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确实要疯了,两城之战,连损两员大将!
在众多形容战争的词汇中,“惨烈”的出镜率很高,可要细究起来,惨是惨、烈是烈,并非一起发生。
根据情报,李煜推测,滁州之战、烈而不惨,雄州之战、惨而不烈——
滁州方面,从十一月十五日,郭崇威、郭守璘父子进入琅琊山脉,以及彭艳辉、陈方两人“被忽悠”攻击滁州东、南两门开始,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
这一个月,发生了很多事情,其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战,发生在十一月十八日。
是夜,老将军郭崇威亲率两千精兵,翻越棺材岭之后,沿着琅琊山西侧潜行,整个过程中,不起炉灶、不点火把、不准停顿,在用尽一切方法掩藏行踪的同时,也尽最大可能提高行军效率。
经过一夜的跋涉,在第二天正午抵达螺蛳洼。
郭崇威很沉得住气,眼看沙河集就在眼前,反而不急不躁,下令手下原地休息。
事实上,郭崇威的军队,已经在滁州以北二十多里开外了,只要重新翻过琅琊山北坡,就能沿着沙河南下,快速接近西涧河。
西涧河,就是当年赵匡胤、赵普等人从“秘密小道”绕过清流关,直接到达的位置,就位于滁州城下。
然而,郭崇威没有止步于此,在休整一天后,要求队伍继续向北,一定要走到沙河集的位置,凭空夺走了十多里路。
不少人埋怨,老将军是老糊涂了吗?爬山很好玩吗?脚底板儿都扎成筛子了!
不过,当两千人到达指定位置之后,才恍然大悟,果然“姜是老的辣”。
所谓沙河集,就是沙湖边上的小镇,属于琅琊县的范围,它虽然没有战略价值,却是整个沙河的源头。
从这里越过沙河,河道很窄,甚至不需要搭建浮桥!
反之,若是从螺狮洼翻山渡河,就需要砍树、夺舟,搭建浮桥,动静会很大,下游的滁州驻军极容易发现。
服了,心服口服。
郭崇威没工夫听下属的“彩虹屁”,下了死命令,三更时分,必须要达到西涧河畔,隐藏在芦花荡中,等待对面清流关发起攻击。
儿子,别让老爹失望啊!
事实证明,郭守璘也不是酒囊饭袋,在约定的三更时分,整顿大军,开始攻打清流关——
三更天亮,西北风疾,眼见清流关火把星星点点,迅速汇集成一条“火龙”,副将大喜,急忙禀告郭崇威。
“郭老将军,少将军已经动手,滁州兵力也在向清流关集结!是否立即上去,从背后打个周军措手不及!”
“再等等。”
郭崇威心里不是滋味,都说“人老多情”,副将毫无感情地说出“周军”二字,可不久之前,咱们大家都是大周的军队啊!
“老将军,还等什么?”
“滁州驻军两万,郭守文不可能全都压在清流关。”
“莫非,西涧沿途还会有伏兵?”
“西涧伏兵,必然会有,本帅担心的是城下伏兵!”
滁州西与清流关之间,只有一条大路,距离不过二十多里(12.5公里),在兵源充足的情况下,清流关用不了多少人。
可所谓“西涧”,与滁州护城河只有一路之隔,若城下有伏兵,在执行“背刺”的过程中,还可能会被郭守文“背刺”。
郭崇威手中一共就两千人,没有一击必中的把握,绝对不轻举妄动。
副将抱拳:“既如此,属下立即派人打探!”
“万万小心,不得暴露行踪。”
“遵命。”
清理关外,烈而不惨,因为特殊的地理及地势屏障,郭守璘飞不过来,同样,滁州守军也不敢过去,双方就在隘口处,连叫带骂、互射箭矢、相掷火把。
问题在于,谁也不敢放松!
郭守璘部:老将军已经摸过去了,正准备拼命!
郭守文部:一旦被冲过来,滁州就完球了!
郭守璘不敢松懈,也心急如焚,眼看三更就要过了,老爹怎么还没动静?约定的是三更啊!
事实上,郭崇威已经动手了——
在探明城下确实没有伏兵之后,老将军郭崇威身先士卒,一方面,派出一千兵力,开始“夺门之战”,另一方面,派一千兵力,准备舍命冲过西涧沿途守军位置,从背后击垮清流关守军,放自己的儿子进来。
滁州西边,就算是护城河、壕沟比较窄,可至少也有四、五丈,要打下来没那么容易,唯一的方法,就是潜入城头,放下吊桥,破坏城门,这个工程量是很大的。
所以,这一千人,也没打算凭借自己的力量,真的就攻破濠州西门,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打草惊蛇”,将城中守军的注意力吸引住,好让另一千人去背刺清流关的周军。
清流关,可以想象成一道坚固防盗门,两边也有城墙,只要打开了那一道门,什么铜墙铁壁的威力,就荡然无存了。
一万多大军,届时就能兵临城下!
恰巧这时,彭艳辉、陈方两个蠢蛋,也发动了进攻,虽然明知道不可能攻破,却也很好地吸引了滁州守军的注意力。
为什么其余三门,基本没办法攻破呢?这就不得说滁州城池的特殊性。
【作者有话说里面:附图】
滁州这个名字,真是对得起“滁”字的三滴水,基本就是一座水城!不仅四周都是水,还有一条河,直接从城中流过去!
它的东面、北面、南面都是天然护城河,水面宽、水流急,真正要攻打的话,得用到战船,单靠浮桥、壕桥根本就行不动。
唯独西面,紧靠着西涧河(湖)的一侧,有大片的陆地,直通西边的琅琊山,大规模作战,可行的通路也只有西边一条,而这仅有的一条,偏偏又有清流关守着。
察觉陈、彭二人也在攻城,郭崇威心头大喜,真是天助我也!
郭崇威确实经验老到,郭守璘确实智谋双全,父子两人在战场上的默契,可谓珠联璧合。
唯独一点,他们都忽略了,那就是郭守文不是皇甫晖……
在接到城头警报,说宋军绕过了清流关,已经出现在了滁州西城之下!
郭守文毫不慌张,甚至没有吩咐如何去应对南门、东门的威胁,自行穿戴盔甲,直接奔赴城头。
一到城楼,直接下令——
“放下吊桥,打开城门!”
郭崇威,等你很久了,不是要打吗?来吧!
老子早就知道你能绕过清流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