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农家喜宝 > 第73章 过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雪下了一天,村民们都觉得这只是普通的大雪,在家里吃着饺子唱着歌儿,很快就过去了。

大雪下了三天,村民们觉得这场雪有点久,但召集几个离得近的亲朋好友打打牌吹吹牛,也没碍着什么事儿。

大雪下了五六天,村民们觉得有些太久了!!这一定是要雪灾了吧!!!

他们突然想起之前贴在村口告示栏里的那张告示,先前不以为然,现下看来,定是什么高人在明中指点!遂急忙为雪灾做准备。

有人路过告示栏时发现,告示栏上又贴了一大张纸,上面书了几个大字:“雪旱并至,囤!!”

最后一个“囤”字写的格外大,能看得出来书写之人的用力,且一个囤字的大小就顶得上旁边的四个了,那人用朱笔狠狠地圈了出来,来彰显迫在眉睫之意。

大槐村的村民有半信半疑的,自然也有深信不疑的,于是赶忙去粮铺买粮食,囤物资。

原本不相信会有雪灾的,见周围的人都在屯粮食,怕以后粮价飙升,也多少准备了些。

各大粮商也不傻,粮价是蹭蹭的涨,一天一个样儿,挣了个钵满盆满。

大槐村也有不愿意去给粮商送钱的,今年大丰收,粮价便宜。大槐村里几乎每家都有在赵家作坊里干活儿的,银子挣得多了不缺那点粮钱,都想着等粮价高了再卖出去。

没想到现下正好派上了用场。家里粮够吃的,何必再去多花冤枉钱呢,这钱关键时候还能保命呢!

不似赵家人多,其他人家的收成都是能自给自足的,就算吃一年还绰绰有余,只有零星的几家是不卖粮就吃不上饭的那种,不过现在去买粮也不算晚,只是贵一些。

大雪断断续续下了一个月还没停,村民们原本冬季养出的那点儿肥膘早就瘪了下去,吃粮食开始精打细算起来,如今村民们对那莫名出现在告示栏上的告示深信不疑了,既然雪灾被那人预测中了,那旱灾肯定也快来了,粮食还是省吃俭用的好。

大雪下了两个月,乡下牲畜都死得差不多了,河水井水结了厚厚的冰层,锄头敲上去邦邦硬,用铁器凿半天都凿不下来一块,村民们把雪水放屋内的缸里,等化了再煮开喝。

除了喝水洗衣费些劲,其余跟以往没什么区别,眼见着春耕的时候还剩下一个月,村民们也不由得忧愁起来,到了三月份要是还下雪,那可真是天灾了,家里的粮食虽然够吃,但谁知道下一年会怎样。

按照那个高人所说,雪灾后是旱灾,不说旱灾多难熬,就算挺过了旱灾,那还有一个冬天得过,赶不上春耕就没有收成,万一今年的冬天又是一个雪灾呢?

他们指望不上种粮食了,那就等雪化了就出去找活干罢,只要还活着总能再撑过去,比起其他村子里的人来说,大槐村的村民们好太多了,起码没有挨饿。

大槐村的日子过得好,也就是近半年的事情,其他村里可没有个赵家带着村里的人一起挣钱,照样是该穷穷,该饿饿。

最后一家老少饿得受不了了,就陆续有出嫁女回娘家借粮了。

这时候往外借的不是粮,是命!不似当官的与豪富之家衣食无忧,天灾下的庄户人家粮食紧巴巴的,自己家也是拖家带口的,都要紧着用。

况且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没道理连女婿一家也要养着。

尚有盈余的村民舍不得闺女孩子受饿,手头但凡宽裕点儿的都借了。

可这点儿粮可架不住天越来越冷,粮越来越贵,更架不住那点微薄的良心。

有拿了岳家粮食的男人,逼着妻子三番四次的回娘家借粮,有的出嫁女不愿,被活活饿死冻死,有的要了没给,当晚上被女婿抢了粮。

好在大槐村互帮互助,把那女婿打了一顿赶出村去,帮那户人家把粮食抢了回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大雪依旧下个不停,村民们大多闭门不出,街上空无一人,只雪停下来的时候才会有人出来扫雪清路,见到人勉强笑一笑,说一会子话互相打打气。

大雪下了三个月,大批大批的人死在了寻找食物的路上,或者冻死在了冰冷的家里,路边的尸体堆起来像座小山,官府每天忙着驱散流民,维护治安,粮价涨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

长江一带的雪灾要比任何地方来的更加严重,圣上下旨开仓放粮,却听下属冷汗淋淋的报多处粮仓无粮可放,他派人调查后才得知,粮仓的粮都被那些贪官给贪了!秋税才过了几月,就被这群虫豸贪得一干二净!

天有异象,原本就烦,这些人还敢太岁头上动土!长此以往,大朝国的气运就会被这群硕鼠啃食殆尽!天子震怒。

从上往下杀了一批又一批的贪官,以儆效尤。

连砍数天,菜市口的血来不及结冰就又敷上一层新的,把那血都融化了,血腥之气萦绕不绝,水冲都冲不干净。

西北战乱不断,得知大朝国雪灾更是虎视眈眈,蠢蠢欲动的在边境上与我军有过几次小的冲突,大朝国皇上十分头痛,国库里的粮草不能动,万一打起来,这些都要作为重要物资,保证前线的士兵们的供给。

国库动不得,粮食被贪掉了,其他地方也有不同程度的雪灾,无法调粮补给,皇上就把主意打到了他的臣子身上,想让各官员捐些银子。

新帝刚上任没几年,根基不稳,与世家还是互相制衡的状态。

世家里都是老狐狸,何人不贪?

虽然有贪官被砍头在先,但圣上可没有他们贪污的把柄啊,师出无名可是暴君所为。

况且先帝何等的杀伐果断英明神武,都与他们拉扯多年不分胜负,一个刚上任的皇帝还能翻了天?

大家都是坐在同一张桌子上面吃饭的,这菜就算少,皇上还能把桌子掀了不成?

大臣们遂委婉但头铁的表示,捐银子可以,但想让他们伤筋动骨的往外掏钱是不可能的,他们不趁着天灾大肆敛财就已经是发善心了。

最后还是昭阳公主以身作则,捐赠黄金五千两,用以购买粮食对抗天灾。

圣上龙颜大悦,夸昭阳公主为当朝表率,一时间,各宫妃世家,朝廷命妇都或多或少的各捐金银,以表心意。

只是.....只是这钱有如杯水车薪,没等分到他们大槐村就没了。

柱子望着山上如梦似幻的玫瑰田呵了口气,呼出一片白雾,

他搓了搓手继续干活,裹紧了身上的羊皮袄,正在清扫山上的积雪跟倒下的枯树。

“铁柱哥,我这边清理完了,你那边需要帮忙吗?”阿大背着一捆树枝子,带着阿二朝铁柱喊道。

“不用,把柴捆了带回去,跟阿二进屋暖和着吧。”铁柱笑道。

“哎!”

铁柱吐了口唾沫,继续干活。

铁柱家还是住在山下面,大郎哥说山上都好,人也够用,但他还是隔三差五的上来看看,不为别的,光是看着这片玫瑰花心里都会有些盼头。

不老山上的其他药草都冻死了,就只有这片花海,依旧生机勃勃,娇艳欲滴,犹如神迹。

他家比起其他人家来过的还算不错,铁柱自雪灾后的每一天都无比庆幸,庆幸大郎哥叫他多储粮食的时候他早早听了话。

家里就他跟爹娘三个人,再加上赵家的帮衬,铁柱自觉日子过得不比地主差多少,有些小地主白面条都舍不得吃哩!他家隔三差五的,还能把白面馒头当零嘴呢!

还有就是狗蛋家,其他人家都不信会下大雪的时候,狗蛋就能听喜宝的,缠着他娘把家里所有的现银拿去买粮食买吃食。

虽然挨了好一顿打,但是狗蛋爹娘还是听儿子的,买了不少粮食。

一开始狗蛋爹娘还埋怨喜宝,想着这孩子净瞎说,逗狗蛋玩耍,现在好了,家里的这些粮食这么多,吃到猴年马月也吃不完。

但随着雪灾的推移,狗蛋全家心里只剩下对喜宝的感激,特别是雪灾的时间越长,感激之情越盛,狗蛋娘教导狗蛋务必要与喜宝好好相处!

山上与山下完全是两幅光景,山下与外面又显出了许多不同。

大槐村这三个月还没死过人,但外面死的人已经不可计数了。

铁柱叹了口气:多亏了喜宝啊。

……………………手动分割线………………

难得的晴天,天气有些回暖了,喜宝伸了个懒腰,耷拉着鞋,踢踢踏踏的出了门,去了堂屋吃早饭。

赵李两家人都到齐了。

李家的厨娘去了庄子里养老去了,赵李两家都是一起吃饭的,赵三郎,二娃还有喜宝要去李伯书房里面与李修一同学习,来来回回的也不方便

于是雪赵家与李家的把后院宅子中间那道墙上,开了一道小门,好方便进出。

今日的早饭是杂粮窝窝头煮鸡蛋配咸菜丝,孩子们的则是玉米面儿糊糊就香喷喷的葱油烙饼,外加一小块桃酥。

孟氏把面擀成饼,加上葱油折叠后再擀,反复好几次,最后卷成长条,用手揪一块面团下来,摁成巴掌大的扁圆形,再贴在锅壁上烙的喷香。

一个个小饼烙的表皮金黄酥脆,起了一层又一层薄脆的酥皮,咬一口外脆里软,饼里面带着点点香葱,烫软咸香,呼哧呼哧往外冒白气儿。

玉米糊糊香甜养生,大朝国前些年刚引进的玉米作物,算是个稀罕物儿,是李实甫弄来给孩子们吃的,李伯嘴馋,也跟着喝了一碗。

孩子们吃的很香,阿二也分到了一个小油饼,他慢吞吞的啃着,准备一会儿就说吃不下了,给哥哥留一半儿。

“阿二,你铁柱哥怎么不来吃饭?”兰娘朝着阿二问道,刚刚铁柱还帮忙在山上清理积雪来着,吃饭却不见了人影儿。

“兰婶婶,铁柱哥说他已经吃过了,说家里还有活儿呢,他正好从山上拿点干柴火回家,就下山去了。”阿二放下手里的饼,仔细回道。

“这孩子。”兰娘叹了口气。

阿二遂继续吃。

“没事儿,大郎去看过了,铁柱家一切都好,粮食够用,你就别担心了。”

兰娘点了点头,还是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

喜宝自觉是她娘的贴心好大儿,见状伸着小脸问道:“娘,怎么啦?”

兰娘又是叹了一声:“我担心你二哥。”现在外面乱的很,也不知道二郎到哪里了,二郎不会写字,之前都是托人写信报平安,可自雪灾之后,已经数月没来信了,兰娘每晚翻来覆去的都睡不着。

赵青山拍了拍兰娘桌子上的手安慰道:“波斯那边应是没雪灾的。”

兰娘愁眉紧锁,细长的眉毛敛着淡淡的忧虑:“但愿如此罢。”

要是二郎在家里,定衣食无忧,现在外面那么乱,也不知道除了大朝国外别的地方有没有什么天灾人祸,这一个不小心......兰娘不敢再往下想去,她后悔答应儿子去跑商了,现在家里有钱,生意都红红火火的,娶个主簿小姐绰绰有余,早知道就不让儿子去冒险了。

喜宝窥着兰娘的脸色,见娘亲吃饭不香,神思忧虑的样子,立马沉入空间里看了眼天气预测。

“娘,今日开始,明日就不再下雪了。”

“哎呀!此事当真?”兰娘一把捧起小闺女肉嘟嘟的脸蛋惊喜问道。

“真!真!”喜宝想点头,但是脑袋被娘亲禁锢的死死的,只好瞪着大眼,向娘传达她的真诚。

“这可太好了!”孟氏高兴地叫起来。

其他人皆是一片喜气洋洋。

“可是那神仙又给你托梦了?”赵三郎问道。

他之前可不信这些神神叨叨的事情,但是幺妹每次都能说准,什么明天不下雪,后天大晴天之类的,次次都会被喜宝说中,到现在赵三郎已经完全相信幺妹说的了,还心道鬼神之事信信为妙。

“神仙托梦?”李伯看了喜宝一眼。

李实甫跟李修都不说话,他们觉得肯定是别人告诉喜宝的,保不齐就是喜宝那个神秘的朋友。

喜宝冲他们讨好一笑,并不解释,她倒是想编造一下自己会看星象这种东西,但是这比神仙托梦还要离谱。

不知不觉,她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了满嘴谎话的小孩了,喜宝心里有些沮丧,自己还是个好孩子吗?

不过赵家人是相信喜宝的,故而就算喜宝没回应,他们也讨论的热烈。

“好啊,不下雪好。”兰娘起身拉着孟氏的手:“过些天下山买些耐旱的种子,多少种些菜蔬才是。”

要一年不吃菜那可不行,腌菜虽好,总归不是长久之计,人还是得吃些新鲜蔬菜方能身体强健,腌菜什么的得留着到关键时刻。

雪灾过了再好不过,但还有旱灾这一关要挺过去呢。

“大嫂,多弄些黄豆绿豆吧!”喜宝不再想说谎的事,忙举着小手建议道,两种豆子发出来的豆芽都好吃,黄豆芽做汤炖肉,绿豆芽拌着吃炒着吃都鲜美多汁。

而且豆子放那里不管啥时候都不会坏,还是阿财告诉她的,以前有人出海因为缺少果蔬而得了坏血病,大朝国的船员却从来没有过,就是因为大朝国的船员会发豆芽,而那帮番邦人不会。

“好,我看着再买些,家里还有不少白菜呢,还能再吃一个月的。”孟氏觉得喜宝这个建议好,她寻思着,可以再建个暖房,专门种菜,反正山上大得很。

喜宝闻言瑟缩了一下。

喜宝家年年冬天就是吃白菜,拌白菜,炒白菜,炖白菜,白菜汤,白菜饺子,白菜包子,白菜心儿蘸大酱,孟氏换着花样儿的做,饶是喜宝不挑食,每每过完年,桌上的菜能吃别的绝不会动白菜一筷子。

“爹,我今天想下山。”喜宝请求道。

“下山干什么?你不跟着你师父读书啦?”

李伯吃干净了手里的早饭,喝了口茶水漱了漱口道:“外面危险,乖徒还是留在山上随为师练字吧。”

喜宝小声道:“狗蛋还在村子里,我想去看看他们......”

一听闺女是想看看朋友,赵青山就有些为难了,想着如今村里也没什么乱子,左右家里还有这么多人,也就松了口。

“那你小心些,叫你三哥陪你去。”赵青山道。

一听能去,喜宝乐颠颠道:“不用麻烦三哥,我找二娃陪我就好。”

“还有小翠儿姐姐嘞!三哥还要温习功课呢。”喜宝贴心道。

赵三郎心里有些不好受,二娃也要温习啊。幺妹肯定是还因为之前他训斥她胡闹才不要他陪的,可他已经道过歉了。

“幺妹,三哥今天不念书了,三哥陪你去。”

赵三郎当下决定用诚恳打动他心灵受伤的幺妹,用无微不至的关怀抚平幺妹幼小心灵上的创口,用柔声细语来溶解两兄妹之间的隔阂,让他们和好如初!

“咳咳。”李修适时的咳嗽了两声。

“啊!”喜宝张着小嘴巴:“那二娃跟三哥都留在家里读书吧,我找小修哥哥一起去。”

二娃:好气!!都怪三叔,他一直在山上念书,老早就想下山看看了。

赵三郎:寒心。

但不管赵三郎怎么寒心,他都得收拾行李,与二娃去镇上念书去了,书院里要学生自带粮食,统一收到食堂那里当做每月的口粮,学费则是按年交,赵三郎与二娃一人扛着一袋子粗粮,怀里揣着一小瓶孟氏做的辣酱,背着小包袱就回了书院,由于怕路上有人抢粮,赵大郎还赶着牛车送他们去上学。

说起这个二娃就来气,他爹赶着牛车但是不让他跟三叔坐,说是怕累着葫芦,最多车上放他们俩的包袱。

寒心!!太寒心了!二娃愤愤不平的想。

与他作对比的是狗蛋,坐在车上一口一个大郎哥大郎哥的叫。

狗蛋也在镇上念书,喜宝下山找狗蛋玩时主动让狗蛋与他们结伴,一起去上学。

见狗蛋悠哉的在牛车上吃点心,二娃就看不过眼,很想教训狗蛋一番。

可狗蛋这小子长得好,嘴又甜,辈分又高,对谁都谦逊有礼,还特别长眼色,短短一段路狗蛋就给他与三叔送了三次水一次点心。

等路程过半,二娃已经对狗蛋是一点意见都没有了,人家年纪小,坐牛车怎么了?况且人家狗蛋还辈分高,能跟他爹称兄道弟的,辈分都这么高了还不能坐牛车了?

狗蛋就该坐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