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暮雪孤翁悲离歌 > 第403章 旧舍新辉融晓色,篾编锦梦续乡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3章 旧舍新辉融晓色,篾编锦梦续乡风

旧瓦新檐映日晴,篾编巧技续春声。

故园风雨承传统,一片丹心寄远情。

在那片宁静而又充满韵味的乡村,乡亲们的红砖混凝土平房整齐排列,像一个个朴实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张山家原来的房子是一座土坯房,历经岁月的风吹雨打,墙面早已斑驳,屋顶的瓦片也残缺不全,但它承载着一家人无数的回忆。而李秀的公婆,两位淳朴善良的老人,一直守着这老房子,他们见证了乡村的变迁,对这片土地有着更深沉的眷恋。当周围不少村民满足于现有的红砖混凝土平房时,张山和李秀一家,包括公婆在内,却怀揣着一个独特的梦想,他们要在保留平房实用风格的基础上,对房子进行改造,同时把自家的小店扩大,让它成为乡村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新典范。

施工队进驻的那天,原本宁静的村子一下子热闹起来,仿佛过节一般。张山和李秀就像两位充满激情与创意的设计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房子的改造与小店的扩建中。李秀的公婆虽然年纪大了,但也没闲着,他们在一旁帮忙打下手,给施工的人递个工具、送杯水。那间小小的屋子里,桌上堆满了设计草图,每一张草图都凝聚着他们一家人无数个日夜的心血与期望。李秀和公婆还会一起讨论一些生活细节,比如小店的布局要怎么调整才能更方便顾客选购商品,公婆的房间要怎么布置才能更温暖舒适。他们时而眉头紧锁,陷入深深的思考,试图让改造和扩建后的每一处设计都臻于完美;时而热烈讨论,声音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力求让房子不仅满足一家人的居住需求,更能让小店在乡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改造后的红砖混凝土平房外观依旧保持着质朴质感,但在细节处增添了许多温馨的元素。外墙刷上了柔和的米黄色涂料,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温暖而亲切的气息。窗户换上了明亮的大玻璃,既增加了室内的采光,又让房子看起来更加通透。屋顶重新进行了修缮,铺上了整齐的瓦片,仿佛给房子戴上了一顶坚实的帽子。李秀的公婆看着房子一点点改造完成,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他们觉得这房子就像他们的家一样,稳稳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走进房子内部,宽敞明亮的客厅让人眼前豁然开朗。客厅的一侧,是扩大后的小店区域。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商品,有乡村特色的手工艺品、生活用品,还有当地的农产品。每一件商品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故事,等待着顾客去发现。小店的收银台上,摆放着一台古朴的算盘,那是李秀公婆年轻时做生意用的老物件,虽然现在有了更先进的收银设备,但这台算盘依然保留着,它见证了这个家庭的奋斗历程。客厅的另一侧,用工坊竹编工艺精心制作的沙发和茶几格外引人注目。每一根竹条都经过了细细的打磨,光滑而又坚韧,它们不仅环保,更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仿佛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向人们展示着乡村手艺人的精湛技艺。墙壁上,一幅幅乡村风景的画作格外引人注目,那是福宝、禄宝、暖晴和阳宝用他们稚嫩而又充满想象力的画笔描绘出的家乡美景。画中的青山绿水、袅袅炊烟,让人仿佛置身于乡村的诗意画卷之中,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李秀的公婆坐在竹编沙发上,抚摸着光滑的竹条,给孩子们讲着过去乡村的故事,那些故事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展开。

卧室里,布置简单而温馨。大大的窗户就像一扇通往大自然的门,清晨,第一缕阳光轻柔地透过窗户,洒在脸上,仿佛是大自然温柔的问候。躺在床上,听着窗外鸟儿欢快的歌声,感受着微风的轻抚,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所有的疲惫和烦恼都烟消云散。李秀特意为公婆的卧室挑选了柔软的床垫和温暖的被子,希望他们能在这里安享晚年。

院子里,是张山和李秀精心打造的小花园。春天,桃花、杏花竞相开放,五彩斑斓的花朵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点缀着整个院子,仿佛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忙碌地飞舞着,为院子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夏天,葡萄架下一片清凉,福宝他们像一群欢快的小猴子,在这里尽情地玩耍、乘凉。他们围坐在张山、李秀和公婆身边,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听他们讲述着乡村那些古老而又神秘的故事,笑声回荡在院子的每一个角落。李秀的公婆会给孩子们讲一些关于花草的知识,教他们如何分辨不同的植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秋天,金黄的银杏叶飘落下来,像是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福宝他们兴奋地在落叶中奔跑、嬉戏,把落叶堆成各种有趣的形状,笑声在秋风中飘荡。冬天,院子里的腊梅傲雪绽放,那淡淡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生机和温暖。张山和李秀会带着孩子们一起欣赏腊梅的坚韧与美丽,教导他们要像腊梅一样,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李秀的公婆也会在一旁点头赞同,他们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孩子们,生活就像这四季,有温暖也有寒冷,但只要心中有希望,就一定能度过难关。

房子改造和小店扩建完成后,张山和李秀热情地邀请了村里的乡亲们来家里做客。宽敞的院子里摆满了桌椅,美味的农家菜肴香气四溢,那是乡村最质朴的味道。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谈笑风生,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院子里。福宝、禄宝、暖晴和阳宝像小大人一样,热情地招呼着客人,他们穿梭在人群中,给大家倒茶、递水果,那懂事的模样让人忍不住称赞。李秀的公婆也忙前忙后,和乡亲们唠着家常,分享着房子改造和小店扩建的喜悦。

随着时间的推移,“向阳手作工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张山和李秀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们的目光放得更远,开始深入思考如何让乡村手工艺品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发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们决定在村里举办一年一度的乡村手工艺品文化节,邀请全国各地的手工艺人和游客来到这里,共同感受乡村手工艺品的独特魅力。

文化节当天,村里热闹非凡。街道两旁彩旗飘飘,仿佛在欢迎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摆满了各种手工艺品摊位,竹篮、草编、木雕等精美的作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每一件手工艺品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仿佛在诉说着乡村的历史和文化。福宝、禄宝、暖晴和阳宝穿着传统的乡村服饰,像一群可爱的小天使,在人群中忙碌地穿梭着。他们用清脆的声音为游客们介绍着每一件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和背后的故事,那认真的模样赢得了游客们的阵阵掌声。李秀的公婆也坐在一个小角落里,他们展示着自己年轻时做的一些简单手工艺品,虽然不如现在工坊里的作品精致,但却充满了岁月的痕迹,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询问。

舞台上,精彩的文艺表演轮番上演。村民们自编自演的舞蹈充满了乡村生活的欢乐与祥和,他们用欢快的舞步展现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传统的戏曲表演更是让人陶醉,演员们那精湛的演技、优美的唱腔,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张山和李秀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感慨和自豪。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乡村手工艺品文化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李秀的公婆坐在一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为自己的儿子儿媳感到骄傲,也为乡村能有这样的变化而欣慰。

在文化节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乡村手工艺品文化。他们背着行囊,从四面八方来到“向阳手作工坊”,渴望学习编织技巧和设计理念。张山和李秀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年轻人,他们就像耐心的老师,将自己多年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他们手把手地教年轻人如何挑选材料、如何编织出精美的图案,年轻人在他们的指导下,技艺日益精湛。李秀的公婆也会偶尔给年轻人讲讲过去的手作故事,分享一些老一辈的经验,让年轻人对乡村手工艺品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张山和李秀还积极与学校合作,开展手工艺品文化进校园活动。他们带着工坊的手工艺品走进课堂,为孩子们讲解乡村手工艺品的历史和文化。孩子们围在他们身边,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张山和李秀还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编织的乐趣,孩子们拿起竹条,小心翼翼地编织着,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脸上却洋溢着快乐的笑容。福宝、禄宝、暖晴和阳宝也跟着一起去学校,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同学们热爱家乡的传统文化,告诉他们乡村手工艺品里蕴含着无尽的宝藏。李秀的公婆也会在活动结束后,和孩子们交流,用自己的方式鼓励孩子们传承乡村文化。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手工艺品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向阳手作工坊”也成为了乡村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张山和李秀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有坚定的信心带领着乡亲们继续在乡村手工艺品的道路上走下去。他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乡村文化的魅力,让乡村的明天更加美好,让乡村的梦想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而李秀的公婆,也将继续守着这份乡村的温暖与传承,见证着乡村的每一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