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 > 第142章 职责所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幽暗的灵域中,一位神秘的老者低声说道:“我曾对仙尊提及,想要教化众生,绝非易事。不仅开销巨大足以掏空国库,就连魔障的阻碍恐怕也是前所未闻的宏大。”

但杜如晦,这位来自仙宫的老者,却是满面笑容,仿佛对未来的景象了然于心。“说到教化之艰,我却怀揣着无尽的希望。”

房玄龄疑惑的目光穿过灵雾,注视着他的好友。“为何如此乐观?难道你忘了,世家之所以根基牢固,是因为他们掌控了知识的源泉,就如同凡间的富商独占了财路,将百姓锁在了无知的铁笼中。”

“这正是关键所在。”杜如晦的声音中充满深意,“正如富商的金银,我们修士的真谛也同样被锁于典籍之中。然而,若非那一次偶然,我几乎忽视了,知识的传递,或许并不需拘泥于传统的书简。”

“什么?”房玄龄的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家中有一位少年,从小并未修习文墨,但我却意外发现他在专注地解读《西游记》的神文版。”杜如晦的声音透露出难以置信,“他是如何做到的?我问了他。”

少年的解答如同一道灵光,照亮了两人的思绪。“他借助街头的说书人重复讲述同样的传奇,一遍遍比对着手中的神文报纸。久而久之,他竟能理解那些传说的深意,尽管字尚认不全,有些甚至只知其形,不知其意。”

“这不是一种奇迹般的转变吗?”房玄龄陷入深思,灵雾似乎都在这一刻变得凝重,“我们需要的是突破,一个让所有人都能触及知识的媒介。如果没有这神文报纸,那个少年恐怕至今仍在知识的沙漠中苦苦探寻。”

杜如晦的笑容愈发深邃。“若有一日,我们的世界,无论何地,都充满了知识的光芒。传授真理的方式不再局限于沉重的古籍。那时,众生将摆脱愚昧的枷锁。”

房玄龄的心被触动了,灵力在他身边缭绕。“一道门似乎为我们缓缓开启。透过那细微的缝隙,透射出希望之光。”

那就是他们,这些智者追寻已久的目标。“总有人,他们的存在,超越了凡尘的贪欲。”

灵雾之中,天色开始变得明亮。礼部已引领着两位新人,前往神圣的灵庙,向先祖们献上祝福。李世民,坐在灵气汇聚的灵殿内,穿着大婚的盛装,询问着手边的仙仆。“青龙长老,长安的众仙依然无动于衷?”

青龙长老微微摇了摇头。“未有丝毫响应。”

“看来,我的儿郎真是不受人待见。”李世民嘴角露出一抹苦笑,“他们连前来观礼的虚情假意都无法给予。”

正当此时,一名侍者疾速而来,递上一枚灵符。侍者低下头,悄然退下。“陛下,有一喜讯,大量来自丝绸之路的仙商以及西域的神使,请求前往工部工坊,为吴王献上贺礼。”

“且有吐谷浑一族的贵胄们,已在长安郊外三十里安营扎寨。”

灵云翻涌间,新的一章节悄然展开——

灵元初五。

长安的门户之前。

李恪辞别了一同修行的弟弟妹妹,一跃跨上了坐骑,在他身后,四千名黑暗骑兵排列如铁墙一般矗立。

崔宗伯正与崔莺莺细语交谈。李恪上马之际,崔宗伯缓步行来,深深作了一揖。“此去一别,愿殿下离开此地数载之久。请务必悉心照拂莺莺。”

“望您于岭南修行三载,重归之时,展现出沉稳而睿智的一面,全新蜕变。”李恪庄重抱拳答曰,“定遵长者之言,日省三身,不忘教诲。”

崔宗伯微笑着颔首,赞赏之情溢于言表。内心深处,他对这位皇室的后代有着极高的评价,即便对方起初对他颇有微词。“若他仅凭才识与气度,哪怕崔氏背离与皇家姓氏联姻之誓,亦将欣然同意。”

“世叔,数年时光如剑磨,待我兄归来之时,定让您另眼相看。”程处默笑容满面道。

崔宗伯面色刹那间凝固。

三载磨一剑,这是对他发出的挑战吗?

程家的武门出身果然没有令人期待的好物,尤其是那娶了崔氏之女的程咬金,本以为可拉拢此新晋贵胄。可这些年,这暴发户的行为远不及侯君集。

侯君集至少知晓受人之惠当谨口少言,主动与世家紧密联系。相比之下,程咬金总是口惠实诺,每当皇命下达,这位狂傲的暴发户总是一边笑意盈盈,一边毫不留情,行事果断。

程咬金既如此,其家族中的男儿也无例外。“处默无礼,不得失仪!”李恪面色严肃斥责道。

随后他再次转向崔宗伯。“长者,此刻天色将晚,我们需即刻启程。”

崔宗伯笑容温和,点了点头,祝福之语脱口而出。

“行吧!”

黑暗骑士的号角轰然响起,声震四方。

四千精锐一分为二,两千名武士紧跟护送之中的大批朝臣。而剩余之士,紧随其后。

秦怀玉凝重的抱拳。“兄长,长安工部的一切,及沿途所有匠人,皆交付你手。”

“吾等的工坊制作之器皆独步天下,无匹无双,无人能出其右,不敢挑衅!”李恪笑着点头示意。

随即,李恪、魏叔玉和程处默纵马向前驰骋。

当驰出百步之遥,三人默契回头。

长安城,这座繁华都邑的轮廓映入眼帘。

在城墙上,薜仁贵注视着前方长龙般的队列,看到三位青年停马回望的那一刻,他心中波澜不息。鼓足勇气,大喊道:“吴王,一路平安!”

作为李靖大将军的弟子,他对那位殿下共同作战的日子铭记于心。虽曾同生共死,如今却天各一方。

他目送这支前往南方的队伍,心中有怒亦有愁,只有嘶吼方能抒怀。

“愿君一路顺风!”守卫于城门的士兵随即齐声应和。

薜仁贵面色骤变。

他出于对往昔战友之情呼喊,但忘了自身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