从张公公嘴里传出来的,想必……”
朱武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握着拳头,指节泛白。他知道,张公公只是赵贵妃和李丞相的一条狗,他们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大人,您打算怎么办?”老侍卫担忧地看着朱武,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朱武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此刻不能乱了阵脚,他必须尽快找到应对之策。他抬头望向皇宫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备轿,我要进宫!”
朱武乘坐的轿子在夜色中飞驰,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敲击着他的心脏。他闭着眼睛,脑海中不断回响着老侍卫的话语,心中焦虑不安。
皇宫内,御书房灯火通明。
皇帝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在书案前,眉头紧锁,手中批阅奏折的动作也停了下来。在他面前,站着一位身姿婀娜的女子,一袭紫色宫装,衬托出她高贵冷艳的气质,正是田妃。
“皇上,您还在为改革的事情烦心吗?”田妃轻声问道,声音温柔,却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皇帝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奏折,揉了揉眉心,说道:“爱妃,你有所不知啊,如今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连朕也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朱武的改革计划太过激进,朕担心……”
“皇上,”田妃打断了皇帝的话,语气坚定,“臣妾知道您是为了大局着想,但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如今国库空虚,百姓生活困苦,边关战事不断,这一切都在拖垮着我们的国家。朱大人提出的改革方案虽然触动了部分人的利益,但却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是为了黎民百姓着想啊!”
皇帝沉默了,田妃的话句句在理,他何尝不知道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是,他更担心的是改革会引起朝堂动荡,甚至危及到他的统治。
“可是……”
“皇上,”田妃走到皇帝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柔声说道,“您还记得当初您登基时的雄心壮志吗?您说过要成为一代明君,要开创盛世王朝。如今,正是实现您抱负的时候了。臣妾相信朱大人,也相信您!”
皇帝看着田妃真挚的眼神,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也烟消云散了。他反手握住田妃的手,坚定地说道:“爱妃,你说得对!朕不能再犹豫了,为了大齐的未来,为了百姓的福祉,朕要支持改革!”
“皇上英明!”田妃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就在这时,御书房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声音:“皇上,朱大人求见!”
皇帝和田妃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决然。
“宣!”
朱武步履匆匆地走进御书房,看到田妃也在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就被坚定所取代。他躬身行礼道:“臣朱武,参见皇上,参见田妃娘娘。”
皇帝示意朱武起身,然后开门见山地说道:“朱武,朕已经知道你今晚的遭遇了。”
朱武抬起头,目光直视皇帝,沉声说道:“皇上,臣……”
皇帝摆摆手,阻止了朱武的话,继续说道:“朕知道你一心为国,但改革之事,必须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朕已经决定……”
然而,皇帝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田妃打断了。
“皇上……”田妃上前一步,目光坚定,语气不容置疑,“改革之事,不能再拖了!”
皇帝被田妃突如其来的打断弄得有些不悦,但看到她坚定的眼神,以及身旁朱武毫不退缩的神情,心中那丝不悦也化作了无奈。他知道,田妃说得对,改革不能再拖了,只是这其中的风险,让他不得不谨慎。
“皇上,臣明白您的顾虑。”朱武上前一步,语气诚恳,“改革触动的是那些权贵豪族的利益,他们必然会百般阻挠。但若不改革,国库空虚,民不聊生,长此以往,大齐危矣!”
朱武的话掷地有声,让皇帝心中震动。他看向田妃,见她也点头赞同,心中便有了决断。
“好!朕答应你,继续改革!”皇帝语气坚定,“但你要记住,凡事不可操之过急,要徐徐图之,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危及江山社稷!”
“臣谨记!”朱武心中激动,他知道,改革终于可以继续进行了。
深夜,朱武走出皇宫,夜风吹拂着他的衣衫,却吹不散他心中的焦虑。他知道,皇帝虽然答应继续改革,但也只是口头承诺,真正的阻力还在后面。他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才能打破眼前的僵局。
接下来的几天,朱武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暗中走访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同时也在寻找志同道合之人。他发现,民间对于改革的呼声很高,很多百姓都饱受苛捐杂税之苦,他们渴望改变,渴望过上好日子。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朱武秘密召集了几位在走访中结识的义士和商人。这些人有的是退伍老兵,有的是富商巨贾,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现状不满,渴望改变。
“诸位,”朱武环视众人,语气沉重,“今日召集大家来,是为了共商国事。如今朝政腐败,百姓生活困苦,边关战事不断,大齐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我等身为大齐子民,岂能坐视不管?”
“朱大人,您就直说吧,需要我们做什么?”一位身材魁梧的退伍老兵站起身,语气激昂。
“我需要你们的支持,”朱武目光坚定,“我要在民间建立一支力量,一支可以与那些腐朽势力抗衡的力量!我要让那些贪官污吏,奸臣贼子,再也不敢欺压百姓!”
朱武的话语激起了众人心中的热血,他们纷纷表示愿意追随朱武,为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就这样,一支由义士、商人、百姓组成的民间力量,在暗中悄然崛起……
“报——”
一日,边关急报传来,打破了京都的平静。皇帝脸色铁青,手中的战报滑落在地,上面赫然写着:王将军,拥兵自重,反了!
“王将军……反了?”皇帝不敢置信地喃喃自语,身形晃了晃,险些跌倒。边关告急的战报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他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
“皇上!王将军手握重兵,又占据有利地形,边关守军恐怕难以抵挡啊!”李丞相故作焦急地进言,语气中却难掩一丝喜色。王将军的叛乱,无疑给了他一个打击朱武和改革派的大好机会。
“皇上,臣以为此事蹊跷。”一直沉默的田妃突然开口,“王将军世代忠良,怎么会突然叛乱?其中是否有什么误会?”
田妃的话让皇帝心中一动,是啊,王将军一向忠心耿耿,怎么会突然反叛?难道是有人在背后搞鬼?
“爱妃所言有理。”皇帝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此事还需彻查。李丞相,你速速拟旨,命刘将军即刻率军前往边关平叛!”
“皇上,万万不可啊!”李丞相急忙阻止,“刘将军是朱大人的人,若是让他带兵平叛,岂不是……”
李丞相没有再说下去,但话里的意思却不言而喻。皇帝又何尝不明白他的顾虑?如今朝廷内部,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若是让刘将军带兵平叛,一旦他凯旋而归,必然会大大提升改革派的实力,到时候,自己这个皇帝恐怕也要被架空了。
“皇上,”一直未曾说话的朱武突然开口,目光坚定,“臣愿带兵前往边关,平定叛乱!”
朱武此言一出,满朝皆惊。谁都知道,朱武只是一个文弱书生,哪里会带兵打仗?他这番话,分明是拿自己的性命在冒险!
“不可!”田妃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边关凶险,你从未上过战场,如何能……”
“妃娘娘放心,臣自有分寸。”朱武打断了田妃的话,转向皇帝,深深一拜,“请皇上恩准!”
皇帝看着眼前这个文弱却坚毅的男子,心中不禁有些动容。他知道,朱武此去,九死一生,但他更明白,朱武是真心为了大齐,为了改革。
“好!”皇帝猛地站起身,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期盼,“朕封你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平叛事宜!朕给你五万精兵,希望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臣领旨,谢主隆恩!”朱武叩首谢恩,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他心中清楚,此去边关,不仅要平定叛乱,更要查清真相,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黑手,一一揪出来!
“报!刘将军求见!”
太监尖细的声音在大殿外响起,朱武猛地抬头,与田妃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隐隐感觉到,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