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杨儒的注视下,白溪先是拿出了一个保温杯....

嗯......是长得像保温杯的东西。

“之前军用青鸾系列就不说了,那个杨大哥都很熟悉了,这箱子里都是些弄着玩的东西,不是最终确定下来的版本。”

白溪按了一下“保温杯”顶上的按钮,外壁上弹出了四个支架,末端有螺旋桨。

“这个是巡飞手雷,代号没起,自动索敌,无需投掷,至于威力嘛.....”

“看装什么样的爆炸物了,载弹量500g,可以用专用爆炸物,也可以适配填充一般性手雷,里面有拉环小机关,理论上一个单兵可以携带七八枚而不影响行动。”

白溪又拿出一个......长筒?

“这个是巡飞攻击机,可以用炮弹的形式发射,属于可折迭固定翼无人操控飞行器,特点就是速度快,最快可以达到200千米每小时,同样自动索敌,以自爆的形式完成攻击,当然,我手上这个没装弹。”

白溪又拿出了一个......汤勺大小的东西,都还没有手掌大。

“这个是微型侦察机,只有12厘米长,总重46克,专门用于隐蔽侦查,续航有些拉胯,不适用于野外,但室内环境好评,噪音低,目标小,配合可视化头盔提供视野支持。”

杨儒张了张嘴:“可视化头盔?是什么?”

白溪转身从旁边的一群杂物中,一阵翻找,最后在箱底翻出一个看上去格外复杂,还带天线耳朵的半覆盖头盔。

“喏....就这东西,可以第一视角操纵,也可以单纯观看,将控制交给‘蜂巢算法’。”

白溪又双叒叕掏出来一个类似唱片的黑盘子,大概有一张烧饼那么大。

“这个是穿梭机,复杂环境中快速穿梭,不建议人工操作,交给‘蜂巢算法’效率最高。”

“还有这个是候鸟机,特点是速度慢,续航长,背部有太阳能,可以在天上待机6个小时,提供持续视野。”

一连串的东西介绍完之后,白溪拍了拍手,最近这段时间一直没时间来整理这些玩意儿,加上这儿一直都在改造装修,导致这些东西上面全是灰!

“这才过去一个多月吧.....你就做出来这么多东西了?”

杨儒有些发愣。

白溪愣了一下,回答道:“不是啊,这些其实都是在一个星期内做出来的。”

这些小东西还得一个多月?

看不起她的脑子还是看不起白泽的工程技术啊?

这些东西都是十月份刚从文县回来的时候做的。

那个时间她兴致最高,拉着白泽抽空就开始一顿捣鼓,然后不到一周就都弄出来了......

只是后来她感觉没啥意思,就先放一边,研究勾芒、共工,还有全智能化大厦和智械乐园去了。

白溪道:“不过这些都是试手之作的原型机,具体哪些要保留看您这边的需求吧,当然,您也可以都不要。”

杨儒双手猛地按在了面前的工作台上,超大声地说道:“我都要!”

小孩子才做选择!

我是大人!

......

白溪对于杨儒的表现,并不意外。

火力不足恐惧症,是咱们的遗传病。

淋过雨,所以转头开了伞厂......

然后私底下开始研究天气控制器。

按照组织上的一般想法,这些全都要撸一遍,然后在一次次试验,一次次演习中优胜劣汰。

但是哪怕“淘汰”掉的,也不会完全弃用,而是保留思路,争取改进,以后百花齐放。

不过嘛......

在白溪眼里,这些其实都是表象。

“杨大哥,其实巡飞机也好,穿梭机也罢,都是表象,多给我们(主要指白泽)一点时间,五花八门的怪东西都能给你做出来,但我希望你们要明白,‘蜂巢算法’才是核心,”

说实话这些原型机,以白溪现在的脑子,以及重生之前偶尔刷到的一些先进武器展示效果,再加上白泽的辅助,制造它们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它们不比“青鸾”系列复杂,甚至有些还不如。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面世,别人也可以顺着思路仿造。

你别管一个是8万美刀还是10万美刀,造肯定是造的出来的。

无非就是成本比你高,但是一旦打起来,这点小钱基本上就是忽略不计了。

消费品的部分尚且有专利网保护,军用的谁管你什么专利壁垒,都要打仗了!

只有“机械智能”,才是真正的未来,是碾压般的代差。

与其纠结于不同机型的功能,不如好好琢磨一下如何发挥“机械智能”的全部特性。

“我明白,不过这些结构本身也有很高的价值......我回头开个会商讨一下,先下订单搞一批再说!”

虽然订单都会变成白溪挣得的钱,但白溪还是友情提醒了一句:

“这都是电子设备哦,和子弹炮弹不一样,最差的子弹也能保存十年,多的甚至30年.....”

“但电子设备不行的哦,五年以上就会电子元器件老化,尤其是电池部分,建议少搞点,加入到训练、演习中,慢慢来好点。”

杨儒点点头道:“不多不多,鹏城新厂的产能在200万,产能拉满勉强够用,明年再扩产慢慢来吧。”

白溪张了张嘴,我们俩理解的“慢慢来”好像不是同一种。

半晌后才回过神来,说道:“那不行!深城那边得留下一些产能生产‘勾芒’和‘共工’相关的东西!”

她可没忘了,她现在还欠着一屁股的订单来着。

要是全生产这些边边角角去了,万一到时候农业合作部门找上门来......

她是选择跑路还是给他们磕一个?

......

差不多给杨儒展示了一番,证明自己没有摸鱼.....

嗯,至少没有全然摸鱼,白溪就带着他们返回了地面。

送杨儒出大楼的时候,刚好又目睹了一队仿生飞行器,从天边飞来,钻进大楼的景象,应该是王涛他们在测试完成度。

杨儒啧啧称奇。

也不禁想起了白溪刚刚的言语。

确实,比起仿生飞行器本身,还是这种“智能性”更加梦幻。

地上的机械犬站了起来,对杨儒说道:

“感谢您到访白泽通明。”

“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