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跟着姓名学国学 > 第244章 权宦之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九四:田无禽。

田野没有野禽。

古人的肉食从哪里来?除了养殖的家畜以外,还可以出去打猎,打野味。

我为什么要专门强调是古人呢?

因为易经的爻辞是由古人写来,我们如果要理解它的意思,就要适当代入古人生活的情境。

而且,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现在的野禽野兽大多是国家保护动物,我们要爱护它们,不能随便捕猎。

当古人背着弓箭出门,来到田野之中,发现没有鸟,也没有兔子、獐麂,于是只能空手而归,或者换个地方继续打猎。选择权全在古人自己。

为什么要作选择呢?

我们结合上下文。下一爻九三爻爻辞是,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上一爻六五爻爻辞是,恒其德,贞。

是不恒其德,还是恒其德,这就需要我们选择。

如果不恒其德,直接回家,两手空空的,妻子见了少不得要埋怨几句,丈夫多少感到有些羞愧。

如果恒其德,换个地方猎到几只野味,回去后妻子很高兴:哟,今天可以打牙祭了。

这就很好嘛!妻子开心了,丈夫吃点苦算什么?

对于一个家庭,夫妻之间要相互扶持,共同操持家业,这是家庭和睦美满之道。

当然,我们也可以有其他理解。

比如说唐玄宗早期真能做到如田无禽一般,野无遗贤,于是君臣共治,国力鼎盛。

又比如说经过八年战争,朝野再无叛军。大唐将士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朝廷终于可以再度专心治理内政了。

但形势真的如此理想吗?

当然未必。因为田野里也许已没有禽兽,但朝堂上却魑魅魍魉横行。

这更加可怕。

因为外侮能让我们精诚勇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而有些内患却会让我们变得腐朽麻木,杀人于无形。

公元761年,唐肃宗患重病,命太子李豫(726年11月-779年6月)监国。当时,太上皇唐玄宗也已年老多病,缠绵病榻。

皇太子李豫在爷爷和父亲之间往来侍疾,衣不解带。

但第二年季春,唐玄宗死了,唐肃宗病情日益加重。久居后宫的张皇后膝下无子,为保持权势和地位,她开始蠢蠢欲动,打算废黜李豫,拥立越王李系为帝。

宦官李辅国再次立下从龙奇功,而且相比上次马嵬坡兵变拥立唐肃宗,这一次他不只是辅助,而是主力,功劳更大。

李辅国与另一位宦官程元振获悉张皇后图谋,一边派禁军保护李豫,一边领军软禁了李系、张皇后等人。

当晚,唐肃宗受惊而崩。不日,李豫即位为唐代宗。

李辅国因拥立之功,被唐代宗尊为尚父,加封司空兼中书令,晋爵博陆郡王。他是唐朝第一个封王拜相的宦官,从此拉开了唐朝宦官干政的先河。

而张皇后被贬为庶人,坐罪处死。她是大唐最有一位权后,从她以后,大唐后宫再无能力干政。

封王拜相的李辅国飘了,他把唐代宗当成了唐肃宗,公然劝说:“陛下只须深居宫中,政事自有老奴来处理。”

他有底气说这句话,因为负责保卫皇帝的禁军军权掌握在他手中。

唐代宗于是事无巨细,都与李辅国商量,然后暗中联络上了程元振。

程元振因拥立唐代宗有功,官拜镇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保宣侯,和李辅国一起统领禁军,把持着朝廷内外军政大权。

然而,李辅国在权势上始终压他一头,这让他颇为不服气。

不久,程元振派人假扮盗贼刺杀了李辅国,不久被提拔为骠骑大将军,封邠国公,接掌了全部禁军。

至此,程元振的权势已超过李辅国,而且他的野心比李辅国还大。正是因为他那日益膨胀的野心,使唐朝在宦官之祸外,迅速平添藩镇之祸。

程元振掌权后,因私人恩怨先后陷害襄阳节度使来瑱、同华节度使李怀让以及多位名将大臣致死,客观上导致各镇节度使疏远朝廷而拥兵自保。

公元763年,吐蕃大举入侵,边将修书报急。但在程元振的刻意瞒报下,吐蕃军队一月之间进击到邠州(今陕西彬州)。

兵临帝都城下,唐代宗这才知晓。当他下诏调兵勤王时,各地节度使因不满唐代宗宠信程元振,竟无人应诏。

长安再次陷落,唐代宗星夜出逃。

太常博士、翰林待诏柳伉上疏劝谏唐代宗杀程元振以谢天下,并下诏引咎以服民心。

唐代宗只是下令削去其官职,放归田园。这时候,他终于又记起了年近七旬的功勋老将郭子仪。

唐代宗以雍王李适挂名天下兵马大元帅,以郭子仪为副帅迎击吐蕃。

事实证明,不是吐蕃人太厉害,而是有些人太不争气。

郭子仪这一仗打得就跟玩一样。他只派二百骑出长安市郊蓝田,白天挥旗击鼓,夜晚点起篝火以为疑兵。同时又派数百人潜入长安散播流言,说郭令公即将亲率大军征讨吐蕃。

结果吐蕃兵连夜撤离,郭子仪兵不血刃收复了陷落半月的京都长安。但讽刺的是,护驾首功竟然不是他,而是另一位宦官鱼朝恩。

唐代宗出逃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境内)时,鱼朝恩率驻陕州军及神策军奉迎护驾,因功获封天下观军容使,统率禁卫部队神策军。后来步步加封为国子监事,兼管光禄寺、鸿胪寺诸职,进封郑国公。

前骠骑大将军、邠国公程元振本有机会安享晚年,但他脸皮太厚,仇家太多,人又太愚蠢看不清楚形势。

在唐代宗返回长安惊魂未定之际,程元振居然悄悄潜入长安,试图面见皇帝再求起用。唐代宗这一次没有再惯着他,下令将其流放溱州(约在今重庆市境内)。流放途中,被仇家所杀。

鱼朝恩的结局也没好到哪里去。

他一如两位前任干预政事,贪贿勒索,残害无辜。到后来,一般官员甚至不敢抬头与他对视。

最关键的是,他和前任一样不把皇帝和宰相放在眼里。

宰相商议政事时,如果不先知会他,他会瞪眼呵斥:“天下之事,怎么不由我?”

鱼朝恩在净身入宫之前育有一子,名鱼令徽,年方十四便已在内殿当差。唐代宗为其特别恩赐五品绿衣穿着,但鱼朝恩却擅自为其着三品以上紫衣,配金带。唐代宗见状只能强笑道:“你儿子穿紫衣,扎金腰带,非常合适。”

公元770年,宰相元载密奏唐代宗后,设计于寒食节宫宴之际,将其缢杀于内侍省。

三位宦官虽先后被杀,但唐朝宫廷的宦官之祸已不可遏止。

原因至少有二:

其一,初唐与盛唐时期接连爆发宫廷政变,使皇帝近乎本能的不再信任将军,转而信任被视为家奴的宦官。抛开遥远的玄武门兵变不谈,唐玄宗一生亲历五次政变和兵变。其中马嵬坡兵变,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代帝王卷入其中,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其二,因为信任宦官,唐肃宗将禁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宦官。从此,唐朝皇帝的人身安全被宦官一手掌握,家奴翻身做起了主人。

皇帝一旦被控制,功臣良将们就遭了殃,郭子仪和李光弼虽然军功盖世,也难以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