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征服者 > 第92章 低级错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霍光冷冷的看着杀气腾腾的杨敞,失望之色不加掩饰。

这杨敞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当初上官桀联合燕王刘旦想要把他撵出朝堂,杨敞得知消息却称病避祸,而他并没有苛责,反而将其提拔到了丞相的位子上,怎么看都是以德报怨的表率。

不过在这之后,杨敞倒是表现的忠心耿耿,基本上是大司马府的忠实门人。

可如今霍光觉得自己是不是看错人了,至少这杨敞在察言观色这一点上火候欠缺的厉害。

而且杨敞还对霍显唯命是从,这固然是因为他的原因,可还是让其很不爽。

当初要立霍成君为后,就是霍显找到的杨敞,而杨敞判断错误,还以为这是他的意思,于是在朝堂上冲锋陷阵。

后来皇帝借故拖延,杨敞不来问明他的意思,依旧一往无前,很显然是想表现自己,只可惜又误解了他的意思。

如今这墨院也好,科研院也罢,杨敞难道觉得自己耳聋眼瞎会不知道这个存在,可自己为何不问,说明就是默许,他都默许了,你还要把墨家人赶尽杀绝?

霍光觉得杨敞的脑子已经坏掉了。

此刻杨敞见到霍光表情,就如同被一瓢冷水从头浇到了脚后跟,一颗心彻彻底底凉了。

他知道自己的建议已经引起了霍光的强烈不满,但是不知道霍光为什么会因为这事而不满。

“董仲舒当年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获取孝武帝之欢心,最后得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记住,是罢黜不是杀绝!

怎么?丞相觉得自己比孝武帝还狠,还杀伐果断?

墨院里面的数百墨家门徒,是陛下征召而来,你要杀绝他们,又是要置陛下于何地?”

杨敞冷汗如雨。

“此事我已请示过陛下,陛下说的很清楚,他也不喜墨家学术,但是对墨家巧技推崇备至,召集墨家人组建墨院,也是希望通过墨家巧技之术造福于民,怎么?你觉得陛下此举是错的?”

“下官不敢,是下官失言了。”

霍光冷哼道:“你是丞相,乃大汉重臣,时时刻刻当谨记以陛下之言为尊,当勤勉任事,以报君王社稷,该你管的事可管,不该你去过问的事不要过问,做什么事之前要动动脑子!”

“下臣明白,明白。”杨敞有些晕厥,站立不稳。

“去吧。”霍光挥了挥手。

杨敞跌跌撞撞离开,他知道自己完了,或许用不了几天就会被找个由头革职。

这时候杨敞终于发现霍光变了,真正的变了。

再也不是以前那个铲除上官桀、桑弘羊时候狠辣的大司马,也不是那个拥废皇帝,毫不犹豫的大将军,现在的霍光彻彻底底成了拥戴新帝的忠臣良将!

似乎甚至于有那么一些唯命是从,这才是杨敞死活都想不通的地方,明明是大权在握的一代权臣,为何要对一个坐上皇位不到半年,年纪还不到二十岁的少年皇帝死心塌地。

诚然你霍光一直以大汉忠臣自居,但是废立皇帝已然是无论如何都洗刷不掉的污点。

尽管把废皇帝的恶名按在了皇太后的头上,尽管刘贺倒行逆施,还在立足未稳之时便要夺权,被废了也是活该。

但是你霍光在千秋史书上还想洗刷?那是做梦!

除非有一种可能,也是杨敞想到的唯一可能!

而这种可能才促使他答应霍显,在朝堂上当庭向皇帝提议立霍成君为后的根本原因!

杨敞觉得以霍光对孝武皇帝的忠心,绝对不可能愿意立没有被赦免的卫太子的孙子为帝,甚至若当初孝武帝赦免了卫太子,或许都不会轮到刘贺入京!

这是其一,其二则是他相信霍光肯定不愿意背废立君主的罪名,但刘贺不得不废,那么霍光十有八九是打算效仿伊尹放逐太甲于桐宫那般只是为了给刘贺一个教训。

等过上几年得到教训的刘贺痛改前非,再如伊尹迎回太甲那样迎回刘贺继续为帝,至于当今的傀儡陛下,随便让皇太后立一个名目,比如罪太子之后不堪为帝的名头再废了便是。

之所以会有这两点判断,同样是有两点理由,第一个理由是霍光尽管废了刘贺,但是不但没让刘贺死,反而锦衣玉食,奴仆成群的供着,在昌邑国封地的刘贺和以前的昌邑王除了没有王爵外,没有什么大的不同。

第二点是立后,当初霍光派他和田延年向刘贺建议,就是要立霍成君为后,只不过被刘贺拒绝,然而刘病已称帝之后,霍光却完全没有表现出要立女儿为后的意思。

如此种种,岂能不让外朝诸臣不断猜测霍光真正的心思到底是什么!

所以他想要试探霍光的心意,试探的方式就是立后!

如果霍光愿意让自己女儿成为皇后,那么就说明霍光没打算迎回刘贺,或者说只要刘病已同意立霍成君,那么霍光就会放弃迎回刘贺。

同样的道理,要是刘病已不同意,霍光又不发表意见的话,那么基本上可以笃定霍光就是有迎接废帝还朝的打算。

这是杨敞自以为是的判断,而且朝中持这种判断的大臣绝对不在少数。

既然都认定刘病已迟早一天被废,那为何还要恭敬?

你召集墨家人开设墨院又如何?杀光墨家余孽,让皇帝声誉尽丧,对日后废了你只有利而无弊。

本以为可以借此事可以拍一拍霍光的马屁,谁知道他娘会拍到马蹄子上面。

没想到,杨敞做梦也没想到,霍光非但没打算废了刘病已,而且话里话外对于新帝非常满意,满意到已经处处在维护新帝。

这要是早知道,他又如何会犯下这种低级错误。

杨敞失魂落魄的走了,霍光则微闭上眼陷入沉思。

他现在越来越看不懂皇帝了,召集墨家门徒精研巧技还能理解,可造船,而且是无比巨大的海船……

目的何在?

这少府的钱花的跟流水一样,皇帝难道就真不知道这么个花法,少府的钱估计都经受不住一年半载?

造船也不是不行,但是皇帝为何要少府出钱,这钱让国库出,本就天经地义!

很明显皇帝根本就没这意思,那么少府一旦没钱了,皇帝该如何?

靠汤家的烈酒分成,养养太学还行,造船?

杯水车薪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