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七零年代土着姐妹智商在线 > 第285章 突然开始爆语句的小朋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5章 突然开始爆语句的小朋友

“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甘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汤头歌里的这些药方,石大嫂都念了一年多了,今日一下子收获满满,就连她这个帮佣,都觉得满满成就感。

“哎哟,兰兰,你看这~”

石大嫂欢喜的不知如何是好,作为带过学生带过徒弟的余大夫,非常能体会石大嫂此时的心情。

“好好,宁宁开窍了,还要感谢石大嫂,辛苦你一天天反反复复带着她读书!”

石大嫂搓手。

“嗐,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余红兰想了想。

“明天星期天,我带宁宁到医馆去,刚好进了一批草药,我去看看,让宁宁也去认一认。”

要是有天分,三岁可以开始入行了。

刚好马上就是宁宁三岁生日,可以送她一套自己编撰的启蒙医书,开始灌耳式记忆了。

对比自己当年从四书五经开始学习,这一代已经轻松好多了。

学医理的同时,还要学习认识草药,这个很便利。

这么多年,余大夫身上的药味就没断过。

无论何时何地,她都保留着师父教导的习惯,没事装两味药在身上,闲暇就拿出来把玩,只有常年跟真药为伍,假药才能逃不过她的眼睛。

这些年,余大夫不仅在发展中草药,也在警惕假药。

未来因为利润的驱使,还有法律的薄弱,市面上假药横行,导致人们对中医形成了中药很贵,吃不死也治不好的印象。

宁宁在家就没少伴着药味入眠,被妈妈带到医馆,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师父!”

刘娟见余红兰来,挺开心的。

现在余红兰工作很忙,只有休息天才会过来坐诊,有时候单位还要加班。

“今天我来抓药,不坐诊,你们忙你们的。”

张锡纯见到宁宁,挤眉弄眼逗孩子。

宁宁纯净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他会动的眉毛,盯着看的认真,一点都没觉得这样多好笑。

张锡纯很快就觉得没意思,从抽屉油纸包里摸出一块山楂丸递过去给宁宁吃。

余红兰见到山楂丸就想笑。

身边所有大夫逗宁宁都是给山楂丸,过年的时候在马英麟那吃了一把,回家干了一大碗饭,还破天荒的一天大了两次。

宁宁捏着山楂丸咬一口,没有师公给的甜,不过聊胜于无,吃着玩。

很快,余红兰进入工作状态,保和康在首都人民心中已经是值得信赖的老字号了,除了日常接诊病人时候开的药方,还有人会自己来抓药吃。

甚至还有一些早年没落在民间的大厨,如今又干回老本行,调料买不到,直接到医馆来买。

总的来说,还是挺忙的。

余大夫抓药,手就是秤,基本精准,速度也快,宁宁盯着妈妈的操作,看的眼花缭乱。

很快,余大夫开始不经意的使唤宁宁,帮着拿药,指着抽屉说药名。

三次之后,余红兰又喊宁宁。

“帮妈妈抓一把党参!”

今天使唤宁宁帮忙拿的药品种类控制在五种药,都在低处药柜里。

宁宁一听要党参,直奔党参抽屉。

小小的身体对比之下,常规尺寸的抽屉跟大匣子似的。

宁宁直接用药铲怼了一下递过来。

余红兰笑着道谢,称出对应的数量放入纸包包好。

一小时训练下来,宁宁累的站不稳,挨着药品口袋靠上去。

余红兰见差不多了,带着宁宁去制药间搓药丸子。

只用一个隔离围裙,就把宁宁全身都包裹住了,带上防尘帽子和口罩,宁宁盯着妈妈做保赤丸。

这个丸药是马家独有,六十多道工序,对小儿积食,发热,呕吐,感冒,便秘腹痛,咳嗽等都有奇效。

从余红兰行医开始,就是卖的最好的一味药。

药厂一直都有在做成品,不过为了保持手感,也为了手工制药的传承,余大夫还是单独辟出制药间,所有大夫必须会做。

蒸煮炒搓,小小的机器上,余大夫用搓板不停地按压揉搓,最后小米大小的丸药就从机器底部漏下去,滚上一层密封,就是成品丸药。

余红兰让宁宁在一旁休息的时候,孩子又盯着妈妈的动作,不多时,就离余红兰越来越近。

余红兰不动声色,看她凑过来,就把最简单的过筛程序交给她,也不需要负重,只要摇动手把,让机器筛就行。

中间需要时不时停顿一下,手动把肉眼可见却筛不掉的大家伙挑出来。

易小宁小朋友做的轻松无压力。

让余红兰惊讶的是宁宁的节奏。

余红兰自己为了计算时间,喜欢数数,这是前世学心肺复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一零零一,一零零二,一个数为一秒,一般三十秒停顿一下。

但是宁宁小朋友不过是观察了一会儿,就学会了,估摸着三十秒上下不超过五秒,就停下机器,捡出大块杂物。

余红兰觉得,对数字这么敏锐的小朋友,或许将来有其他兴趣爱好也未可知。

被师父高强度高要求训练过来的余大夫,对自己的孩子也不手软。

做完一套工序,余红兰带着宁宁离开制药间,回办公室休息。

帮了这么多忙,小朋友累得不行,坐在妈妈身边的椅子上,一点调皮的力气都没有了,摸出荷包里,张锡纯给的山楂丸。

一开始可有可无的零嘴,这会儿成了补充体力的好东西。

余红兰拿出启蒙医书,这些都是西南小朋友的教科书。

“宁宁到妈妈这里来!”

小朋友欢喜的蹭到妈妈腿边。

余红兰弯腰把她抱起来放在腿上,翻开医书,读第一课给宁宁听。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

宁宁经过昨天的汤头歌,整个人像是突然开窍了一样,跟在妈妈身后牙牙学语。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

带着孩子读完第一页,基本可以确定,孩子能坐得住,余红兰就有了决断,合上书。

“宁宁要不要跟着妈妈学医?”

宁宁露出还没长全的牙齿,笑的眉眼弯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