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 > 第127章 也先新败,开威城血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7章 也先新败,开威城血战

战局机会稍纵即逝,面对石彪石亨叔侄俩的强势配合,也先引以为傲的骑射战术被冲的七零八落。

好在罗纳琛最终被喜宁给说动了,终是派了一万骑兵前去支援。

双方若是再纠缠下去,后果他们也控制不了。

在也先先行认怂的情况下,石彪有些不甘心。

“也先哪里跑!吃你爷爷一刀!”

可人群错杂,他也只能狂吼几声,却还是没有追上也先,只能看着他消失在视野之中。

双方各自点齐人马,鸣金收兵。

只留下一具具尸体在这平原之上躺着,有还没有死透战马嘶鸣,天上的乌鸦不断在盘旋,等待着一场丰富的盛宴。

双方各自退兵,这一仗因为石亨及时传令石彪增援,让也先吃了个亏。

这一仗,双方伤亡也先的伤亡更重,一万骑兵死了接近三千人,在十万的基数上来说不多,但是对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

反观大明这边,因为装备精良,死伤不算太多,只有寥寥百人。

这些都不说,他们现在的视角全部在开威城!

“平凉那边的消息准确吗?”坐在帅帐之中的石亨手握信件,问向帐下所跪之人。

那小兵不敢怠慢:“回禀侯爷,是真的,开威那边已经被也先的部队围了七天有余,最新消息,也先又派兵增援,还请侯爷早做定夺!”

听到小兵给的肯定,石亨摆了摆手:“嗯,你先下去休息吧,本将要和其他人商量一下接下来的作战!”

而逃回营地的也先则是惊魂未定。

他一边表扬着喜宁,一边看着同样从开威那边传来的消息吹胡子瞪眼:

“哼,简直是饭桶!饭桶,五千人都攻不下一座城池,传令下去,明日拔寨,进攻开威城!”

也先心里很是烦躁,他当初想着节省兵力,没有去进攻开威,而且因为喜宁不断向他进献谗言,说着大明的这些边陲的将领们没有骨头。

在宁夏的时候他也是这么认为的,金积城的守将和知县都是这样,可如今碰到开威这么个硬茬子。

他们非但没有投降,还胆敢向他们瓦剌大军反抗,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区区一个边陲小城而已,兵力撑死了也不过就是五千左右!

加上他们的民众也不过十万之数!

自己前后派出了一万五千的骑兵攻城,外加各种辎重粮草以及民夫冲阵,却没有咬下来这块肉!

是夜,也先大营的士兵不断巡逻。

月亮没有探出头来,只有寒风吹袭,西北的温差极大,尤其是到了十月份的深秋。

所谓春困秋乏,这群士兵们也不例外,他们顶着困意一边巡逻一边聊着天:

“哎,也不知道明天咱们还能不能见面,我总觉得咱们风险太大啊!”

“你懂个屁,高风险高回报,你们看到太师已经带咱们杀到大明的腹地来了吗?事已至此,咱们还能有什么退路?”

另一个士兵深以为然:“不错,要回去我也不想从那个破山沟再回去了,只能跟着太师走,才是真的,咱们这辈子也值了。”

“哈哈,不错,反正我是值了,要是能够再攻破平凉,又可以睡几个大明的女人,咱们杀一个够本,杀两个也是为长生天尽忠了!”

夜幕笼罩下,也先大营中的士兵们围坐在篝火旁,轻松地聊着天。他们同样谈论着家乡的亲人,憧憬着战争结束后的生活。然而,他们没有察觉到,石亨派出的数支小队正悄悄地靠近。

袭击者们如同鬼魅一般,趁着夜色的掩护,迅速接近也先的大营。他们身手矫健,动作敏捷,悄无声息地发起了攻击。刹那间,大营中火光冲天,杀声四起。

也先的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惊呆了,他们在混乱中奋起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剑光闪烁,血腥弥漫。

尽管石亨的袭击没有完全成功,但也给也先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他们失去了一些宝贵的物资,士兵们也遭受了伤亡。各部将领很快做出了反应,他们愤怒地指挥着士兵们反击,试图击退袭击者。

在这场短暂而激烈的战斗中,双方都付出了代价。夜色渐渐深沉,袭击者们最终撤退,留下也先和他的士兵们在一片狼藉中收拾残局。

“混账,混账!他们这些巡逻的是吃干饭的吗!”收拾着残局,也先相当生气。

大营遭袭后加上白天的失利让他的怒火瞬间升腾,脸上写满了愤怒和不甘。他的部下们则心怀恐惧,担心也先的发怒会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

在是否出兵开威的争论中,部下们各执一词。一些人主张立即出兵,以显示实力并报复敌人;另一些人则认为应该先等待,观察局势并制定更周全的计划。

“依我之见,明军这是害怕咱们去支援开威,想把咱们拖在这里!太师,不要犹豫了,咱们今天就好好休息,明军不可能会来了!咱们明日一早开拔,占据城池才是关键啊!”

“不可,吾认为,眼下咱们陷入了困境,如果去全军攻打开威城,若是他们趁着咱们进攻开威,届时两方人马首尾夹击,咱们大军就是万劫不复啊!”

也先在一片争论声中,最初的冲动渐渐被理智所取代。他开始思考出兵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后果,权衡利弊。最终,他决定先等等,收集更多情报,准备更充分后再作决定。

他的决定让一些部下感到失望,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这是明智之举,避免了盲目行动带来的损失。在等待的过程中,密切关注着敌方的动态,同时加强自己的防御,为可能的战斗做好准备才是最好的!

次日天明,也先的大营散发着阵阵焦气,对比也先在犹豫彷徨中,魏国公徐承宗作为随军的将领,从南京赶来,他作为明朝开国将领徐达的后代。

和明朝可以说是休斯与共,等不了一点,就在石彪率领亲兵夜袭瓦剌大营之际,他趁着夜色,在石亨的命令下,率领所部军队驰援开威。

西北的清晨万里无云,常年没有雨下,因此整个土地比较贫瘠。

“哎,信息发出去了吗?”

知县府中,一个身穿大明官服的中年男人坐在衙门主坐,几个身着华袍之人和穿着盔甲的人端坐在一堂,形成了一个临时办公区域。

“知县大人,信息已经发出去了,咱们又是何必呢,也先都能够从平凉那个方向向咱们发兵,就降了吧,咱们不为自己想,也要为这些将士和百姓着想吧?”

坐在左下位的一个年龄比较大的人皱着眉头,有些颓废的说着。

“县丞大人你就别说话了!本官既然是大明的官员,自然是要为大明尽一份力!现在敌军攻城,咱们就献城而降,那本官还当什么知县!”

眼看着这个头铁娃劝不动,这个县丞也是好意,感叹一声:

“大人!下官冒着杀头的风险来劝大人,还请大人再考虑考虑啊!您作为一甲进士!整整五年没有得到提拔!我是在为大人感到不值啊!”

他的话说的很明白,大明对他们根本不重视,一个一甲进士,到了他们这里,本来以为是镀金来的,没想到还真的是来这里上任的!

尤其是王骥来到他们开威之后,不光整治了吏治,派出他自己的管家当县丞大力查治了当地的恶霸和边境的土匪。

最关键的一点是,王骥他是真有钱有东西啊,上任短短两年半,整个开威就已经是改头换面。

大家都说王骥一定会去北京城里面当大官,这是真心的祝福。

王骥作为一甲进士,到了他们这个边陲小城,只要他日去了京城之中,一定会辐射到自己刚刚当官的地方!

可是眼瞅着三年之期已经到了,朝廷那边却没有动静,县丞不满意了。

整个县城中,只有知县王骥属于官的行列,其他人都为吏,至于筑城的军队,王骥也是凭着人格魅力将这些人折服。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王骥点头,他们甚至可以拉起一支军队直接反了大明。

这就是边陲小城的真实写照。

王骥是个好官,县丞不想让这么一个好官,在面对瓦剌的进攻中死去。

“够了管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朝廷的事情咱们管不着,但是要想我王骥投敌,绝对不可能!本官绝不做那投敌献城之事!”

王忠眼中闪过一丝悲哀,作为和王骥一起来到开威的管家,他们对这个城池付出了太多心血,眼下瓦剌进攻,开出的条件非常真挚。

但是王骥铁了心思,他也只能劝,而不能说什么,只能不在发声。

就在议论期间,守城的士兵来报瓦剌再次进犯,王骥眼中爆射出精光,如同一名武将一般。

“哈哈,咱们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不管朝廷那边怎么说,瓦剌终究是外族,我堂堂华夏之人,岂能让向外族俯首,点兵!随某守城!”

其他人哪怕各执己见,但是听到瓦剌攻城立马动作起来,投降的事情他们不能够左右。

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听王骥的没错!

“城上的人你给我听着!我们太师已经挥师南下!你们识相的就给我速速投降,喜宁公公说了,你们这城中不过五万之数!能抵抗多久?你们这城外的良田不要了?”

城下的罗纳昂尔在叫嚣着,可惜回应他的只有城上的弓箭。

这让他有顿时有了不好的回忆,那是去年的风雪交加,他们在北京城那边也是一样。

无耻的大同和宣府两个重镇,也是不管自己怎么说,就是一顿箭雨伴着子弹打过来!

他顿时急了,我特么收拾不了宣府和大同,还收拾不了你个小县城?

“兄弟们,道理是讲不通了,他们居然还敢侮辱我们,随我冲锋,攻城兵上,其他兄弟们掩护!”

城墙上,守军们紧张地注视着越来越近的骑兵。他们心中充满了斗志昂扬,这几日双方虽有战斗,但是更多的是各自的试探。

放箭的命令是王骥下的,他不想和瓦剌人废话,也是用放箭来表明自己的决心。

他们这座小破城自然是不能够眼睁睁的看着骑兵掩护攻城兵来到自己城下,因为兵力的原因,他们不可能在每一片城上都布放兵力,届时骑兵配合过来,那破烂的城门也挡不住冲车。

还不如派兵主动出击。

城门缓缓打开,王骥心中激荡,他在这边陲之地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偶像辛弃疾,能够震慑军中不光是因为他有才有财,而且还有实力!这才能够让守军们心甘情愿跟着他!

罗纳昂尔率领着骑兵们开始加速,马蹄声响彻云霄,如雷震耳。他们冲向城门,与守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矛与盾的撞击,人与马的嘶鸣,交织成一片混乱而残酷的画面。

残阳如血,晚霞映着漫天红,与开威城前的一片狼藉相互呼应。

罗纳昂尔败了,他没有想到一个边陲小城,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居然这么勇猛,没有穿盔甲,就是一袭长袍领着一杆枪就在他军中杀了个穿插。

最要命的是,自己作为主将居然在这个人身上感到了害怕,直面迎战的时候,被他挑落了兵器,在瓦剌的将士面前丢了脸面。

局部的战争往往能够影响全局的战斗,他这一败,王骥身边的亲兵当即高呼:“瓦剌的将军死了,瓦剌的将军死了。”

他骑着马儿一边撤退,一边骂骂咧咧:“老子只是输了不是死了!”

但是这种喊话确实很有效果,尤其是当王骥拿着他那柄镶着宝石的刀高举冲出后,更是让瓦剌的士气降到了谷底。

让他不禁想给自己一个大逼兜,没事装什么逼,搞得自己的宝刀大家都认识!

一场战斗以瓦剌方面付出了一千多人的死伤而结束,守城方是占了优势的。

王忠看着死伤遍地,心里想着该怎么办才好,而很快他就不用想了,因为王骥说了一句让他毛骨悚然的话:

“犯我大明者,死!将这些瓦剌人的尸体堆起来,筑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