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黄帝内经智慧解读 > 第20章 (3)诊疗新境界:形与神的深度解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章 (3)诊疗新境界:形与神的深度解析

黄帝说:我听说针刺有补法和泻法两种,却不懂它的内在含义。

岐伯说:泻法确实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用于驱散体内的邪气,促进正气的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泻必用方”这一原则。这里的“方”并非指具体的药方,而是指施针时需要把握的最佳时机和条件。正如您所说,当邪气正盛、月亮正满(古人认为月亮的盈亏与人体气血的盛衰有关)、天气正温和、身心尚稳定时,是进行泻法的最佳时机。这是因为在这些条件下,人体的气血运行相对顺畅,正气较为旺盛,有利于通过泻法将邪气排出。

关于施针的技巧,在病人吸气时进针,再次吸气时转针,呼气时拔针。这是因为在吸气时,人体的气血向上向外运行,有利于将邪气引出体外;而在呼气时,气血向内向下运行,此时拔针可以减少对正气的损伤。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泻法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具有显着的效果,但并非所有疾病都适合使用泻法。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病情的轻重以及邪气与正气的对比关系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关于补法中的“圆”字,这确实是一个富有深意的概念。在中医针灸理论中,补法和泻法是两大基本的治疗原则,而补法中的“圆”字,实际上是指一种行气的技巧,旨在引导气血流动,使其达到病变部位,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我们来解释一下“圆”在补法中的具体含义。这里的“圆”并不是指形状上的圆形,而是指气血在体内运行的流畅、圆润状态。通过针灸等手法,我们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的流动,使其在体内形成一种循环、流畅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行气”。而行气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气血引导到病变部位,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在针刺时,要达到荣分(即气血充盈的层次),这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同时,在病人吸气时推移其针,也是为了更好地引导气血流动,使其更加顺畅地到达病变部位。这种推移针的手法,就是补法中的“圆”的具体体现。

“方”与“圆”都要用排针之法,这实际上是在强调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手法和原则。无论是补法还是泻法,都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来制定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手法进行治疗。

一个医术高超且善用针术的医生,确实需要清晰地了解病人形体的肥瘦以及营内血气的盛衰。这不仅是因为血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更是人的神气的寄存之处,必须谨慎地保养。

我们来说说形体的肥瘦。在中医看来,形体的肥瘦与体内气血的充盈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形体丰满的人,往往气血充盈,而形体瘦弱的人则可能气血不足。对于针灸治疗而言,了解病人的形体肥瘦,有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针具和刺入深度,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营内血气的盛衰也是医生必须关注的重要因素。营血,即营养人体的血液,它的盛衰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状况。当营血充足时,人体就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当营血不足时,人体就会出现各种虚弱症状。因此,医生在施针前必须了解病人的营血状况,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还强调“神气”的重要性。神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它依赖于血气的滋养和支撑。当血气充足时,神气就能得到充分的滋养,人体就能保持健康状态;而当血气不足时,神气就会受到损伤,人体就会出现各种疾病。因此,医生在施针时必须谨慎保养病人的神气,避免过度刺激或损伤。

一个医术高超且善用针术的医生必须清楚病人形体的肥瘦以及营内血气的盛衰。这是因为在中医看来,血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更是人的神气的寄存之处。

黄帝说多么精妙啊,把人体的变化和阴阳四时的虚实连起来,虚实的感应无形的病况,要不是先生谁能够说明白呢?然而,先生屡次说形和神究竟什么叫做形什么叫做神那?请您详细的说一说。

岐伯说:“形”,实际上是对疾病表象的一种描述,也就是指在没有完全了解病情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先通过观察病人的形体、症状等外在表象,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可能的原因。

在诊断疾病时,首先要“问名”,也就是询问病人发病的原因、症状等,这是了解病情的第一步。接着,要“诊查经脉变化”,也就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仔细诊查病人的经脉气血变化,这是进一步了解病情的关键。

如果在这些过程中,我们发现对病情的了解仍然不够清晰,那么就需要通过更加深入的“按寻”,也就是详细的触诊和脉象诊察,来进一步探寻病情的真实情况。但是,如果即使经过这些步骤,我们仍然不能明确病情的真实情况,那么就说明病情较为复杂或者难以直接观察,这时就需要更加谨慎和细致的诊断,不能轻易下结论。

之所以强调“形”的重要性,是因为通过诊查病人的形体,我们可以初步了解病情的表象和可能的原因,为后续的深入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神”的阐述,实际上揭示了心神的最高境界。这里的“神”,并非指我们通常理解的神秘力量或神明,而是指人的精神状态、思维活动的最高层次。

岐伯说:“耳朵不闻杂声,眼睛不见异物”,并非指真正的隔绝外界声音和视觉,而是强调在内心达到一种高度集中的状态,使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无法动摇自己的心神。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心智会变得开朗明澈,仿佛一切杂念都被消除,只剩下纯净的思考和领悟。

“能非常清醒的领悟其中的道理”,这里的“道理”可以理解为事物的本质、规律或真理。在“神”的状态下,人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而“这种心神的领悟,不能用言语形容”,则是因为这种领悟已经超越了语言的范畴。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和表达的工具,但它也有其局限性,有些深刻的思想和领悟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因此,当人的心神达到一定的境界时,其领悟和体验已经超越了语言的限制,只能用心去感受和领悟。

在中医理论中,“神”的概念往往与人的精神状态、意识活动以及对外界事物的敏锐感知力紧密相连。即“大家都没有看到,但唯独他能够看得清楚”,正是对“神”这一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生动比喻。

这种独特的观察能力,就好似在黑暗中独自闪烁的明灯,不仅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周围的世界。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清晰,更是一种心智上的清明和敏锐。这种“神”的状态,使得个体能够超越常人的感知范围,洞悉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神”的强弱与人体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一个“神”强的人,往往精神饱满,思维敏捷,对外界事物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和判断力。而一个“神”弱的人,则可能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力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保持“神”的清明和敏锐,对于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的心态和适当的锻炼来增强自己的“神”。同时,中医也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如针灸、按摩、气功等,来帮助人们调节身心状态,提高“神”的清明和敏锐度。通过保持“神”的清明和敏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世界,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