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朝成名天下知!”

科举考试,做为古代封建王朝万千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唯一道路,

从隋朝实行以来,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到明朝时已经趋于完善,

不仅建立了三级考试制度,三级学校制度,南北分榜,八股文等各种制度。

而且为了防止作弊,明朝的科举制度,还制定了规矩繁多的,流程严密的阅卷制度。

会试作为大明朝仅次于殿试的考试,阅卷更加严格,以确保公平公正!

考试结束后,考生们将试卷上交后,

第一步,首先由收卷官将试卷封存在专用的箱子里,由两名临时指定的锦衣卫全程监视和保护,运送至贡院的收卷所。

科举考试的外帘官和锦衣卫百户会坐镇于此,监督考卷的前期处理工作。

第二步,考生的原卷又被称为“墨卷”,收卷所会对这些“墨卷”进行筛选分类,

有明显记号、墨点、火烧、水渍、撕裂的试卷,经监考官核实后,用蓝笔抄写,俗称“登蓝榜”。

登蓝榜的试卷直接落选,考生三年的辛苦付诸东流。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筛选通过的试卷,由弥封所将考生的信息用厚纸弥封,这是科举考试中的第一项防舞弊措施“糊名”。

经过弥封所的试卷,又会由誉录所进行第二项防舞弊措施“誉录”。

由专人用红笔抄写试卷,抄写之后的试卷俗称“朱卷”。抄写过程中,试卷中的错别字也会照写,不过会在页顶将错误标注出来。

誉录完毕,墨卷和朱卷都会被送到对读所进行核查,保证两个卷子的内容完全一致。

核查无误后,墨卷和朱卷又会被送到掌卷所进行编号,以便阅卷工作完成后能按照朱卷的编号找到墨卷。

第四步,编号完成后,墨卷会留根封存,朱卷则由监督官将卷子分成两捆。

为什么要分成两捆呢?因为明太祖朱元璋规定会试的同考官只能有两人,明朝的官员又喜欢坚守祖制,

所以明朝初年一百多人的考试是四人,现在四百多人的考试还是四人。

同考官身体虽苦,但也乐在其中!

因为一旦自己选中的试卷,能成功得到主考官的认可被取中,自己将会成为那取中之举子的恩师,

如此自己也算在朝中有了根基。

监督官会将分好捆的试卷亲自运送至戒慎堂,不能和外界接触的内帘官则在此等候。

通常戒慎堂外会有道石桥,桥上会有军士把守。

外帘官、内帘官都不能上桥,只能由桥上的军士转运试卷。

内帘官接收的试卷都是朱卷,没有任何的考生信息,几乎没有了舞弊的可能。

但世事无绝对,有门路的考生,答题可以刻意使用一些语气词,表明自己的身份。

不过这种舞弊方式的风险很高,因为明朝官员都属于过来人,对科举考试里的套路门清。

明朝的科举阅卷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去留在同考,高下在主考。

同考官将选中的“荐卷”交由副主考,没被选中的考卷则叫“落卷”。

副主考觉的“荐卷”可以,会在考卷上写一个“取”字。

有“取”字的试卷才有机会到主考官面前,

如果主考官也觉的可以,会在试卷上写“中”字。

同考官“荐卷”,副主考“取”卷,主考“中”卷,

整个阅卷过程中,锦衣卫人员全程监督,如有任何舞弊嫌疑,立即上报。

有“取”、“中”二字的卷子则代表中榜。

会试中榜者,叫贡士,

贡士可以继续参加殿试,也可以去吏部报名候选,等待地方上空缺的职位,贡士至少能获得正九品的官职。

但既然已经考中贡士,都是参加殿试,殿试是不把往下刷人,只要殿试一过,就是进士。

而会试的第一名叫会员,

一般考中会员者,都是殿试一甲,

所以殿试结果一般以会试结果为基础,

而会试得阅卷结果将决定哪些考生能够进入下一阶段殿试的考试。

在这个过程中,会试主考官拥有最终的决定权,

他们评估试卷的质量,决定哪些考生可以晋级。

有时候,一些被认为质量上乘的试卷即使在一些技术性环节上有所瑕疵,也可能被主考官挑选出来,

这是皇帝赋予主考官的权利。

而本次科举考试,皇帝朱祁镛就动用了这样的权利。

在户部尚书本次科举主考官彭时,上次上书房奏对户部商业税制和开海设立市舶司的情况进展时,

皇帝朱祁镛明确告诉彭时,

本次科举,二甲第一和三甲第一,两个传胪名额只能是商人子弟和匠人才弟,

至于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将最终花落谁家,则各凭本事!

虽然有圣命在身,但作为本次的主考官的彭时,还是尽量在整个阅卷过程中体现科举考试的严谨和公正,

以确保最终选拔出的考生具备真才实学,更多的为朝廷输送合格的人才?!

在这样严格的要求下,

同考官李贤和王竑,

副主考商洛,

主考彭时,

四人开始了三天两夜的辛苦工作,

两月十九日上午,

经过昨天一天一夜的辛苦工作,

420份试卷,分为两捆,每捆210份,

李贤负责的210份,已经看完了其中的110以上,

这110份之中,能获得“荐卷”两字评语的不足20份,而且这获得“荐卷”两字评语的20份试卷,在李贤看来也只不过中规中矩而已,并没有能使人眼看一亮之感觉。

正在同考官李贤,看的头昏脑胀之时,

只听旁边的另一名同考官,王竑,高声喊到,

“好,说的太好了,

此卷当得卷首。”

说完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色○,旁边写上“重点荐卷”四个大字,

之后站起身,把它交到副主考商洛手中,商洛接过试卷,

只见文章不仅书写漂亮,而且文采斐然,言之有物,令人惊叹不已。

看过之后,同样忍不住感叹道:“此卷确实很是不错啊,当为本次会试的卷首啊,

彭主考,你也过来看看!”说着把这份卷子交给了主考官官彭时,

彭时仔细拜读一遍以后,又忍不住再次读了一遍,

真是越读越有味,也是为之惊叹道,

“此卷确实当为头名!

本官这就去给陛下送去,交由陛下预览定夺!”主考官彭时一锤定音道,说完拿着这份卷子去了上书房!

看来,本次会试考试的头名会元试卷已经产生了。

哪不知是什么样的试卷,竟然会得到四名考官的一致认可呢?

不知又是何人会有如此大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