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爱一生只有你 > 第100章 中医之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出租车在一个城中村的独门独院停了下来,两人下车。

院门古香古色,院门上的一副对联吸引了余良的注意,上联是:“但愿世间人无病”,下联是:“何妨架上药生尘”,横批是:“医者仁心”。

对于上下联的内容,余良见过很多,内容都是一样的,几乎哪个药店、诊所都有,但横批却不尽相同,有的是“聚蓄百草”,有的是“天下平安”,还有的是“健康是福”,而这个“医者仁心”,他还是头一次见。

“刘半仙”领着余良向里走,院子里寻医问药的人络绎不绝,前院是诊所兼药铺,门头上挂着一个金色匾额,上书“济世堂”三个大字,很是苍劲有力。

绕过前院,“刘半仙”领余良来到后院。与前院相比,后院很是清净,余良感觉有一种前后两重天的感觉。

在后院的一个屋门前,“刘半仙”轻轻敲了两下。不一会儿,一个面容清隽、两鬓斑白、慈眉善目的老者开了门,把二人请到了屋里。

通过“刘半仙”的介绍,余良才知道这位老者就是“济世堂”的堂主,名叫周德馨,祖上历代行医,是个中医世家。

当余良恭敬的向周德馨问好时,周德馨仔细地上下打量着余良,微笑着点了点头,一副很是投缘的样子。

“请问小友,你想来我这里学医,不知你对医道了解多少呢?”周德馨问道。

余良摇了摇头,他对医道还真是一无所知。

周德馨微微一笑,慢慢说道:“医道,既指医学之道,亦指医者之道。医学之道谓之术,指治病的本领。医者之道谓之德,指济世救民之仁心,谨慎负责之品质,毕生钻研之精神。

而中医之道,源于人体生命之源,又归于天地自然之中。中医之道,是道法自然的智慧结晶,是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中医之道,是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主要特点是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 ‘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余良静静的听着,尽管以前自己生病时也看过中医,也喝过母亲张桂花给熬制的中药,但对于这些中医理论,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许多东西还始终处于一知半解状态。

见余良一脸困惑的样子,周德馨进一步解释道:“比如说,一个人生气后有头晕、眼花的表现,其病位并非在头和眼睛,从整体而言,病变在于肝,足厥阴肝经从脚底上行联系肝脏,向上至眼睛、头顶,所以治疗完全可以‘头痛医脚’,取足厥阴肝经在脚上的重要穴位太冲穴以泻肝火而取效。如牙龈红肿疼痛的表现,常可通过泻脚上的内庭穴治疗,因为足阳明胃经在循行的过程中,将脚、胃、牙龈联系为一个整体。因此,中医治病的关键是从整体出发,通过所见联系疾病的本质,治病求本。”

“请问先生,中医好学吗?”余良试着问道。他始终觉得中医有些太难,不是一般人能学会的。

周德馨看着余良,笑着说道:“中医是我们的先辈从实践中,以无数生命的代价总结出的精华,学好中医,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学习中医不仅需要一定的悟性,更注重实践和经验积累。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学中医,实际上就是一场身心的修行与觉醒。

中医经典传承需要老师传帮带,也需要自己努力学习,善于总结、勤于实践,抱着空杯心态,敢破敢立,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只要有一个好的导师,就可以为我们提供正确的方向和指导,帮助我们个人更快地成长和进步。

我观小友是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的一个人,且性格稳重、耐心、细心,兼具功夫在身,实为学中医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只要假以时日,定然前途不可限量。

如若小友不嫌老夫才疏学浅,老夫愿收你为徒,指导小友一二,不知小友意下如何?”

余良来的时候,就打定了拜师学艺的想法,这时见周德馨主动要收自己为徒,就赶紧点头答应了下来,并表示感谢。

俗话说艺多不压身,趁着自己还年轻,正是学知识学本领的最好时机,只要有机会,就必须抓住。

见余良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周德馨很是高兴,马上在“刘半仙”的见证下,给余良举行了简单的拜师礼,正式收余良为徒。

拜师完毕,周德馨从柜子里找出一本看上去很旧的医书,交给余良,余良双手接过。

“既然你拜我为师,我也没什么好的礼物相送,就把这本我收藏多年的《皇帝内经》送给你吧,上面有我的一些注释和心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但万事开头难,所有一切,都必须从基础学起,学医亦是如此。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沉心静气,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周德馨郑重说道。

余良赶紧点头称是。他感觉今天收获满满,又遇到了一位难得的高人。

由于余良和“刘半仙”还有别的事情要办,在约定余良今后在医馆的学医时间后,余良和“刘半仙”起身告辞。

“不知这个娱乐场所的老板是个什么样子呢?”坐在出租车车上,余良心中有些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