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嘢有蔓草 > 第79章 硕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最近班上出现了一些怪事,年底评奖学金的,有个别同学因为奖项的竞争撕的很难看。这个故事也是人生难得一遇,这两个同学为了争取最高额奖学金,互相举报,而且还是同一个寝室的,至于这件事为什么闹得这么难看呢,其中还有很多故事。

下午,班级群里发了奖学金申请同学,按照惯例成绩好的同学会报名,但是名额只有一个,所谓成绩好而报名的同学,我都不想说她的成绩怎么来的,简直侮辱人。另外一个成绩好的同学也不想说的成绩怎么来的,总之这两个人也是蛮拼的。哦,她们也是图书馆考研小团体中的成员,平时没少背后阴阳杜蔓,但是后来两人都没考好,咋说呢,总有人会收拾你,平时要多积德。

这次奖学金评选报名的人数也就她们两人,但是两人的分数差不多,双方都不甘心对方获胜,于是有一个同学悄悄举报,说两一个同学考试作弊。然后这个同学的报名资格就没有了。再后来,这个同学不服气,也去举报,说另一个同学也作弊,真的是蛮牛逼。最后两个的报名资格都没了,这件事还闹到了校领导那里,学院的老师都被教育了一顿,负责这个课程的老师更是直接受处分,最严重的是我们专业差点被撤销。

我们是一个新的专业,这几年市场行情不太好,文科院校重合性太高,因此,校领导多次想要撤销我们专业,现在正这一出,更是岌岌可危。后来是院长,主任,学科负责人等一众学院老师多番争取,多次请求才能勉强保持住这个专业。

这件事在班级里传疯了,没人不恨她们俩,这世界上怎么有人大胆到这种程度,不顾别人死活。

这件事在班级里传疯了,所有人都对她们俩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她们千刀万剐。这世上怎会有如此大胆之人?竟然敢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她们究竟有没有考虑过后果?难道就不怕遭到报应吗?同学们纷纷表示,如果可以选择,他们绝对不会和这样的人成为朋友。因为她们的行为实在太过分了,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简直就是把别人的生命当成儿戏!

学校对这两位同学进行了调查,并给予了相应的处分。这个处分将直接影响到她们的毕业情况,可能会导致她们无法顺利毕业或获得学位。这一结果让两人后悔不已,但为时已晚。

这件事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教训,提醒人们要保持善良和诚实,不要轻易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毕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杜蔓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暗喜。她觉得这两个女生平日里总是欺负她,现在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真是大快人心。她甚至忍不住嘲笑起这两个女生来:“哈哈,你们看那两个人,平时那么嚣张,现在不也倒霉了?”其他同学纷纷附和,表示对这两个女生的不满和愤慨。他们认为这两个女生平时就喜欢欺负别人,这次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然而,也有些同学对杜蔓的反应表示担忧。他们认为虽然这两个女生做错了事,但我们应该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看待她们的错误,而不是幸灾乐祸地嘲笑她们。毕竟,每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改正错误。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自己是否曾经做过类似的事情,如果有,我们应该及时纠正自己的行为,以免重蹈覆辙。

这件事让人不禁想起诗经里的《硕鼠》,欺骗者像压迫的统治者一样,残暴重欲,永远不满足。杜蔓想着便开始念起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魏风·硕鼠》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反映了劳动者对贪得无厌的剥削者的痛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形象地把剥削者比作又肥又大的老鼠,表现他们贪婪成性、油滑狡诈,从不考虑别人的死活,以致劳动者无法在此继续生活下去,而要去寻找他们理想中的乐土。全诗三章,每章八句,纯用比体,以硕鼠喻剥削者,比喻精当贴切,寓意较为直白,在情感表达上,有一唱三叹之妙。

三章都以“硕鼠硕鼠”开头,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并以命令的语气发出警告:“无食我黍(麦、苗)!”老鼠形象丑陋又狡黠,性喜窃食,借来比拟贪婪的剥削者十分恰当,也表现诗人对其愤恨之情。三四句进一步揭露剥削者贪得无厌而寡恩:“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德、劳)。

”诗中以“汝”“我”对照:“我”多年养活“汝”,“汝”却不肯给“我”照顾,给予恩惠,甚至连一点安慰也没有,从中揭示了“汝”“我”关系的对立。这里所说的“汝”“我”,都不是单个的人,应扩大为“你们”“我们”,所代表的是一个群体或一个阶层,提出的是谁养活谁的大问题。后四句更以雷霆万钧之力喊出了他们的心声:“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诗人既认识到“汝我”关系的对立,便公开宣布“逝将去女”,决计采取反抗,不再养活“汝”。一个“逝”字表现了诗人决断的态度和坚定决心。尽管他们要寻找的安居乐业、不受剥削的人间乐土,只是一种幻想,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但却代表着他们美好的生活憧憬,也是他们在长期生活和斗争中所产生的社会理想,更标志着他们新的觉醒。正是这一美好的生活理想,启发和鼓舞着后世劳动人民为挣脱压迫和剥削不断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