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次不光是韩世昭他们三个人愣住了,其他人也都愣住了,这玩的也太大了,不光要把那一万七千多亩田地交出来,还要烧掉那些乡民的借条,这不是妥妥的败家子吗?

坐在左手位的李茂生有些坐不住了,那可是李家的祖产呐,你个臭小子说不要就不要了?就算是败家,那也没这么败的吧?

可是还不得他开口,李林就拿眼神扫了过去,李茂生嘎的一下就被噎住了,他最终只能硬生生的把已经到喉咙里的话给咽了回去。

“我说三位,你们觉得呢?”李林盯着韩世昭三人冷冷的问。

之前他已经给了一颗甜枣了,那现在就得抡起棒子,不然自己这个县令岂不是太好说话了吗?

那股冷意韩世昭他们自然是感受到了,他们的额头上此时全是汗,看样子今天不交是不行了,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韩世昭最后起身拱手道:“学生任凭大人吩咐。”

李林嗯了一声道:“韩员外,你家里有一千多亩的官田,完全可以养活你们一家子了,日后还有香皂等买卖,钱是不会少赚的,咱们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只盯着土里的那点粮食嘛。”

韩世昭拱手,“是,大人,不过学生听说大人家里有亩产几十石的粮种,不知大人能否匀一些种子给学生,学生愿意花钱购买……”

李林摆摆手打断道:“你瞧,韩员外见外了不是?说什么买呀?我回头让人给你送十石过去。”

韩世昭顿时大喜,有了那些种子,把其他的土地都交出去那就不亏了,反而还有得赚,如果没有那些高产的种子,他家的一亩田在收成最好的年月,也不过就是在三石左右。

虽说现在把其他的土地都交了出去,可是有了一亩能出几十石的高产粮种,那可比之前所有的田地加起来收的还要多!

其他两人一听,之前的那种心痛的感觉顿时没了,反而是兴奋,谁也不是傻子,这么简单的账如果都算不过来的话,那就白活了。

李林看到两人脸上的表情,他微微一笑道:“你们要是也没意见的话,那种高产的粮种我也会给你们,另外跟韩员外一样,我也会给你们一个李氏商会的名额。”

“那就多谢大人了,我们愿意交出其他的土地,还请大人能够说到做到!”两人连忙拱手。

李林哈哈一笑,“甚好,放心吧。”

说到这,他就把目光投向了杜恒:“杜兄,你回头做个统计,官田除外,剩余的土地全部按照名册分下去,除了咱们本县的百姓外,那些愿意在咱们县落户的流民也必须分给土地。”

杜恒起身道:“是,少爷,名册我已经登记好了,城外的那些人都愿意在咱们县落户,回头我再去落实一下房屋的数量。”

“好,那就辛苦了。”

李林拱拱手,然后开口道:“我宣布,从明天开始,各镇将设立镇守衙门和百户所,同时,县里将普及土豆和红薯这两种农作物,希望诸位能够勠力同心。”

说到这,他又看向了赵掌柜,“赵叔,商业街要尽快的筹备,我这里有一份计划表,里面有详细的操作方案,你拿去看看吧。”

“好的,少爷。”赵掌柜起身接过计划书又坐了回去。

然后李林又说道:“现在都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这一次率先开口的是太平镇的镇守,此人三十多岁,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名叫李升泰。

“少爷,小的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说。”

李林示意了一下,“哦?你有什么主意?说吧,我听着。”

李升泰起身拱手道:“现在已经到了年底,距离开春也不远了,为了防备明年再次干旱,小的认为应当发动各地的百姓开挖水渠和水库,咱们这水系发达,有八水绕长安之说,咱们完全可以向咱们李家庄那样开挖水渠和水库来抗旱呀……”

崔承秀这时也站了起来说道:“少爷,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民以食为天,既然少爷要重新分发土地,那么抗旱一事就应该早做准备。”

韩世昭也站了起来,“大人,学生也认同这个说法,李家庄的水渠学生听说过,我们兴安镇愿意配合,回去后学生就去组织百姓去开挖水渠和水库。”

“大人……”

“大人……”

一时间偏厅里就热闹了起来,今天这个会开的很成功,所有人各抒己见,一直持续了三个小时,这才散会。

最后李林敲定了分发土地,和开挖水渠,以及举办一个招商会的决定,同时,还敲定了三个镇守的人选,那就是韩世昭他们三人。

既然人家很给面子,那自己总得拿出点诚意来不是?不然怎么让人愿意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干啊?

送走了所有人,李林又带着赵掌柜去了南城外的工坊,在路过流民营地的时候,李林还特意的在里面转了一圈。

现在的流民营地已经大变样了,以前是大大小小的各种窝棚,现在是一座座厂房式的集体安置房,里面被隔成了一间间的屋子,整洁又干净。

玻璃工坊内,工人们正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各种工序,李林把赵掌柜带到了成型车间,这里面有各种成品。

赵掌柜拿起一个造型精美的神像问道:“少爷,这东西究竟是怎么雕刻和打磨的?这也太光滑了。”

李林指了指不远处的十几个工人说道:“赵叔,这可不是雕刻打磨的,而是一次性浇铸成型的,走,我带你去看看。”

说着,他带着赵掌柜就来到了那些模具跟前,赵掌柜一看就明白了。

他了然的点点头,随即又指着一块平板玻璃问道:“少爷,这东西能拿来干嘛用啊?”

李林解释道:“这个用处可大了,它可以用来装在窗户上,也可以用来装在门上……”

然后两人又来到了吹制玻璃杯的车间,李林是一路介绍,尤其是当赵掌柜来到了炼钢工坊的时候,在得知了钢铁的产量后,他的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少爷,这里一天就能产出六万斤铁?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李林心说:“在现代,人家一个小型炼钢厂一天的产量都有五六百吨,中型的,一天少说也有五六千吨,我这里有三百多号人,一天下来也才三十来吨,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