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次早朝后,朝廷国库空虚的消息迅速传播,

为了维持粮食的收购价格,朝廷甚至要和豪强富户进行借贷,给出每年两成的利息。

也不知道是谁把银行开放存款的消息,传播成朝廷要进行借贷,

消息传播速度异常的快,显然是有某个不知名的陆姓侯爵在背后操纵。

“听说了么,这些天收粮收的太多,国库里都快要没钱了。”

收粮点附近,有人神神秘秘的传播着消息。

“没钱?朝廷怎么会没钱呢?”

“今年的口赋钱取消了,一下子就少了几个亿的收入,朝廷还要犒赏得胜将士,如今又要高价收购粮食,

钱当然就不够花了。”

接着就是什么朝廷开放银行存款,为期三年,五万文起步,利息最高两成,

要是没有得到足够的存款,朝廷国库空虚,只能维持收购一般百姓的粮食,甚至可能会降到市价的水平。

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几乎是全盘重现,让附近的百姓都知道了其中详情。

“感情那些有钱人是沾了咱们的光,他们的粮才能卖到九十文的价格。”

很快就有人被带进了陆鸣想要的思路,

“他们沾咱们的光卖粮能赚一笔,要是把钱存进银行吃利息还能赚一笔,不就等于把自己的钱借给朝廷,然后让朝廷花高价买他们的粮么?”

一群人之中总会有几个点子王,迅速发现了事情的本质。

“有钱真他娘的好啊。”

咬牙切齿的声音中充满了对金钱的渴望,对有钱人的羡慕,更有取而代之的念头。

“这帮有钱人,要是这样都不往银行里存钱,可真是太不知好歹了。”

长安附近的舆论,不知不觉就被引导成了这个样子,

不止一般百姓,就连很多豪强富商自己都这么认为,

按照朝廷目前的实力,存款确实有保障,稳赚不赔。

如果没有明年的大水灾,他们的想法确实没问题,

银行存款本质上就是朝廷向有钱人借贷,然后再用借来的钱高价买有钱人的粮食,有钱人连着赢了两次,

朝廷和普通百姓都是输家。

但水灾一到,形势立即扭转,朝廷有钱又有粮,可以最大程度的进行救灾,百姓也能过的好一点,

原本能趁机哄抬粮价,搜刮百姓的豪强富商失去了大赚一笔的机会。

但是眼下,这个机会确实不错,稳赚不赔,

就连长安城内很多放子钱的商人都要往银行中存一部分钱。

大汉皇家银行总行门前,

一架架装满了铜钱的牛车、马车密密麻麻的在排队。

银行的小吏来回走动,高声宣读着存款政策。

“五万文到十万文之间,利息是每年一成,不算复利,三年一共获得本金三成的利息,

十万文到五十万文之间,利息是每年一成半,不算复利,三年一共获得本金四成半的利息,

五十万文以上,利息是每年两成,不算复利,三年一共获得本金六成的利息。”

每年两成的利息,放在后世自然是极高的,不可能出现在正规银行的存款利率中,

但是在大汉,两成的利息算是正常的,正常且少见。

子钱商人,也就是高利贷商人,能坚持两成利息的简直就是行业内的大善人,一般都要两成起步,上不封顶。

朝廷虽然有规定,但实际发生的民间借贷利息大多比较高,

汉景帝为了平定七国之乱,都借过十倍利息的高利贷,

三个月时间,借千金还万金,一举造就了关中首富的无盐氏。

窦桑林和陈桥等人都亲自带着人手过来存钱,

开天辟地以来头一次做这种事情,存款凭据必须第一时间拿到自己的手里才让人放心。

傅偃嫌排队无聊,在车马前到处乱转,遇到认识的就聊几句。

“这不是无盐家的家主么,什么时候无盐家连两成的利息都看得上了。”

无盐氏靠着狠宰汉景帝的那笔高利贷,从众多商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关中有名的大富豪,

更是子钱商人中的扛把子。

平时放出的贷款中,利息基本都是能有多高就要多高,

两成利息对他们来说,实在是拿不出手的水平。

无盐恪与傅偃有过往来,算是熟人,自己也有爵位在身,但是在当朝侯爵面前,他还是很恭敬,

“拜见阳陵侯,两成的利息虽然不高

但朝廷是为了稳定粮价才开放银行存款,无盐家当然不会错过机会,

也算是为关中父老做点好事。”

傅偃心中冷笑,不愧是无盐氏的人,说的比唱的都好听,

要是利息只有一成,你无盐家还会出现在这里么?

“阳陵侯来此,莫不是也打算为关中父老做些好事?”

“当然,傅家屡受国恩,自然也要出一份力。”

两人互相恭维,好像真的都是在为百姓做好事似的。

皇家银行大堂,陆鸣正安排人清点自己带来的金银和铜钱。

他自己就是有钱人,食邑里的赋税,加上各种赏赐和专利费,以及琳琅阁的销售分成,

拿出三百万文钱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事。

清点结束,钱款被送进库房中,陆鸣把存款单据放进怀里,

咱也是有大额存单的人了,年化百分之二十的银行利率,后世想都不敢想。

“侯爷,长公主带人来存款了,正在大堂外面。”

陆鸣立刻前去迎接,走两步后转身强调,

“叫什么侯爷,在这要称呼我行长。”

大堂外,窦桑林等人见到阳信公主到来后,

尤其是看到长公主车驾后面跟随的装满大箱子的马车,

一个个都在猜测长公主带了多少钱过来。

“长公主,怎么还亲自来了。”

陆鸣说话时还往后面的马车看了看,箱子很大,

不愧是大汉第一女富婆。

“存款这种新鲜事,我当然要亲自过来见识一番。

年化百分之二十的利息,比在外面放子钱省事得多,陆行长可别嫌我占银行的便宜啊。”

阳信公主说话时目光扫过窦桑林几人,心中不屑冷笑,

都是过来捞好处的,装什么好人。

一直忙到傍晚,宵禁都快开始了,陆鸣才带着人整理完一天的收获。

看到最终汇总出来的结果,银行的小吏们已经激动的声音都在发抖,

“行…行长,好多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