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 > 第165章 一个无法拒绝的赏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5章 一个无法拒绝的赏赐

说完这些。

李轩还觉不够。

他对李复的赏赐。

若是从表面看,的确很莫名其妙。

军队这种东西,本身掌控权还在皇帝手里,哪有用这种东西做赏赐的?

但李轩自己心里清楚。

他要给李复的。

是一次实现自己雄心壮志的机会。

是北伐敌魏,再造大梁的伟业!

他相信这是一个李复无法拒绝的赏赐。

而要做到这一步。

只有两支军队当然不够。

还得有统领的将军。

那该派谁呢?

王圆?

不。

这家伙早先西征归来时倒是有空。

但前段时间被李复要去西南,不知搞什么去了。

李轩仔细回想了下。

梁都能用的将军还真不多。

那么。

就只能自己召唤了。

召唤的人选嘛…

李轩已没了败坏国家的心思。

自然不会再刻意选些差的。

直接给已送去西南的三军主将配齐。

背嵬军——岳飞,虎豹骑——曹纯。

西凉铁骑的话,有点不好抉择,李轩根据喜好,选择了马超。

自己带自己手下的兵,想来会更得心应手些。

武将配齐了,那谋臣该配谁呢?

李轩颇为犹豫。

“西南…西南……”

他不断地念叨着这俩字。

脑海里突然有了个想法。

“要不,让那位丞相去吧?”

只要这人去了西南,他便再也不用担心那边。

想做就做。

李轩直接打开系统面板。

选择诸葛亮。

召唤!

是的。

他心中最属意的人选,就是这位鞠躬尽瘁的季汉丞相。

这是李轩多方考量才决定的。

首先,能力方面,自不必多说。

军政兼备,水平超凡。

只要他能去西南坐镇,甚至不用在乎李复到底是不是真有能力。

哪怕他是个装出来的银样镴枪头,诸葛亮也能扶着他出兵北伐。

其次,大梁西南的地形地貌,甚至族类分布,都与前世华夏多有类似。

诸葛亮去了,能迅速适应环境,减少浪费的时间。

最后,就是李轩的小小私心了。

他心底里对这位季汉丞相颇为惋惜。

前世呕心沥血,也没能达成目标,完成北伐。

如今有了机会,自然要替他满足一下的。

再兴大汉这事儿,李轩是没办法。

但北伐的话,李轩这边是机会大大的有啊!

心里正寻思间。

方才召唤的四人已齐齐走进了大殿。

脚步踢踏声,吸引了大殿内朝臣的注意力。

他们齐齐转头看去。

正巧见到四人迎面走来。

为首一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鹤冠,飘飘然有如神仙下凡。

第二人身材高大,体魄强健,面如重枣,双眼炯炯有神,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第三人同样身姿颀长,威武雄壮,面容英俊而刚毅,线条分明,透露出一种英气和果敢。

第四人身材魁梧,肌肉结实,面容沉稳而刚毅,俨然一位勇猛将军。

依次正是诸葛亮,岳飞,马超,曹纯。

如此四位一眼不凡的人走进大殿。

诸位朝臣自然议论纷纷。

“这…这都是谁啊…看上去似乎都是些狠人?”

“不知道啊…可能又是陛下暗中培养的人才吧?”

有蔡京等人的前例,他们很轻松地就想到了这四人的来历。

而真正清楚内情的大梁六虎。

凭借那熟悉的气质,也是瞬间明白了这都是皇帝陛下伟力唤来的老乡。

尤其是秦桧。

看着第二人那熟悉的面容,心头下意识地有了些波动。

似乎察觉到有人紧盯着自己。

岳飞顺着视线转头看来。

正巧与秦桧四目相对。

看到这同样熟悉的脸孔。

岳飞也是愣了下。

但他没说什么。

只随意地点了点头,便不再看他。

继续跟着其他人朝前走去。

“草民诸葛亮…”

“岳飞…”

“马超…”

“曹纯…”

“见过陛下!”

“哈哈哈哈!快快请起!”

李轩笑着示意他们起身。

然后仔细打量了这几人一会儿。

才开口道:“不错!皆是一等一的英才!”

“朕有意令尔等前往西南,至皇兄麾下辅助,与他一同为大梁好生经营西南。”

“尔等可愿意?”

四人齐齐答道:“谨遵陛下吩咐!”

他们的答复在李轩意料之中。

正要为其封官,给个恰当的名头。

于正岩就不知好歹地又站出来了。

“陛下!”

“岂可如此啊?”

“先是两支骑兵大军,现在又是军政人才。”

“您这是在主动往英王殿下手里递反叛的刀子啊!”

“莫非您一定要搞得大梁内乱四起吗?”

李轩:……

这家伙。

朕的动作已经很快了。

还是给他找到空隙站出来捣乱了。

他知晓这老顽固认定的事难以改观。

懒得解释。

只转头笑问面前四人:“于尚书说尔等去了西南就会成为英王殿下反叛的助力,不知你们是什么想法?”

岳飞、马超、曹纯这三位武将出身的,自是当即单膝下跪,朝皇帝陛下表明忠诚。

而诸葛亮想的要更多些。

他看出了陛下似乎有意让他们反驳一下这位于尚书。

于是。

先是同样朝皇帝陛下表明忠心。

然后笑着转头对那于尚书反问道:

“尚书大人何出此言呐?”

“莫非大人是怀疑英王殿下对我大梁的忠心,认定了他一定会造反?”

于正岩被这话噎了下。

但还是固执己见道:

“老臣并非此意。”

“当今之下,英王自然对我大梁还有忠心。”

“但阁下可听说过‘心怀利器,杀心自起’?”

“先前已有铁骑一军赶赴西南听令,如今又有背嵬、虎豹梁军。”

“如此实力,甚至足以雄霸天下。”

“长期拥兵于手,阁下怎知英王心思不会有变?”

“要知道,人心此物,最是难测!”

“再退一步讲,即使英王殿下信念依旧坚定,阁下又怎知其麾下不会有心思不轨之徒?”

“一旦英王殿下受其煽动,于我大梁便是滔天大祸!”

叙述详实,有理有据。

诸葛亮听了也点点头,似乎颇为赞同。

于正岩还以为自己说服了这位英伟不凡的大才。

刚要继续转头劝导陛下。

就听得诸葛亮开口道:

“尚书大人所言,确实有理。”

“可若真依大人之理继续说下去,陛下更应该派我等前往西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