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事情一挑头,接下来就是细化完善了。

一个制度若想长久运转下来,那就要真的做到公平公正。

否则,三百年就是大限!

宁远和钟跃民他们哥儿俩的性子都不是贪什么小便宜的。

所以各种规矩定下,这哥儿俩率先遵守,也就没有什么争论了。

十月一过,气候便开始转凉了。

但这里毕竟还是处于南方,哪怕是南北交界处,它也的的确确属于南方。

所以相较于四九城冬天的寒冷,这里的气温还算可以接受。

距离过年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宁远和钟跃民一致决定先带着大伙儿把住处弄好,其余的都往后放一放。

冬小麦下种以后也就没什么需要忙的了。

这七八十人每天除了村口值守的,剩下的都是热火朝天的伐木,然后烧土坯。

一直到了十二月份,村口木桥处,稍微大一些的树,基本都被砍了个精光。

随之而来的是金矿矿洞口外边的一大片空地,迅速的建起来了十几栋木制的大房子。

这些房子的完工,让宁远他们本来还有些紧张的住宅条件,立刻宽松了不少。

现在基本上都是两个人一间房子。

宁远和小宁伟就住在了新修的这木屋里。

而且,在这些男女知青里面,有好几对都是互相看对眼了的。

这种事儿,宁远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双方同意,那就直接优先安顿他们。

等到房子重新分配完后,其他的事情也就慢慢的上了正轨。

每天大家该去金矿的去金矿,该去村口值守的去值守。

还有就是打猎的,放着这么好的生态环境,不进山里去犒劳犒劳自己的肚子,那不是暴殄天物么。

宁远重新组织了一个,连同他在内一共十六个人的打猎队。

这些哥们儿都是身手比较好,而且枪法也不错的。

包括钟跃民,邹城,胡连旺,许常,田二良等等基本都在里面。

十六个人当然也不可能回回一窝蜂的出去打猎。

所以宁远把他们一分为二,一队八个人。

宁远领了一队,钟跃民则是领着另外一队。

两个打猎队交替进山,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枪法好当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则是他们的家伙事儿相当齐备。

每个打猎队都是六支56式半自动,两支土喷子。

要威力有威力,要精准有精准。

天气一降温,那些野物身上扒下来的皮毛就都穿在了宁远他们这些知青身上了。

山里的日子,过的也算平淡而又充实。

不知不觉就快到一月份,宁远和钟跃民他们几个也商量了一下。

这个元旦给大伙儿好好做上一顿丰盛的,毕竟都是飘零在外,能够慰籍的,也只有身边这群兄弟姐妹了!

做好了决定后,宁远和钟跃民他们哥儿俩颇为罕见的一起结伴进了山。

上次宁远带人进山的时候,就发现了老虎的痕迹,所以,这次不得不小心一点儿了。

一行十六个人,浩浩荡荡的进了山。

这一路上的野物,相比几个月前,已经是少了很多了。

看得出来,宁远他们的确是没少嚯嚯这片山林里生存的各种野物。

一直往北走到了黑熊沟,他们才打到了七八只野鸡,野兔也就那么三四只。

都是这种小东西,怎么能满足他们房村里面那八十口子。

所以,也只能继续往北面深山老林里走了。

这个黑熊沟看名字就知道是个凶险地方了。

不过,宁远他们现在兵强马壮,弹药充足,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进了山沟里后,确实树木繁密了许多,而且还有很多小的东西窜来窜去的。

宁远让大伙儿打起来精神,朝着沟里走了进去。

没有碰到黑熊,反而先碰上了一群野山羊。

这个野羊群数量还不少,就一个照面,宁远他们扫射一轮就直接放翻了七八只。

剩下的也还有个十来只,只不过这群山羊确实容易受惊。

枪声一响,立马就朝着四周奔散。

只有中枪的这些羊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

宁远带人赶紧上前将猎物收拢起来。

此时天色渐晚,如果再深入山中风险太大。

于是宁远决定返程。众人背着猎物兴高采烈地下了山。

回到村里,大家看到这么多猎物也是欢呼雀跃。

宁远和钟跃民他们先去歇着了。

剩下的事儿就交给孟晴她们女知青了,郑桐他们也可以搭手。

他们用打来的野味熬汤,肉切成大块炖煮或者直接上火烤。

而女知青们帮忙处理野菜之类的配菜。整个村子弥漫着诱人的香味。

当一切准备就绪,众人围坐在一起共享这顿丰盛的大餐。尽管身处偏远之地,但大家的心却紧紧贴在一起。

宁远甚至还拿出来了一些二锅头和葡萄酒来助兴。

这顿饭有酒有肉,确实是让大伙儿吃喝了个痛快!

酒足饭饱后,众人起着哄,非得让宁远站起来说两句。

宁远也不推辞,想了想后,站了起来,朝着众人说道。

“兄弟姐妹们,咱们来到这儿已经两个月了,今天就是69年的第一天,借着这顿丰盛的晚餐,我也给大家伙儿做个保证!”

“别的地方,他们知青过的如何,我管不到,但咱们这里,我会尽自己所能,让大家伙儿吃饱穿暖,有房子住,也不受欺负!”

宁远并没有讲什么太过于高深或者理想化的东西,就是这么一番实实在在的言语,却引发了满堂的叫好之声。

男知青们还好,大家都是从四九城一起过来的,可能也真的没有什么横向对比的。

但是那些女知青们就不一样了,她们都是各个地方调过来的。

虽然这里偏远了一些,但宁远他们每隔十天半个月的去一趟县里,给张叔范叔送些东西。

都能帮大伙儿捎一些信件邮递。

所以这些女知青也多少知道一些其他地方朋友们的现状。

“哎,说实在的,我也没想到其他地方能有那么难,我一个同学,她们在陕北插队,刚刚下乡三个月,都被逼得去要饭去了!”

一个脸有些圆圆的女知青借着酒劲儿和眼下的氛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