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征服者 > 第66章 还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病已见霍光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只能歉然道:“朕突然间想到一些事以至于走了神,大将军勿怪。”

霍光叹道:“陛下乃一国之君,一身系社稷宗庙,天下臣民之荣辱,处理国事经验固然有所欠缺,但只需多历练几年,便可游刃有余,陛下当谨记,为君者何道而明,何失而暗,君之所以明,兼听也,何以暗,偏信也。”

(此句出自魏征,这里借用)

刘病已立即从善如流,受教道:“朕之过错,朕曾闻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包括霍光在内诸位大臣都无比惊讶,好一个三镜之论,当为帝王之铭哉!

“能说出此三镜之人,当为大贤!”霍光赞道:“不知此人在何处,光当为陛下征辟此人入朝辅佐陛下。”

“此人已逝……”刘病已胡乱编了一个理由,勉强把自己盗用典故之事给糊弄了过去。

这时候霍光不由想起那四句雄言,这四句如今已经被誉为儒门经典的雄言,相传乃是新帝十三岁之时所作,当初霍光听闻之时也很是震惊,但是也未曾怀疑,只当刘病已不愧是孝武皇帝子孙,方有此天纵之才。

可如今……那乡野遗贤既然说此三镜,那么那四句雄言会不会也是其所作?

毕竟四雄言中蕴藏的磅礴气势和那种当展平生之志的胸襟,实在很难跟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少年给联系到一起,若是托名窃句,似乎就正常多了。

不过这种事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有人戳破的,刘病已还是庶民的时候都没人说,何况他现在是皇帝。

“倒是可惜了。”霍光摇了摇头,一脸的惋惜,随后肃然道:“老臣打算将朝政决断之权还归陛下,陛下已然成年,不再需要托孤之臣,若亲政,我等只需尽心辅政即可。”

此言一出,震惊四座,杨敞、张安世等重臣尽皆用无比震惊的眼神看向霍光,不过很快释然。

很显然,新帝继位才几天,霍光就算真想还政,也绝无可能会选在这个时候,那么不是真心便是试探。

霍光想要试探新帝有多么渴望夺回理政大权!

当然,他不会只听信新帝的一面之词,说出来的话有很多时候都不足以为信,他是想通过新帝的表情来判断。

或许身体的一丝悸动,眼神的一缕惊喜就能让霍光判断出新帝内心的真实想法。

然而什么也没有,新帝只是一副很惊讶的样子,然后便将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道:“大将军说笑了,朕可真不懂什么国家大事,这时候让朕亲自打理国事,最后除了把这江山社稷处理的一团糟外,不会有半点别的可能,为了天下臣民,为了江山万年,朕觉得大将军还是不辞辛苦,多多操劳才是。”

霍光苦笑,他确实是在有意试探,然而新帝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无比正常,那眼神纯净的跟水一样,那言语之诚挚,听之让人动容。

这一刻,霍光竟然当真动了还政于君的念头。

“大将军劳苦功高,朕决定天下大事悉决于大将军,奏章朕无须过目,大将军一言可决!”

霍光混了一辈子朝堂,什么样的政治斗争没经历过,什么样的冷箭暗枪没遇到过,可现在他发现自己实在是有些低估眼前这位小皇帝了。

新帝这一招多半是在以退为进,他自己都知道自己把控不了朝政,于是便干干脆脆的彻底放权,如此一来,霍光要是还对新帝指手画脚,未免就欺君太甚了。

而新帝如此光棍很显然是知道自己无力对抗霍光,然而他的优势太明显了。

年轻有时候就是本钱,霍光老了,头上已经爬满了银丝,他还能执政几年!

熬到霍光死或者心力交瘁而致仕,那么新帝自然而然也就胜利了,而且霍光为了报新帝这般礼遇之恩,必然会将自己的政治资产全部交到皇帝手上,那个时候新帝开口便是天宪!

至于为何不交给霍家人,很显然是因为霍家后代不够资格,满朝上下对霍光可以噤若寒蝉,可以对其毕恭毕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霍光不但是孝武帝指定的首席托孤重臣,同是因为其兄霍去病的缘故,他在军中拥有太高的威望。

霍家其他人哪有,既然没有,哪来的资格!

霍光要是死了,满朝上下谁会愿意再出现一个霍光这样的权臣死死压在他们头上。

很显然,那个时候皇帝大权独揽,才能让天下臣民信服,也最能保证政权平稳。

霍光也知道这点,此刻感受着皇帝那真诚的话语苦笑着岔开话题道:“陛下先前分神,说是想起了一些事,不知老臣可否一闻。”

刘病已洒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大将军也知道朕本布衣,这些年在民间游历,也见惯了百姓疾苦,说到底还是百姓能够应对灾难的能力太差了……”

“陛下仁慈,乃天下臣民之幸。”

“前些年关中遭了旱灾,无数百姓涌入长安城,大将军心系灾民全力救助,然而朝廷之力终究有限,还是有不少百姓选择卖儿卖女,甚至卖了自身为奴为婢,朕看不得此中惨景,便收留了数百孩童送去了阳陵邑供养。”

霍光点了点头,自从霍光打算废了刘贺并且迎立刘病已为帝之后,他就派人把刘病已给查了个底调。

于是原本不怎么关注刘病已所作所为的霍光陡然间发现刘病已竟然买数百孩童,不是买来当奴婢使唤,而是不要一钱的供养衣食住行还办了一所校舍,教导孩童们读书。

于是很快就有两个问题摆在了霍光的跟前,一是刘病已为什么要这么做,二是仅凭刘病已的月俸根本不可能有此等大手笔,那么钱从何来。

在这个天下,很多事霍光不想问也就算了,可只要他想知道,凭借其手中掌握的力量,任何秘密在其眼里都将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