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五月初十,
开创大明王朝的,一代雄主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南京应天皇宫,
五月十六,明太祖朱元璋被葬于南京孝陵。
五月十七,皇太孙朱允炆,继皇帝位,大赦天下,以第二年为建文元年。
同年9月,第二代西平侯沐春,病逝于军中后,
由于沐春无子,建文帝朱允炆便让其弟沐晟,世袭西平侯,仍然出镇云南。
沐晟遂成为云南沐氏第三代西平侯。
沐家虽然从沐英开始,沐春、沐晟父子两代三人接力坐镇云南,
但当时云南之地,并非沐家的一言堂。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年,九月,
为之制衡云南之地沐家的权势,
明太祖朱元璋让其第十八子岷王朱楩,前往云南正式就藩。
明初奉行的是“亲王戍边”的国策,
岷王手下同样也有实力强大的云南三护卫。
但是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形势发生了变化,
由于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基本盘是代表江南大地主儒门文官集团的利益,
他必然会对洪武旧制,代表道门势力的藩王,进行改革。
当时朝廷的主要目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
但是第三代西平侯沐晟,从沐家家族的利益出发,和建文皇帝朱允炆之间进行了一次心有灵犀的利益交换。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六月,
第三代西平侯沐晟,向朝廷上奏,称岷王朱楩侵占百姓农田,
建文帝朱允炆顺杆而上,趁机将其废为庶人,徙居漳州。
一个月后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造反,作为投桃报李,
沐晟调动了大量云南方面心系朝廷的军官支持朝廷平乱,但其控制下的30万沐家军,却并没有大规模的调动。
双方只是互相利用而已。
靖难之役时,沐晟更是趁机清除了朝廷安插在沐家军之中的军官,彻底掌控了30万西南边军和整个云南之地。
而建文帝朱允炆在获悉燕王朱棣起兵之后,
也确实是在沐晟提供的大量云南方面军官的支持下,
仅仅只花了十几天的时间便组织起了一支三十万人的平乱大军。
而后,云南籍的战将们也确实是在靖难之战中表现不俗,
尤其是下面几位大将,
其一,云南籍大将甯忠,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八月十二,
三十万平乱大军,在大明开国元勋、长兴侯耿炳文的带领下,
缓缓北上抵达真定,并分兵于河间、鄚州、雄县,为犄角之势。
八月十五日,燕军趁中秋夜敌军不备,偷袭雄县;
成功后又利用伏击击败了鄚州的援兵,遂攻克鄚州,收编剩余的1万残兵,
此战耿炳文部将张保投降,并告知燕王朱棣,耿炳文的部队分驻滹沱河两岸,
于是朱棣派张保回去告诉耿炳文“雄县、鄚州大败,燕兵将至”,以打击其士气,从而使耿炳文合兵一处,便于一举击溃。
耿炳文果然中计,将北岸的兵马调过了河,大兵尽数集中于滹沱河南岸。
八月二十四日,燕军到达无极县。
从樵夫和南军被俘士兵处得知敌情,
于是燕军果断发起决战。
燕王朱棣更是亲自率军奔袭真定,
此战耿炳文战死,大批高级武将被俘。
在此特别说明一下,
当时三十万平乱大军的副总指挥右副将军甯忠,乃是已故右军都督府左都督甯正的儿子,
甯忠,正是沐晟支援给建业帝朱允炆的云南籍的战将!
其父甯正,在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的时候出任云南都指挥使。
和西平侯沐英一起出生入死,先后讨平百夷叛将刀思郎以及东川、越州等地蛮夷。
在沐英去世,沐春尚未赴任的空窗期,负责代为镇守云南的正是甯正。
甯正和沐英是一起扛过枪的兄弟,
他的儿子甯忠和沐英的儿子沐春、沐晟关系会差嘛,
可见,靖难之战初期之时,沐晟确实是出了大力。
其二,是云南籍战将瞿能。
当长兴侯战死之后,建文帝朱允炆派曹国公李景隆紧急北上接替军权。
在第一次围攻北平失败后,李景隆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四月再次北上,
与燕王大军在白沟河一带展开决战。
燕王朱棣虽然在白沟河之战中凭借着一股天降妖风,反败为胜击溃了官军,但其中的过程极为曲折。
根据史书的记载,朱棣本人甚至都差一点被建文朝方面的大将瞿能斩杀。
而瞿能,正是又是一位带有强烈云南烙印的将领。
瞿能是凤阳卫指挥使、赐大都督府佥事致仕瞿通的儿子,
瞿通则是最早一批投在朱元璋麾下的元老。
瞿能原来一直在四川都司任职,还曾经跟随凉国公蓝玉平定了月鲁帖木儿之乱。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瞿能以中军都督佥事的身份署掌云南都司事。
在此后的几年中,瞿能和沐春一起东征西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因此在耿炳文战死,甯忠被俘的情况下,
沐晟毅然派出自己大哥左膀右臂之一的瞿能千里赴援。
可惜瞿能运气不佳,最终被朱棣之子朱高煦所杀,壮烈殉国。
《明史》记载:“白沟河之战,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率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
其三,云南籍战将徐凯。
李景隆战败后被建文帝朱允炆解职,改由平燕将军、历城侯盛庸为主帅。
当时朱棣新败于济南,官军士气正盛。
盛庸驻军德州,大将平安驻军定州,徐凯驻军沧州。
为了破掉这个口袋阵,朱棣在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十月
以出兵辽东为幌子,对徐凯驻守的沧州发动了一次突然袭击。
《明太宗实录》记载:“丙辰,移师还通州,循河而南。众咸疑曰:‘今征辽东而南行,何也?’上绐之曰:‘夜来有白气二道,自东北指西南。《占书》云执本者胜。今行师利南,不利于东。天象显示,不可违也。’”
当时徐凯正在组织兵力抢修城墙,
当燕军骑兵以一日一夜急行军三百里的方式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建文朝军队毫无悬念地败下阵来。
云南籍战将徐凯被俘!
其四,云南籍战将孙霖!
燕军攻破沧州之后缴获了大量辎重器械,为了让这批物资能够顺利运回北平,朱棣亲自领兵南下牵制东昌方面的盛庸所部主力。
这一战以燕军的失败而告终,还损失了大将张玉,
但在前期的交锋中朱棣击败了盛庸的先锋孙霖。
而孙霖的官职是陆凉卫指挥使,陆凉卫的治所在今云南省陆良县,属云南都司管辖。
其五,云南籍战将何福。
盛庸在东昌大胜之后,志得意满,
随即就在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三月的滹沱河之战中遭遇惨败。
为了增强朝廷大军的实力,朱允炆将左军都督何福,从云南紧急调往德州。
何福,可以说是沐家军的嫡系,
当年收复云南之时便跟在沐英身边。
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何福凭借着战功一路升到正一品的左军都督府都督。
当沐春在军中突然去世之时,奉旨代行指挥权的就是何福,最终刀干孟也是死在何福手上。
换句话说,当何福出现在靖难战场上之时,
当时的云南沐家,确实是已经把手里的所有王牌大将们,都奉献给了建文帝朱允炆,
就只剩下沐晟,统领得没有大将帮扶的30万西南沐家军了。
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年底,
燕王朱棣孤注一掷,千里奔袭南京。
建文朝廷军队围追堵截,双方终于在灵璧一线展开决战。
灵璧即今宿州市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
东临泗县,南接五河县,北部与徐州睢宁县接壤,
是燕军南下的必经之地。
决战初期,
云南籍战将何福,率军接连获胜,连斩燕军大将陈文、李斌等人,一度打的让当时的战神朱棣都打算放弃本次南下计划。
但随着燕军切断建文朝官军粮道,何福最终战败。
《明史》记载:“丁丑,何福等营灵璧,燕遮其饷道,平安分兵六万人护之。
己卯,王帅精锐横击。断其军为二。
何福空壁来援,王军少却,高煦伏兵起,福败走。”
可以说靖难之战,30万云南沐家军虽然没有出现在战场之上,
但第三代西平侯沐晟,客观也确实是出了大力的,
其派出的五员云南籍战将—甯忠、瞿能、徐凯、孙霖、何福,
个顶个,都是当时云南沐王府之地的一流大将,
尤其是瞿能、何福两人,在靖难之战中,表现很是不俗。
两人更是斩杀了燕王朱棣手下的多员大将,
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之所以失败,
只能说是燕王朱棣的军事才能在当时,确实是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