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征服者 > 第72章 振聋发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平身。”

没有扩音设备,即便整个操场安静的落针可闻,可刘病已的声音也只能清晰的传入最前面的一批人耳朵里面,这一刻刘病已无比怀念话筒。

实际上他一直在鼓捣电磁,不过没有合适的材料和工艺,进展一直不大。

听不见但是能看见,所以当前排的教习们同声喊‘谢陛下’的时候,所有学子纷纷跟着喊,随后全部起身,操场便再一次陷入沉寂当中。

“朕曾经还是庶民的时候有过一个梦想……”

刘病已的话音不高,不过有教习以无比快速的笔力做着笔记,等到后面,皇帝说的话就会被整理好,宣告给每一位师生。

“朕梦想有一天,大汉天下再无贪官污吏。

梦想这天底下的官员都能清正廉明,能将百姓装在心里,做好父母官的本份。

梦想从此以后大汉百姓能居者有其屋,能耕者有其田。

梦想在大汉统御之土上的百姓能够冻有寒衣遮体,饥有足粮度日。

梦想我大汉能风调雨顺,永无天灾之祸。

梦想大汉能永止刀兵,能四夷臣服,再无战争。

朕知道很难,非常难,难到很多事没有什么实现之可能,难到有些事就不可能实现。

但是不管梦想实现的难度有多大,至少可以尝试,不去尝试永远不会成功,可只要尝试了,即便失败,也问心无愧。

朕当初收留你们,是想凭借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大汉尽一份心力,是想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改变身边的十几个人。

朕知道这股力量很单薄,相对于庞大的官场而言,宛如沧海一粟,但做了总比没做要强的多。

朕觉得哪怕只有十个人,可当十位朕亲自培养出来的士子走上仕途之后,最不济也能为十个县的百姓过上安定祥实的日子。

当然,朕之意并非是这天下的官员就不是好官,相反,大汉的好官很多,比如功高社稷的大将军,比如朝堂上兢兢业业的公卿大臣。

他们日以继夜,为大汉天下风调雨顺而努力,为万万子民能过上好日子而不懈努力,这些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但是有好官就必然有贪官污吏,他们苛虐百姓,为了揽财而无所不用其极,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损害万千黎民,这些贪官污吏就是在不断啃噬大汉这颗通天巨树上的蛀虫。

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杀掉一批就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再涌现出来一批,想要斩尽杀绝,殊无可能。

既然杀不绝,那就试着去改变,故而,朕创立这皇家太学,就是希望你们学有所成,走上仕途之后,能够做到真正的廉洁奉公,能够真真切切的把天下万民放在心里。

屈子曾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百姓万民之苦,在场的学子们想来比朕更加感同身受。

朕将你们带进了这所太学,改变了你们所有人的命运,那么朕也希望你们走出这里以后能改变天下万民的命运。

须知安天下万民之道,无非察其疾苦而已。

当你们走上仕途,当知尔等俸禄,民脂民膏!

身为太学士子当谨记朕之一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朕会看着,一直看着,希望你们离开这太学之后的所作所为,不会让朕失望,希望你们能苟利国家生死以,不因祸福避趋之!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八个字是朕送给皇家太学的校训,希望诸位能够铭记于心。”

刘病已为皇家太学剪完彩,又让宦官将一卷卷轴交给张彭祖说道:“这是朕亲作的一篇文章,就以巨石刻之,以震太学。”

张彭祖叩首领命。

“安天下万民之道,无非察其疾苦而已……尔等俸禄,民脂民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不因祸福避趋之……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刘病已在皇家太学的一番讲话,如同旋风一般席卷整个京城官场!

演讲中的四句话,当真如同晴空霹雳,瞬间将整个官场给炸的七荤八素。

那些心中装着万民的官员如同醍醐灌顶一般,恍然间便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而那些贪赃枉法之官则是大汗淋漓,他们从这演讲当中,似乎读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新帝打算肃清官场妖氛,还社稷朗朗乾坤!

那些原本还觉得被霍光拥立,侥幸的不能再侥幸的新帝登上皇位之后,一定会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看霍光的脸色过日子,甚至为了保住帝王之位,多半会龟缩在皇宫里面当个骄奢淫逸的鹌鹑。

但是现在,当他们读懂了这番讲话当中蕴含的真意之时,他们明白了。

新帝绝对是一位有着远大抱负的君王,他绝对不是那种甘于平庸,会甘心蛰伏的帝王,他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整个大汉。

诚然,现在新帝肯定没有这个实力,甚至可以说只要霍光愿意,新帝的皇位都未必能坐稳。

可霍光真的敢再冒天下之大不韪再废立一次君王?

刘贺当初被废是因为想要夺权,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触犯了霍光的底线,站在了这位大汉第一权臣的对立面,还无限高估了自己拥有的本钱。所以刘贺的悲剧其实在入京的那一天就已然注定。

但是新帝不一样,他能隐忍,能放权,却又展现出自己锋芒毕露的一面,想想看,能在十三岁之龄就写出那四句雄言的皇帝,若是一味的软弱屈服,这本身才是最不正常的,也必然会引起霍光的警惕。

可现在新帝将天下大权完全交到霍光的手上,却又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心中之志,这样的新帝对于霍光而言才是最真实的,也是不用日日夜夜去防备的。

连防备都不需要,那么霍光又怎么可能再行悖逆之事。

高明,当真是高明,仅仅十八岁的小皇帝此刻已然展示出了极强的政治智慧,这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

甚至于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来形容小皇帝的手段都不为过。

很显然,只要新帝活的足够久,在位的时间足够长,那么新帝最后的雄才伟略或许都不会输给可比日月的汉武大帝!

一武一文,大汉何其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