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顾心柔明白顾斯年说的看住了晋王,这是怕他无心的情况下惹事,万一被人利用了,晋王府整个完蛋,陈喆也就完蛋。
或许不是她猜的那样,太子会好好活着,顾斯年只是担心晋王惹事,连累了陈喆。
这么一想松口气,她可不想当皇后,住在皇宫里像坐牢,几年都出去不了一趟,一言一行都要受限制。
她的头脑,宅斗只会用武力,宫斗这种动脑子的,累死她也玩不转。
当个王妃挺好,王爷还是晋王这样的,甚好甚好。
可以过得随心所欲,夫妻互殴,不会有什么大麻烦。
权力和自由,她只要自由。
这么一想,在王府里憋一年还能坚持,吃素就吃素吧,钱太后不一样要吃素?
盛贵太妃没想到自己能活下来,去守皇陵是她自己提出的,皇上没了,她这个宠妃好日子也到头了。与其留在宫里,不如为皇上守陵,她死后也会有个好的名声,这样对女儿是一辈子的保障。
临走的时候,三公主要哭昏过去,最疼爱她的父皇没了,母妃又要去守皇陵,宫里长大的人,哪个不知道守皇陵里不是人过的日子,里面的人不是疯就是傻,能自然老去都是奇迹。
盛贵太妃安慰女儿道:“这是太后恩典,以后你对太后要向对母妃那样孝敬,母妃别无牵挂,只盼着你平平安安成婚生子。”
三公主抱着母妃痛哭,不肯撒手。
盛贵太妃推开女儿,“你嫁人之后和卫国大长公主和广陵长公主多来往,她们也是公主,会帮着你“在婆家千万别委屈,有事就去找你广陵姑母。母妃是陪着你父皇,不孤单,以后你不用往皇陵送消息,”
她是忍痛说这话,她何尝不想知道女儿过得好不好。
但是女儿要是给她送消息,太后怎么看怎么想?
盛贵太妃该说的都说了,推开女儿站起身,准备跟着来接他的太监去皇陵。
刚出屋子,一阵脚步声,见几个来势汹汹的嬷嬷,后面是江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不知道盛贵太妃要去守皇陵,她问过钱太后几次何时让盛贵太妃殉葬,钱太后都说她来解决。
她来解决,就是留那个贱婢一命?
于是她带着人拿着白绫赶过来,看到盛贵妃,太皇太后两眼喷火,直接吩咐:“把这个贱婢给我勒死!”
盛贵妃两眼一闭,并不挣扎,她身后的三公主冲过来跪在太皇太后面前,磕头。
“皇祖母,求求您饶了我母妃!”
太皇太后一脚把她踢开,对着勒盛贵太妃脖子的两个嬷嬷说道:“还不动作快点!”
正在这时,一个声音大喊:“住手!”
三公主一看是钱太后过来,爬起来扑过去跪在钱太后的脚跟前,“母后,求你救救我母妃!我愿替母妃守皇陵,女儿去陪父皇!”
钱太后对着动手的两个嬷嬷说道:“住手!今天贵太妃要是没了命,你们全部陪葬!”
吓得那两个嬷嬷赶紧松手,放开后的盛贵太妃剧烈咳嗽,三公主又扑过来,抱着母妃。
她后悔,如果不是她哭哭啼啼,母妃已经离开皇宫。
这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她扶着母妃就往外走。
太皇太妃指着钱太后说道:“你还有没有把我放在眼里?”
钱太后说道:“先皇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先皇执政以来,没有滥杀无辜,宫里没有冤魂。如果今天勒死了盛贵太妃,儿媳将来无颜面对先皇。”
太皇太后相信儿子说过这话,因为儿子给她也说过,还夸赞她心地善良,给儿孙积福。
她狠狠的瞪了一眼钱太后,拂袖而去。
进宫的广陵长公主也急匆匆的赶过来,看到母后走,她顾不上跟母后,对钱太后陪笑道:“皇嫂,母后是太伤心了,我皇兄这么突然……别说是母后,就是我也接受不来。刚才进宫第一想着去大殿给皇兄请安,走到门口知道皇兄已经不在……”
她边说边流下眼泪,“皇嫂,母后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也是伤心过度,迁怒贵太妃。”
钱太后缓了脸色,温和说道:“我都明白,所以之前母后几次催着我处置盛贵太妃,我都搪塞过去。不知道今天消息怎么传到母后那里,这不是让母后又伤心难过一回?”
广陵长公主心里咯噔一下,皇兄刚走,母后和皇嫂就开始打擂台了。
根本不是打擂台,是皇嫂名正言顺的掌控后宫。
她和晋王一样的感觉,以后她不再是皇上的亲妹子,就和卫国大长公主一样,要靠婆家,靠自己的儿孙。
广陵长公主给钱太后赔完礼道完歉,才急匆匆的去了太皇太后那里。
要说谁还没从角色中转换过来,那只有太皇太后了。
她见女儿过来,一顿指责钱太后。
“如今我的话她不放在眼里,也不像平时天天过来给我请安,她不要忘了,她儿子当了新皇,那也是我孙子!我是她婆婆,她忤逆不孝我就去哭你皇兄。
“儿子呀,你才走了多久,就开始欺负我这老不死的!咋不让我走呀!”
广陵长公主头都大了,母妃翻来覆去的就哭这么几句,哭了一个月还不够,还要继续哭。
她跪下来,“母后,为了我和二哥,母后就省省心吧。”
太皇太后立马停住哭,瞪着眼睛说道:“我咋没让你们省心?我儿子没了我不能哭?那是你大哥,你亲大哥!你还有没有良心?”
广陵长公主流出眼泪道:“皇兄走了我难过,可是母后也要为皇侄着想,皇宫不是宫外的百姓家,皇侄每天睡不了三个时辰,母后心疼心疼孙子,不要添乱了,好吗?”
提到新皇,太皇太后声音小了,声调也降下来。
“我的孙子我不心疼谁心疼。”
想起向婕妤肚里还有一个,没准是个孙子。
赶紧问身边的嬷嬷:“向婕妤还在钱氏那里?身子如何?”
她气钱太后,直接称呼钱氏。
嬷嬷回禀:“向太妃没有挪出椒房宫,身子还好,前一阵受了惊吓,太医开了方子,让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