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八
李部长是一个正直的长者,所以受到人们的尊敬,而曾总与他的这层关系很少有人知道,在冶金部也只有马主任和裴秘书知道。在公司里知道的人就更少了,倒也不是他刻意隐瞒,但是他生性淡然的性格使他极少提起这些奇遇。文秀了解这些,所以她要解释清楚,她不好意思地说:“我这完全是托了曾叔叔的福,这是曾叔叔的面子。我是替曾叔叔捎过去土特产的,因此李部长才邀我到家里的,不然,我哪会享受到这种待遇?”甄助理摇摇头说:“不完全是这样,李部长邀你到家里,当然是曾总的面子,但是也有李部长特别欣赏你的因素在内,在你为康副总理、李部长当服务员那次就能看出来他对你是非常欣赏的;如果是我去,李部长能在办公室接见我一下就已经是万幸了,绝不可能邀我到家里的。”甄助理这话其实说的是不错的,曾义宽和温若水都点头表示同意。
文秀觉得自己是个小辈,应该给长辈敬酒,于是就手持酒壶去敬酒。她首先是给温若水夫妇敬酒,分别倒上酒以后,给温叔叔双手端起来,又给温夫人端起来,请他们喝酒。这种敬酒的方式是小辈给长辈敬酒的一种方式,第二杯也是这样,温若水夫妇也只好喝了。然后文秀又给倒上酒,端起来,然后端起来自己的酒杯与他们碰杯,干杯。接着又给甄助理夫妇敬酒也是照前边的方式连敬两杯,第三杯碰杯干杯。接着文秀又专门跟甄夫人单独喝一杯,理由是第一次见面,第一次在一起吃饭,所以要单独敬一杯。最后给曾叔叔和曾夫人敬酒,也是敬三杯酒。在文秀敬酒的过程中,女士们都是象征性地喝一点,意思到了就可以了,叔叔们都是要喝完的。
温夫人看到文秀这么懂事,想起来她的女儿小芳第一次无意中上婆家门的时候,什么也不懂,文秀通过向曾义宽夫妇敬酒的方式给小芳示范,提醒小芳怎么做,最终让小芳明白了她该怎么做,补救及时,减免了以后的误会。温夫人想这件事多亏了文秀,不然的话会给小芳以后的婚姻造成阴影。由此她和丈夫都很感激文秀。她想文秀是个妙龄女郎,最重要的还是婚姻问题,她应该关心文秀的婚姻问题,于是就说:“秀秀,你这么好的条件,这么漂亮,又这么懂事,温柔贤惠,勤快能干,将来打算找个什么样的女婿啊?什么样的女婿才能让你满意呀?你说一说,我们也可以给你帮帮忙,帮你物色物色。”
文秀羞涩地说:“谢谢阿姨的关心!我呢现在上班还不到一年,工作、户口这些还不确定,所以还不太适合找对象。人家城里的也不见得愿意找我这样的,因为我可能拖累人家一家人;可是如果回农村家里找对象也不见得合适,因为我在外面工作,人家也担心成不了而不敢找我。将来社会怎么样发展,个人怎么样情况都不能确定,再说我年龄还小,所以还不着急找对象。谢谢阿姨!”
文秀的这番话让他们这三对夫妇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她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也就不方便给她介绍对象。其实她之所以不希望给她介绍对象是因为她已经于一年多之前就与佩轩定了亲,她已经有了未婚夫,自然不能再找对象。但是安阳这边的人都不知道这事,而且文秀也不希望在公司里暴露她已经定亲这件事,所以许多与她相熟的人都关心她的婚姻问题,希望她找个好婆家,找个好女婿。而她却是有苦难言,只能婉转地拒绝。
而关心她的人却不是这么想的,尤其是自从唐英俊侵害她的事件发生以后,熟悉她的人更加关心她的婚姻问题了。在他们看来,如果文秀有了对象,也就会让那些想追求她的人死心,就会打消追求她的念头,这样她就更加安全了。否则,追求她的人总是络绎不绝,也容易传出一些绯闻,有损她的名誉。而且万一出现侵害她的事件,对她的名誉是极其不利的,对她找对象也是极其不利的,遭受过侵害的女孩总是会受到嫌弃,很难找到条件不错的人家。所以这些关心她的人首先是关心她的婚姻,希望她早点定下自己的终身大事,这样就不用再操心这事了,了却了一桩心事。
文秀知道,曾叔叔夫妇、温叔叔夫妇、甄叔叔夫妇他们都是特别关心她的,她从内心里也特别感激他们。只是这件事她有难言之隐,只能推脱和回避,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她想着能够隐瞒一天是一天,等到实在隐瞒不下去的时候再说。
可是在曾义宽他们看来,文秀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女孩,她对于这个敏感的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肯定是有原因的,而原因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何况如果是在农村,这个年龄定亲甚至成亲也不足为奇。她很聪明,不可能不考虑这个敏感的问题,也不可能没有想法,既然有想法又不想说出来,那就是另有隐情了。这隐情不外是有对象和没有对象两种情况,如果是有对象而不想暴露,这当然情有可原。如果没有对象又不想找,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不过,现在都是婚姻自主,无论怎么样,都必须尊重她个人的意愿,由她个人自主选择,即使父母也不能违背她的意愿强迫她同意,这时候已经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了,不尊重孩子的选择,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一辈子的伤害,使她一辈子心理上都有挥之不去的阴影。所以,无论是谁,都不能违背她的意愿,只能尊重她个人的意愿,尊重她自己的选择。这样想着,他们也就打消了给文秀介绍对象的想法,在这个问题上不再为她操更多的心。他们也相信她是能够处理好这个问题的。当然,即使她处理不好这个问题,他们也插不进去手。
况且,文秀的爸爸妈妈都是非常通情达理的,她的两个哥哥都已经成家,只剩这个小女儿没有成家。在这个问题上,文秀的爸妈肯定是最关心她的,可是韩德海送文秀来上班的时候,只字没提这件事,没说让帮忙为她物色女婿的事,一则是刚来工作,不好意思提这事;二则是她年龄还小,提这事还言之过早。不过,如果是在农村,一家有女百家问,何况文秀各方面条件那么好,说媒的早就踏破门槛了。作为父母,不可能不关心孩子的终身大事。所以,韩大哥来的时候,这事提了也不多。作为文秀提这事的话肯定很害羞,不好意思;可是韩大哥可以名正言顺地提这事,要老同学们给文秀物色女婿。这么一想,文秀在老家有对象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是完全可能的。尤其是看她在这件事上滴水不进、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子,更像是定了亲一样。所以,曾义宽夫妇想到这也就释然了。而温若水夫妇、甄之敬夫妇虽然很热心地想为文秀搭线介绍对象,可是见她一点不热衷于这事,也就只好作罢。他们也想到,这个年龄的青年男女,尤其是像文秀这样从农村到城里来工作的,都是急着找一个城里的对象,一心嫁到城里来,不想再回到农村,可是看文秀对自己的终身大事似乎无动于衷,是不合常理的,虽然她不同凡响,非常聪明,但是在情感问题上与一般人应该也是一样的。所以她这种油盐不进的态度似乎是很奇怪的,与一般人不同。不过,既然她不热衷,也就算了,她肯定有自己的主意的,别人不方便打听那么多。
甄助理夫妇和文秀都是专门来陪温若水夫妇的,文秀敬酒之后,甄助理就说:“专员大人,今天是喝你喜酒的时刻,祝贺你老兄高升!”说着,就端起酒杯与温若水碰杯,两人连喝三杯,曾夫人劝道:“吃菜,酒可以少喝,菜不能少吃。”曾义宽笑着说:“酒也不能少喝,今天日子特殊,要痛痛快快喝一场。温老弟和秀秀,都要多喝一点。”说着,曾义宽也端起酒杯对文秀说:“秀秀,祝贺你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文秀赶快站起来与曾叔叔碰杯,说:“我的成绩再大也是叔叔给的,曾叔叔和甄叔叔处处关照我,我要好好谢谢叔叔!”说着就喝了酒。曾义宽说:“咱们再喝一杯!”于是他们又碰杯喝酒。
甄助理与温若水喝了三杯之后,又要跟文秀喝,两人连喝三杯,意犹未尽,又喝了一杯,文秀说:“我来到公司就跟着甄叔叔,不管什么事,甄叔叔都照顾我,平时没有机会感谢,今天在咱们自己家里我要好好感谢一下甄叔叔。”说着两人又喝了第五杯。甄助理说:“秀秀来了就给我帮忙,你说是二公司的打字员,其实主要是为总公司干活,天天忙的都是总办的事,没有你帮忙,很多事都干不成。所以呢,不是我照顾你,而是你照顾我,没有你的支持,我的许多工作都干不好。”于是他们又喝了第六杯。甄夫人说:“秀秀好能喝呀!我看谁也喝不过她,你看她喝了这么多,一点事没有。”温夫人附和说:“不错,看上去秀秀喝酒就像喝水一样,喝多少都不会醉。这能耐是天生的,不是练出来的。”她们几位夫人都惊叹不已。文秀听到了阿姨们说的话,不好意思地笑笑,说:“也不是那样,也会醉的,只是还没到时候,今天我已经喝差不多了,再喝就要醉了。不过呢,我要单独敬三个阿姨一杯。”说着,她就给三个阿姨斟上酒跟她们碰杯喝酒,她们看文秀都喝完了,也都大口喝了一杯。文秀接着说:“阿姨们是我学习的榜样,三位叔叔成就那么大,其实都是阿姨帮衬的好;没有阿姨的帮衬,叔叔不会那么大成就的。”温夫人和甄夫人异口同声地说:“秀秀真是会说话呀。”曾夫人说:“其实秀秀说的也不错,男人在外面打拼,家里如果有个贤惠的妻子,他就没有后顾之忧。相反,如果妻子不贤惠,男人在外面打拼的同时,家里经常鸡飞狗跳的,他能安心做工作吗?而且有的女人经常还到外面闹,让男人心灰意冷,干什么都提不起来劲,这种情况下男人怎么可能干出成就呢?”
在座的人听了深以为然。其实曾夫人这话也是说给文秀听的,她知道文秀是个能力很强的女孩,将来也许有不可限量的前途,但是一定要把家庭关系搞好,尤其是要和丈夫搞好关系,支持丈夫的工作,这样丈夫才能干出成绩来,家庭也会幸福。她也是有点担心文秀太强势,风头盖过丈夫,有可能发生矛盾,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为文秀从小在家里受宠,娇生惯养,性格可能强势一点,成家以后不自觉地就什么事都要当家做主,这就容易与丈夫发生冲突,就会加剧家庭矛盾,不仅丈夫不满意,自己也不幸福。
文秀听了就脸红了,说:“阿姨您说的太对了!我妈也是经常这样说的。以后我要像阿姨们好好学习,在家里做好本职工作,把家庭生活过好,照顾好家里的老人,抚养好自己的孩子,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睦睦,其乐融融啊。不求什么大富大贵,只要安安稳稳过日子就中了。我是这么想的,是不是太胸无大志了?”曾夫人夸赞她说:“秀秀,你说的很好,就是这样的,家庭生活就是平平淡淡,家庭和睦是最重要的,不和睦的家庭不是正常的家庭,不正常的家庭对孩子影响很大,如果孩子在恐惧中长大,心理会不正常的。”在座的人都觉得曾夫人说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