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跟着姓名学国学 > 第397章 天下久安,帝王盛德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7章 天下久安,帝王盛德事

六五:震往来厉,意无丧,有事。

雷声接连不停地响起,人们就会意识到天气有变,可能带来更大的危险。

我们既然意识到了危险,就会采取措施应对。我们?处理问题或应对风险时,最佳的方案是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是在问题发生后再进行治理。

扁鹊是战国时期着名的大夫,是中医切脉诊断的发明者。有一次,?魏文王问他:“你们三兄弟都精通医术,谁最厉害呢?”扁鹊回答说大哥的医术最厉害,我的最差。

魏文王很奇怪。既然这样,为什么扁鹊最有名呢?

扁鹊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大哥治病,是治病于未病之前,一般人不知道,所以他没有名气。他二哥治病,是治病于初病之时,一般人以为这只是小病,所以他有名气,但是不大。只有他,因为不能提前发现病情,只能等到病情严重时才能帮人诊治。一般人看到他穿针放血、敷药治病,都以为他医术高明,因此反而名气更大。

这就叫防患于未然。

好比避雷针,一般人觉得装它有什么用?纯粹是多此一举嘛。

他们不知道楼越高,越容易招来雷击。如果不装避雷针,噼啪一声响,雷击垮房子,击穿电线引起火灾,损失就大了。

如果装上避雷针,就可以把雷电的力量引向大地。这样房子就算被雷打到,也能安然无恙。

历朝历代,官员贪污始终是一个禁之不绝的大问题,明朝当然不会例外。

明太祖朱元璋当政三十一年,试图杀尽天下贪官。结果他一直杀啊杀,杀了十五万余人,差不多把全国官员整体换了五遍。杀到最后,衙门门可罗雀,官吏几乎杀光了。朱元璋只得下令,把贪官们从牢里放出来戴罪上班。但就算如此严刑重典,贪官也未根除,以致他晚年只能发出“治愈重而犯愈多”的哀叹。

明宣宗刚刚继位时,都察院贪污成风。

都察院,在宋朝叫御史台,主要职责是监察、弹劾和建议。我们看历史小说和电视剧,经常听到一个听起来很拉风的词,叫三司会审。这意味着案件足够重大,须由都察院、刑部、大理寺这三大法司联合会审。

都察院,就是明朝官吏的最高纪律检查机关和最高监察机关。连负责督查贪污腐败的都察院都已经贪污成风了,其他衙门可想而知。

明宣宗决定要做些什么。

公元1428年,明宣宗任命顾佐为都御史,并罢去两京都察院四十三名不合格官员。

顾佐(1376年—1446年)以秉公执法着称,人称外号当代包公。相传顾佐每日上朝,当他在外庐静坐休息时,百官都远远绕道避开,于是又得到一个外号“顾独坐”。

他上任以后,对十三道监察御史管理极为严格,不断黜退不合格官员。他在任七年,共考黜二十二人次,其中最严重的被处以死刑,官职最高的则是都察院首席长官,左都御史刘观。

刘观是政治资历深厚、斗争经验丰富的五朝元老,他执掌都察院多年,位高权重,贪污受贿的名声在外已久。

为了肃清这个巨贪,明宣宗外派刘观到各地巡视河道,顾佐则利用这段时间抓紧收集证据。很快,刘观被控诉结党、受贿、收受死罪囚犯贿赂、纵子受贿等四大罪行,因罪发配辽东充军。

刘观被弹劾下台后,都察院风气为之大变。明宣宗随即推出改革,对都察院的组织、职能范围和办事程序都做了调整。都察院新增两个职能:重建兵员名册和视察边境各省。军屯、京营等建设项目,以及南直隶征税、大运河至北京的漕运等等,至此全部纳入都察院监察范围。

经过大规模机构改革,都察院的监察工作覆盖明朝内外廷和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负责监管民事、军事、财政和司法等几乎所有行政领域。同时御史的工作积极性也更高了,他们在行政监督和劝谏皇帝等方面都更加直言不讳。

据统计,仁宣年间御史们共计上呈二百四十七份弹劾奏折,揭发近七百名官员,使其中二百四十余名官员降职。他们还还呈上二百五十多份奏折以劝谏皇帝。

在明宣宗的支持下,顾佐展开大规模的吏治整肃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官场腐败现象,直接推动了仁宣之治的形成。

在地方行政方面,明宣宗将督抚制度发展为正式体制。

所谓督抚制度,因起洪武大帝朱元璋,源于永乐大帝朱棣。

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制后,来自元朝的行省制度也被废除。而由藩王分驻要地,各省设三司使而不相统属。

这么做,既削弱地方行政权力,也弱化了中央集权。所以,朱棣派遣御史巡视天下以加强中央集权。这只是一个临时工作,官无定员,事毕回朝,且只负责监察,不理政事。

公元1430年,因各地税粮隐报漏报过多,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明宣宗擢升一批新锐官员出任侍郎,专司巡抚各地、总督税粮。与此同时,巡抚作为天子特命专职大臣,有权处理诉讼,审问奸猾。

巡抚制度,由此渐渐形成定制。

明宣宗认为居安思危才是保邦之道。他经常与大臣探讨历代帝王得失,以史为鉴,反复告诫文武百官天下虽安,不可忘武,因为“毋谓已安,虽安不可忘危”。

他把整治武备与国家长治久安联系在一起,认为只有武备不废,国家与社会的安宁才能得到有力保障。这个道理,到现在都依然颠扑不破。

他明确指出: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因为祸乱常常起于不测。故而严甲兵以守其国,是达到天下久安的“长治之道”。

为此他力行储将、养士和储蓄,从将士、粮草、后勤等方面做好充足准备,随时有能力安内而攘外。但另一方面,他又反对无故兴兵,滥用武力,认为“穷兵黩武,亦非帝王盛德事。”

明宣宗通过一系列改革稳定了明朝统治,使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但他也因自己的短视为后世留下了祸患,比如立内书堂教宦官读书,自此宦官之权渐重,遂成为明朝政治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