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镇海关已经是第四次进攻了。

大同和宣府同时派来了两个千户带着一批士兵前来支援,共计一万。

因为战争,刚刚歇下来的兵部又开始了连轴转。

朱祁钰虽然不能够亲自前往前线,但作为君王,五军都督府上的名义大都督,坐镇兵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陛下,边关传来急报,这是第三次进犯镇海关了!”

兵部的众人面色有些怪异,无他,镇海关能够抗住蒙古二十万精锐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毕竟区区镇海关,就一万人,哪有苦攻三次不下的情况?

“这件事情有些怪异啊,镇海关不过是一个用来互市的关口,能够打到后面的各个关口臣都不意外,唯独只是在镇海关外徘徊,是为何事?”

朱祁钰也有些闹不明白,按照道理来说,现在也先的因为京城保卫战失利,应该是在蒙古没了动静才是,而且按照历史所说,现在正是蒙古内部大乱的时候。

无他,只因为瓦剌当时忙着收拾朱祁镇,进军中原,而花花不脱可是趁机会收拾了野人女真部落,获得了一大批的精锐,他不知道的是。

因为自己急于搞死朱祁镇的决心,导致也先回关的时间提前了一个月。

而喜宁这个狗明奸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展现出了自己极具战略目光的眼神,不光让也先安抚了蒙古一众百姓,而且还指导也先收服了忽尔多这个家伙!

一下子倒反天罡,野人女真没有被收拾,而蒙古部落却要向着统一的趋势蔓延。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算了,等到花花不脱的另一个孩子出生,发生汗位继承事件,到时候没有立也先的侄儿为大汗继承人,发生动乱也是迟早的事情。

可偏偏也先势力强盛起来后对明朝一直念念不忘。

在他看来,就算是征服了金帐汗国的残部,收拢了忽尔多,但是他们终究都是草原人。

要讲究一些,因此只是收服了人,战争财却没有发多少。

两者相比之下高下立判,还是去打明朝的好,没有那么多顾虑啊!

我来如风去如电,到时候抢一波就跑,你也奈何不了我!

而得到喘息的野人女真和建州女真,却在这一刻顽强的发展!

这些都不提,兵部衙门中。

这些要员们百思不得其解,总觉得蒙古这次进犯好像是失了智一般。

别的不说,就是那个战损比,每次进攻轻则数百人命,多的时候竟然有两千人的战损,其中损失的攻城器械不计其数。

而反观镇海关,损失最多的居然是箭矢和火药这种消耗品!

至于士兵,除了有几个倒霉蛋,居高临下还能够被箭矢所伤,几乎是实力全在。

作为守将的曹岩和大同宣府派来的两个千户也不是吃干饭的,派人日夜巡防,防止蒙古大军从其他地方突破。

但是巡山的斥候们每每都是无功而返,没有任何的敌人,除了关口!

而出门作战是不可能的,明军的骑兵在土木堡一战中损失殆尽,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精锐,也都是禁军。

想要让他们从京城出来除非是再次上演土木堡。

不然的话,明朝有边关为据点,自然是守城!

直到第四次进犯,蒙古的攻城器械到了镇海关城下,却没有撤军,而是选择继续猛攻!

双方之间终于发生了伤亡比较大的数据,而这一次,蒙古还用上了投石机!

城墙上面破损不堪的模样,完全抹杀了当初两族互市的美好时光。

京师震动,这一刻,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不再观望,由石亨领总兵都督,率领京军共计五万精锐驰援而去!

而另一边经过紧赶慢赶,宁夏遭到蒙古进犯的消息也是传到了京城!

可这一天,石亨已经出发了三天!

信差带着详细的兵力和损失来到了京城向朱祁钰汇报。

朝野震惊,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蒙古为什么会两边持续作战,因为在他们看来,集结兵力攻打一处,才是最好的办法!

可兵部那边却是急开了锅。

他们也没有想到蒙古居然有胆子派这么多人去进攻宁夏。

兵部衙门上面摆着明朝的堪舆图,上面各自标注着兵力布防,自古以来,有兵家必争之地和不争之地。

其中宁夏就属于不争之地,无他,虽然宁夏有着广袤的草原,但是它的边境可是多山地高原。

这就像是当初邓艾进军成都一般,谁也不会想到邓艾能够偷渡阴平,因为地势太过凶险。

尤其是对于瓦剌中的精锐骑兵来说,只要在山地中出了些岔子,就是万劫不复。

可当整编制的骑兵数量出现在宁夏平原的之时。

那么对于大明腹地来说,这就是一场灾难!

而宁夏那个地方虽然大,但是人烟较为江南和北方来说是相当稀少的,靠着天然的屏障和地理优势。

在宁夏的戍卫部队除了当地的常备守军不过区区万人,还有那些驻扎在外的锦衣卫镇抚司。

剩下就是官府中的衙役们。

想要对抗骑兵,简直是痴人说梦,以卵击石。

京城中的守备力量又调了一部分到大同和宣府等重镇以防万一。

是不可能再抽出兵力去对抗了,而且就算有兵,也只能入蜀地防范。

但是若蒙古部落占据了宁夏一地,只要稳定下来,届时就会如同宋朝一般,将两陕之地暴露在蒙古铁骑之下!

两陕的关隘可没有边境修缮的那么好!

更多的是拼刀子和拿血肉之躯去填,这是朱祁钰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随着第一个使者的到来,陆陆续续的战报不断从宁夏方面传来。

也先只是扫荡,如同蝗虫般在宁夏各部落骚扰不停。

可长此以往,宁夏届时人心惶惶,说不得就是不攻而破!

五军都督府急派功勋王公前去督战,这一批人中,就有朱仪、张懋等两个国公之子,同时,远在南京的魏国公徐承宗也同时领着部队朝宁夏赶去。

而这个时候,镇海关那边却是传来好消息。

pS:写战争真的有点搞,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地图和当时的历史介绍,作者想要听取一些意见建议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