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 > 第104章 殿试一甲!户部大洗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4章 殿试一甲!户部大洗牌

一条不大不小的插曲落入京城,京中百姓又有了谈资,而最为高兴的就是那些军户人家,无他,刘铮这一次在殿中堵上前程的一问。

让他们津津乐道,纷纷感叹,他们当兵的人家里面也能出个进士!

刘振虽不是军户,然其兄长也是在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一员,这些军户们自然是把刘铮也当成了家人。

士兵的感情很简单,你和我出生入死,那么你怎么都是我们军中之人。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也是前期明朝武将和文臣能够分庭对抗的重要因素。

如果不是因为朱标死的突然,朱元璋大力削减武将的权力和影响力。

后面朱棣扳回来一些,可是在朱祁镇土木堡一战后,于谦作为文官,统领军队,集军政于一身。

直接导致了五军都督府沦为附庸,自此文官便高了一头。

难道朱仪就不该继承爵位吗?

错了,是有很多人不希望他继承爵位,大明朝多一个掌权的国公,这些个文臣,话语权则越是少些。

有人把刘铮视为眼中钉,有人则把刘铮当成了榜样。

当然,和他同一批的许多人自然是满满的嫉妒,刘铮可是先他们一步,在陛下眼前露了脸。

一时间各种议论在京城铺天盖地。

“这刘铮可是个好男儿,我家要是有这么个孩子,我那不成器的不孝子,当他死去的兄长牺牲了也罢!”

“哼,跳梁小丑,告状什么时候不能告,偏偏挑在殿试的时候!”

“且看放榜之日吧,他也就会这般引起陛下注意了,殊不知,是骡子是马,还得笔下见真章!”

次日清晨,阳光洒满了京城的街道。

诸多准进士身份的考生以及百姓,纷纷涌向会试放榜的地方,期待着自己或是亲朋好友的名字能出现在那张金榜之上。

放榜之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的人紧张地挤在人群中,伸长了脖子,试图在榜单上找到熟悉的名字;有的人则兴高采烈地与身边的人交谈,言及自己为官之后该如何如何!

榜单前,一群士子正聚精会神地寻找着自己的名字。其中一位年轻士子,目光急切地在榜单上扫过,当他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二甲进士身份时,脸上立刻露出了欣喜若狂的表情,他兴奋地欢呼起来,周围的人也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而那些三甲同进士出身的考生,他们的心情十分沉重,却也无可奈何,想要重考,但是又怕下一次连同进士都不是了,只是暗道自己为何当初不好好思量一番。

不过终究是皆大欢喜,都是三甲出身,一些在会试中落榜的考生则是纷纷祝贺,只是面上明显带着不甘。

“李兄,这次会试考的不太理想,但弟知兄之才华,下次,兄必夺得魁首,高中一甲!”

“哎,贤弟不必如此安慰,你能够上榜兄长为你高兴,咱们这一趟也不算白来,日后为官了,还请多多关照。”

那人一脸郑重道:“兄长莫伤心,弟此番入京,还是多亏了兄长一路关照,这话就不用说了,都在弟心中。”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刘铮静静地站在一旁。他的目光在榜单上搜寻着,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一甲探花!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然而,他并没有像其他士子那样欢呼雀跃,而是默默地离开了人群。

此时,一位身着华服的老者走到刘铮身旁,轻声说道:“恭喜探花郎,此乃光宗耀祖之事。但官场如战场,望你不忘初心,为国为民。”

却是刘铮的老师,若是朱棣那一代人看到,此人却是和当初的黑衣宰相姚广孝有几分相似!

刘铮转过头,看着老者,拱手道:“多谢老师教诲,学生定当铭记在心,只是老师这般模样是要走吗?”

老者身上背着行囊,微笑着点了点头。

“老师,学生这才刚刚考上,还有许多事情心有迷惑,老师这一去,学生该如何?”

那老者却是笑道:“你这两次的表现都很好,老师只能将你带进门,只是记住,官场险恶,丝毫不下战场半分,你可要当心啊!老师只送你八个字。”

刘铮当即不敢怠慢:“老师请讲!”

老者却是没有看他,转过身念着:“不忘初心,如履薄冰!”

听着老者的话语,刘铮暗自咀嚼着自家老师送的八个字,而那老者也是混迹在人群之中,眨眼便是没了踪迹。

除了刘铮得到了探花一甲之名,同为一甲的状元和榜眼分别是柯潜和周旋(周旋其实是正统元年的状元,之前的那个状元是杜撰的,还望各位老爷知晓。)

刘铮作为探花郎,可是现在住所之处却是冷冷清清,无他,因为其状告户部,虽然底下的人都说他好,但是却没有人敢和他有过多的关系。

这件案子到最后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有漏网之鱼,因此,赚了口碑,但是也仅仅只是口碑。

只有门可罗雀的不时来几个贫困军户,送上几袋子米面,以表谢意。

而与之对比的是悦来客栈和鸿运客栈,两个客栈中出了分别出了状元和榜眼。

同为一甲,分别题字,赚足了吆喝声和银钱。

状元楼,一甲楼之名让客栈也是赚的盆满钵满,这波叫做双赢。

“那刘铮也配位探花?哼,无非就是投机取巧之辈。”

“兄弟慎言,探花郎再怎么不是,也不是咱们能够议论的。”

“我就说了怎么着,家父刘长随,他区区探花郎,说便说了,还不许吾等言论?”

众人一听,这个桀骜不驯的男子竟然是刘长随刘员外郎的公子,也就不再多说。

另一边,他口中的刘长随却是在家中如坐针毡,无他,户部即将迎来大洗牌,如果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客栈中如此妄言,又不知作何感想。

客栈中角落一员,乔装成百姓的锦衣卫默默听着,同时掏出小本本记了下来。

户部即将迎来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