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征服者 > 第138章 信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对草原民族最好的诠释。

匈奴没了以后会有突厥会有契丹,会有蒙古有鞑靼、瓦剌……

总之在热武没有成为军队主要配备力量之前,草原民族是不太可能变成载歌载舞,热情好客的民族的。

拥有庞大骑兵集群的草原政权,在封建时代和中原王朝延续了连绵数千年的战争,可以说中原王朝对阵草原政权就是一部可悲可泣的血泪史。

好在刘病已出现了……

他给自己定下的任务就是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彻底消灭草原之患,他不但要绝灭掉西域各国将西域辽阔的地盘纳入华夏版图,还要在草原驻军,对草原实施有效统治。

唯有如此,中原王朝才能免受荼毒!

当然刘病已的野心远远不止北方,他还要现在羌人占据的地盘,也就是后世的西藏。

还有真正夺取东南百越之地,将华夏版图的边境线一直延伸到马六甲海峡。

还有朝鲜,倭岛更加不会放过!

大汉朝可怜的人口基数,还不足以支撑起刘病已更大的野心,如果在他有生之年能将华夏人口发展到以亿为单位,那么他或许会将中亚乃至整个欧洲都当成他去征服的目标!

而这一切一切的前提就是要拥有一支乃至几支几十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大军队!

刘病已本打算慢慢来,可如今霍光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竟然瞌睡了送枕头,他要是不成全霍光的一片好意,都感觉对不起自己。

至于霍光是不是有意试探,刘病已已经没什么顾忌。

霍光看皇帝的反应就已经得到了答案,真要说起来兵权这东西是他身为权臣的保证,但只要没想谋反,那么兵权何尝不是责任和负担。

“陛下掌军之后,不知有何打算?”虽然放弃了兵权,但是并不代表他就可以对帝国的军事不闻不问。

“打算……”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厄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

意思是加强中央集权,弱化地方上的郡国豪强势力,最直接的例证就是陵邑制。

这跟宋明时代军队的强干弱枝还是有不小区别的,后世的强干弱枝是皇帝担心地方武装力量坐大进而发生藩镇之祸,所以把天下最精锐的部队都集中的京城,而地方上只留有不强,负责维持稳定剿灭匪寇的武装力量。

但是大汉不一样,大汉是中央军队够强,地方军队也不弱,一旦要发起战争,皇帝的诏令会行遍天下,地方上军队会按照皇帝诏令或者大将军府的命令云集到指定地方然后出征。

具体一点,大汉的中央军队主要是南北两军,北军是绝对的精锐,屯集于京城又称屯兵,最高军事统领是中垒校尉,其下是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

南军为守卫皇宫的军队,长官为卫尉,其下主兵的有南宫卫士令北宫卫士令左右都侯等,另有宫掖门司马七人主管宫门守卫,所以南军士兵又称卫士兵。

除了南北两大正规军团外,还有非正规军,比如城门军,比如执金吾率领负责治安的缇骑,负责治安,还有骑兵主力郎中骑等等。

而地方军队,各郡有郡兵由郡司马率领,边郡有边防军由长史率领,各王国兵马由中尉率领,县跟侯国由尉率领。

这些便组成了大汉强大的军事网络!

大汉以孝治天下,以武定江山,大汉的军事部署力量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完善的。

但是地方上的郡国力量终究还是太强,中央皇权强大的时候,郡国可以当鹌鹑,可哪一天皇权衰弱,京城要是武备松弛,地方上的藩王也就该蠢蠢欲动了。

在大汉历史上诸侯王谋反的例子可不少见,比如已经发生的淮南王英布叛乱、济北王刘兴居叛乱、淮南王刘长叛乱、七国之乱、淮南王刘安叛乱、东越王郢叛乱……

后面还有广陵王刘胥谋反、江都王刘建谋反、光武帝刘秀之子楚王刘英谋反、阜陵王刘延谋反……

但凡谋反者必须具备两个要素,其一野心,其二实力,有野心没实力屁用没有,而实力最容易滋生野心。

所以刘病已的目的就是要绝灭掉包括但不仅限于藩王的实力,没了实力光有野心的藩王就如同大明朝的藩王一样,不过就是一群被圈养起来的猪罢了。

“诏书也好,虎符也罢,在朕看来都是帝王对于掌控军队不自信的表现。”

霍光目瞪口呆,感觉自己的思维有些不太能跟得上皇帝的节奏。

“朕希望大汉朝的军队,上到将领下到最普通的一名小卒,都应该死死的记住一件事,就是将对于皇帝的忠,对于王朝的忠,深深的记在心上,刻在骨子里面,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藩王也好,将领也罢,还想谋反?”

霍光没开口,但是他不明白这和皇帝不自信有什么关系。

“一支军队,需要知道军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一旦发生战争,知道他们是在为谁而战,在朕看来,如今大汉的军队就算再如何彪悍,终究没有灵魂,一只没有灵魂的军队,就算百战百胜,可一旦遇到挫败,或许就是兵败如山倒。”

“陛下说的是军队之魂?”霍光笑道:“大秦锐士所向披靡进而诛灭了六国一统天下,大汉虎贲灭暴秦,逐匈奴,平叛乱,岂能言说无魂。”

刘病已笑道:“元辅曲解朕的意思了,朕所谓的魂是信念,是护民以安的信念,是忠君卫国的信念,而不是唯将领马首是瞻,盲目追随,当年李广利叛逃匈奴,上万汉兵追随,元辅能说这些追随李广利叛汉的将士不够精锐?

如果他们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知道自己为何而战因何而战,那么当李广利叛变之时该如何做?

不是追随,而是将之拿下,押送回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