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袁武从董卓手中夺回了约莫三十万百姓,然而对这些百姓的管理却迫在眉睫。

毕竟人员繁杂,光是每日诸如偷窃之类的琐事,便要耗费诸多精力。

蔡邕满脸愁苦,长叹一声:“哎,朝堂争斗不止,百姓何其无辜!”

袁武面无表情,并未作出回应。

此事……似乎与他父亲也有所关联。

虽说关联不大,主要是袁家老一辈与太监之间的纷争。

别看如今袁绍威风凛凛贵为盟主,还能借助众多袁家的资源。但在灵帝在世之时,袁绍在政治上并无太多权势。

当时的袁家与普通世家一样,实行的是嫡长子资源集中制。袁家的权力皆集中在袁逢等老一辈,或者是袁基这位嫡长子身上。

唯有那些边边角角人家看不上的资源,才轮得到袁绍。

若不是天下大乱,袁绍断然不可能在这般年纪,就取得如今的成就。

蔡邕感觉气氛稍显冷清,不过他并非那种热衷于内斗的政治人物,没有含沙射影的意思,也就单纯抱怨几句,随后便开始为这数十万的雒阳百姓筹谋起来。

“当下百姓众多,过于混乱难以管理。依老夫之见,不如从这些雒阳百姓中选拔些人才来管理百姓,如此或可避免过度混乱。

只是,百姓大多都被西凉军多次劫掠,而且此次撤离匆忙,粮食物资极度短缺,许多百姓已然开始断粮。”

袁武轻轻皱起眉头,叹了口气。

“这事……虽说棘手,倒也并非难于登天。”

“雒阳百姓缺粮,短期内可用我们的军粮供应,时间一长,的确是个难题,不过也并非毫无解决之法。

雒阳城并非是一般的城镇,城中汇聚着众多百工从业者,比如木匠、铁匠、瓦匠等等。

他们原本或是为朝廷做工,或是服务雒阳官员以谋生计。

一旦寻得一处安稳之所,能够让他们施展原本的手艺,制作出一些百工物品。在此期间会提供诸多做工的机会,正好能够养活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百姓。

制作好物品以后,可以找商贾进行销售,恰好雒阳多百工,也多商贾。朝廷每年都会强制大量商贾迁至雒阳,即便有一半人因此放弃行商,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商贾留存。

我们能够借助这些商贾的力量将各种物品销往全国各地,返程时购置大量粮食,如此应当能够维持大半百姓的生计。”

听完这个提议,蔡邕面露疑惑之色。

“能行得通么?自秦朝至汉朝这四百年间,从未有过此类重商的先例。”

袁武摇头,心里想着那是我没来,我来早就有。

不过,他面上还是耐心劝说蔡邕,让其同意自己的意见。

毕竟这可是蔡邕,名声遍布天下,若是能拉回袁绍势力,他袁家父子对士人的号召力会更上一层楼。

“那就姑且尝试一番,反正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听完袁武的话,蔡邕摇头,紧接着又提出新的问题。

“老夫还有一事要问,如此众多的百姓要如何管理,显仁可有举荐之人?”

“无需举荐任何人,我们可以尝试其他办法。”

袁武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意味深长地说道。

“什么?”

蔡邕望了过来,心中满是好奇究竟是何情况。莫非,袁武心中已然有了合适的人选?

袁武整理好思绪,沉声道:“让其自行治理自己,不就可以了?”

“这怎么可能,也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

蔡邕大为震惊,满脸的难以置信。

一天之内,他是连震两惊,对于袁武天马行空的策略,惊掉一地下巴。

甚至不自觉都开始自我怀疑起来。

难不成,是老夫跟不上时代了?

袁武也不再多言,直接将心中所想全盘托出。

“可将百姓每百人划分为一个小社团,十个小社团组成一个村落,十个大村落组建一个万人小县城。让这些百姓选出自己心仪的官员,如此岂不是甚好。”

作为穿越者,从这一刻他才真正展露自己的抱负。

袁武并非无神论者,但他既不信如来佛祖,也不信太上老君,更不信耶稣,亦不信上帝。

他信奉规则,坚信天道。

天地运行,星辰流转,定然有一位造物主的存在,影响着宇宙万物。

这位造物主难以言表,姑且称呼其为上天。

袁武始终认为,上天让自己来到东汉末年,还成为袁绍之子,必然有着独特的使命。

男欢女爱,物质享受,皆为小道。

可以拥有,但不能多,多了他身体受不了。

他要做的,是改朝换代。

是变革时代,引领文明的进步。

而进步又分为许多,科技进步,社会进步,经济进步,政治进步……

这些东西,都是相辅相成,袁武现在要做的,就是慢慢展开,一步一步改变华夏大地。

眼下,雒阳百姓正适合袁武展开第一步计划。

雒阳百姓与其他地方百姓不同,其中最大的区别有四处。

第一,相比其他地方,雒阳百姓身在都城,文化程度全国最高。

第二,出身在天子脚下,拥有一股天生的优越感,还能和别人讲道理。

除非动用武力让其屈服,否则治理起来会很麻烦。

第三,雒阳百姓大都坦率直接,喜欢讨论唠嗑,更是喜欢交流天下局势。

比如偷偷八卦皇帝家事,议论百官趣事,可谓是全天下最关心政治的百姓。

第四,雒阳人为人仗义,路见不平一声吼,具有一股子豪侠气质。

有此四大特点,注定他们是全天下最适合改制的人群。

袁武当即与蔡邕商量好方法,随后命手下众人召集这三十万百姓中的士子前来商议。

军中斥候四处呼喊,陆续有士子赶来,不到一个时辰,袁武身边便聚集了一千五百余人。

台下,众多士子低声议论,揣测着袁武召集他们前来的缘由。

有头脑机灵聪慧者,甚至已经大致猜到,认为这是要从他们当中选拔人才,已然在暗暗向前挤,期望能给袁武留下一个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