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 > 第231章 攘除奸贼,复还曹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1章 攘除奸贼,复还曹相!

“平日里,也确实受了曹家不少恩惠。”

“俗话说得好。”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曹相,或者说曹大公子花力气提携我们,自然是希望日后有事的时候能有人听用。”

“但这会儿事情找上来,我们这批被养着的‘兵’却突然临阵退缩。”

“这要是传出去了,会是何等名声,诸位不会不知道吧?”

杨瑜点点头:“确实。”

“这般行为,算得上无耻了。”

“日后哪怕哪天曹相被斗倒了,我等再想改换门庭,也困难重重。”

“没有哪家会收留负恩小人。”

“所以说…”边上另一个名为樊蒙的监生皱着眉头,反问道:

“我等现在看似有选择,其实已没了退路?”

“没错。”

南邈点点头:“曹相与六部尚书之争,不是小事。”

“我们这些小人物,身陷其中,要想逃避千难万难。”

“不过…”

他不知是安慰,还是怎的。

面上突然露出笑容,劝慰道:

“危险,也代表着机遇。”

“只要我们将此事做好了,给曹相带去足够大的助力。”

“日后有一朝丞相相助,似锦前程便近在眼前了。”

“在下也同意南兄的看法。”

全知节附和道:“且不那么功利地想想。”

“曹相一生兢兢业业,于大魏之功劳有目共睹。”

“我等身为国子监生,未来的大魏栋梁。”

“又岂能真个放任他老人家被迫害?”

“那样的话,我等将来哪怕成为高官大员,也与齐雨那等奸贼无异了。”

周围监生都不是蠢人。

如此简单的道理,他们略一转动脑筋,便能明白过来。

樊蒙点头道:“诸位说得很有道理。”

“就这么办吧。”

“不过…既然要做,就要把事情做透彻。”

“光是叩阙上书还不够。”

“还得做些别的事情增加气势。”

杨瑜来了兴致:“比如?”

南邈略一思索,道:“写檄文唾骂齐雨等奸贼?”

全知节也有了想法:“煽动百姓,一起为曹相请愿?”

“或者,还可以联络言官,直接弹劾六部尚书?”

……

一个个监生主意百花齐放。

立刻就想出了许多办法壮大气势。

杨瑜听得十分高兴。

开口道:“办法那么多,都很不错。”

“但最为重要的,还得是我们监生都要团结起来。”

“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让陛下有所动容。”

“一会儿散开的时候,诸位不要忘了联络关系好的同窗。”

“定要将整个国子监所有监生发动起来,才能让陛下听见我等声音。”

周围人深以为然。

齐齐点头。

正要转头离开。

南邈又想起了什么,喊住了众人,提醒道:

“记住。”

“我等此行所为,虽说是为了帮助丞相大人的大义之举。”

“但总归也是拂逆了陛下心意。”

“到时冲撞宫城,难免会受些牢狱之灾。”

“这个机会,齐雨等老贼肯定不会放过、”

“他们必然会想尽办法暗中伸手,对我们严刑拷打逼供,以获得继续攻击曹相的武器。”

“到时无论是谁,都必须要咬紧牙关,不得开口。”

说着,他生怕同窗们不知此事重要性。

还再次提醒道:

“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曹相,也更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

“不供出幕后之人,我等还能说是凭借心里一腔血勇,才出头为曹相鸣不平。”

“那样或许还能获得陛下宽宥。”

“可一旦与利益权争有了牵扯,事态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时陛下不会手下留情。”

“哪怕曹相有心想保,我等也难逃一死。”

“明白了吗?”

这话说得周围人面色一肃。

他们方才还真没考虑到这点。

皆是重重点头应下。

“南兄放心。”

“我等国子监生,皆深明大义,又岂会因为些许刑罚便没了骨气?”

一行人转头离开后。

当即找上了那些同窗们。

与他们不同。

大部分国子监生心里并没有那么多功利考量。

心中多的是忠君为国的赤子之心。

听得他们刻意渲染的曹相处境,个个胸中戾气勃发。

面红耳赤。

“那该死的齐雨老贼!”

“竟是这般歹毒,连一心为国的曹相都要迫害!”

“狗东西!我等这就去上书!定要陛下好好惩治一下他!”

“光上书怎么够?”

“还要写檄文!让他们的事迹传遍洛京,传遍大魏的每个角落!”

“没错没错!不能让他们好过!”

……

一群人义愤填膺之下。

都不用杨瑜等人继续撺掇。

便一起行动起来。

自发写檄文抨击喝骂六部尚书。

自发走上街头,对周围百姓诉说齐雨等人的恶行。

“诸位!”

“俗话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等活在大魏,活在洛京,岂能让齐雨这等奸贼败坏了国家?!”

“且随我们一起,前往宫城叩阙!”

“向陛下告他们的状!”

百姓们经历了许多日恐慌。

胸中本就有股闷气难发。

听得监生们述说的六部尚书事迹。

一个个顿时找到了宣泄的通道。

“淦他妈的!”

“原来是这群狗贼!”

“害得老子花光了铜板,差点吃不上饭!”

“走走走!”

“都去都去!”

“去向陛下告状!一定要砍他们的头!”

一时间,应者云集。

前往宫城叩阙的队伍越来越大。

他们一边走,一边还喊着口号。

“攘除奸贼!复还曹相!”

“攘除奸贼!复还曹相!”

其声震天,响彻寰宇。

宫门守卫老远就听见了。

见得这么大阵仗。

他们下意识地就要出来将其驱散。

可仔细一瞧才发现。

前面全都是国子监那群书生!

这些家伙可不好惹。

立国时太祖皇帝亲自给了优待的!

他们哪里敢真动手?

一时没了主意,只能先拦着,另派一人回宫内向陛下禀报。

于是,正在处理公务的刘治,很快就知道了宫门前发生的变化。

“国子监生叩阙?”

“是的。”

边上太监汗流浃背地答道:

“他们嘴上喊着‘攘除奸贼,复还曹相’的口号,还呈上了谏君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