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征服者 > 第160章 位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夜索然无味,这一夜梨花带雨。

刘病已终究还是在昭阳宫度过了这难忘的一夜。

次日一早,初承雨露,不堪鞑伐的张兰兰还在沉睡,眼角还残留着些许的泪痕。

刘病已没有惊扰,起身后便在宫女的伺候下梳洗穿戴后便离开了昭阳宫。

这边刘病已刚走,那边张兰兰便从床上坐了起来,拭干净眼角泪水,嘴角不经意的弯起一道优美的弧度,眼中还闪烁出得偿所愿的幸福和狡黠。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昭阳宫大宫女高婵嘻嘻笑着将张兰兰扶下床,嘴里面还在不住的贺喜。

张兰兰只觉得浑身骨头跟散了架一样,浑身疼的难受,秀眉忍不住微微蹙起道:“娘娘?”

高婵嗯嗯点着头道:“陛下先前临走前交代婢子说,册封的旨意很快就会下来,以后婢子们当称呼娘娘为贵妃娘娘,贵妃娘娘身为一宫之主,当自称为本宫。”

张兰兰似懂非懂道:“一宫之主称本宫?那么那些不是一宫之主的呢?”

“陛下说只有妃位才能称本宫,其余的哪怕是嫔位也只能称殿主,嫔以下的称小主。”

张兰兰哦了一声,只觉得皇帝花头可真多,却也不甚在意,对于她而言,如今承了雨露便是了却了一桩心愿,只盼望皇帝能多来昭阳宫几次,好让她能早日怀上孩儿,千万不能学韩葛两女,真是不争气的肚子。

这么想着不由自主的便又开始羡慕起了皇后许平君……

如今这宫里皇帝的女人加起来也就十一个,其中皇后育有一子,也是皇家嫡长子刘奭,帝后感情甚笃,想来刘奭以后也必然会是帝国太子,另外皇后还有孕在身,而且用不了两个月就要生了。

除了羡慕不来的皇后外,最让张兰兰、葛柔瑛和韩淑妍三位夫人不爽的是美人谷雁怜和八子方青瑶也都有孕在身,按十月怀胎计,谷雁怜和方青瑶都将在三个月和四个月后临产,她们是夫人,是仅次于皇后的存在,却被后面位份低的女子比了过去,你说气人不气人。

原本张兰兰没被临幸还能心理平衡些,如今她已初承雨露,自然也就存了和韩葛两夫人较劲的念头,若是抢先一步……那她被册封为贵妃才算实至名归嘛。

转眼便是三日,这一日,后宫大震!

想对于皇帝改革内廷十二监,这一次皇帝的新动作已然引起朝野上下一致关注。

皇帝改制后宫尊位,皇后下设皇贵妃,贵妃二、四妃、九嫔……

皇贵妃未立……

册封三夫人之一张兰兰为贵妃,协助皇后许平君出署理后宫事。

册封三夫人之一韩淑妍为四妃之淑妃。

册封三夫人之一葛柔瑛为四妃之德妃。

册封美人谷雁怜为九嫔之昭仪。

册封八子方青瑶为九嫔之昭容。

册封良人樊蔓乐为九嫔之充仪。

册封婕妤荆雪为九嫔之充容。

册封七子邬馥为贵人。

册封经娥长孙薇为贵人……

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册封,直接将原本平起平坐的三夫人给分出了个高低。

另外外朝也算是看出来了,三夫人得妃位是很正常的,而谷雁怜和方青瑶这两家在朝中根基不深的女子之所以能被册封为九嫔之一,完全就是因为怀了皇帝的龙种。

皇帝虽然没有明言,但是已有传言说是无子无女不为妃嫔,所以这一次被册封的妃嫔完全是因为沾了先入宫位份的光。

而今妃位还剩下两个,不难猜测,只要谷雁怜和方青瑶两女若是诞下皇嗣,顺利晋升为妃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现在这一切都不是重点,重点是皇帝改革后宫位制的目的是什么?

以霍光对皇帝的了解,当今这位帝君不论做什么都必然蕴含着深意,后宫位份变革这其中是否存在皇帝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内阁首辅值房内,霍光端坐首位,几名内阁辅臣商谈完国事之后不由自主的便扯上了闲篇。

而这闲篇不可避免的扯到最近热议的后宫位份制。

张安世呵呵笑道:“元辅说过,当今陛下虽然年轻,然年少多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有古之贤王之风,假以时日必为一代圣君,此番陛下改制后宫位份,不知元辅可觉得陛下蕴有深意?”

霍光瞥了眼张安世道:“大司空的堂孙女如今已是贵妃,皇贵妃不出便是位同副后,凌驾于除皇后之外众女之上,难道就没认真琢磨过其中道理?”

张安世苦笑道:“下官愚钝,让元辅见笑了。”

“你们是有所猜测,不敢明言罢了。”

群臣一凝,其实这几日间他们也曾聊过几次,也曾得出一些结论,不过这结论终究还是有些过于惊悚,所以此番只是想套一套霍光的话,没想到被老奸巨猾的霍光一眼便看了个通透。

“陛下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霍光肃然道:“当今陛下满腹的想法,也确实是有那么些许的年轻气盛,如此倒失了稳重,不过陛下迄今为止,所作所为颇有章法,也懂得循序渐进,后招不断。”

几位阁臣听的云里雾里,完全不明白霍光到底是要表达几个意思。

“陛下虽未怎么和光说过天下之政,但是曾经拐着弯的说过他想要革除这天下之弊的决心,那么在诸位眼里,我大汉之弊又在何处显现?”

杜延年正色道:“大汉之弊自然是在地方,在郡国,在地方豪强,故太祖高皇帝才会设陵邑迁徙地方豪强,而郡国藩王、列侯食邑多寡直接和郡国国力相连,一旦实力过大必然会滋生野心,进而起兵谋反造成遍地烽火,生灵涂炭。”

霍光笑道:“大司寇此言倒算得上是老生常谈,诚然,地方郡国实力过强确实会威胁到天下统治,故而孝景皇帝才会采乃晁错《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之封地,进而迫使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等王谋反,造成七国之乱。

雄才大略如孝武帝,亦深知郡国之弊,故而采取主父偃提出并实行推恩令,然而这种老生常谈之事与此番陛下改制后宫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