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着,直到五月份孙丽丽的家人都没有来过平安大队,据说是弄明白前因后果后,怕惹上麻烦不想接人回家。
不过按照沈玲玲的分析应该是:孙家还有三个儿子,恐怕是不想接这个闺女回去拖累他们。
这事儿就连村长也没办法说啥,毕竟人是在自己村里疯的,总不能不管她吧!
所以还特地为她开了个会,大体意思就是:以后孙知青就是咱村里的一份子了,人傻了也不能干活,大家能帮帮就多帮帮吧!
自此以后孙丽丽就每天游荡在村里,今儿睡草垛明儿睡狗洞的,吃了上顿没下顿整个人迅速瘦了下来。
只是与之相反的是她那日渐变大的肚子。
当大家发现这一情况时孙丽丽的娃就已经三四个月大了,甚至连谁的种都不知道。
“哎呦真是作孽呀,对傻子都下的去手。”
“谁不说呢,都这样了还不放过人家,真是杀千刀的!”
“唉,都是命啊,谁能想到好好的一个女同志,发了个烧就把脑子给烧坏了呢!”
“要不是她心眼坏,要把人家沈知青推进冰窟窿里,也不能自己掉进去,要我说啊,这人就是不能做坏事,总有老天爷看不惯出手的时候。”
“就是就是,还是李婶子说的对,得积德。”
鹿闻笙和沈玲玲一边看着在地头上挺着个大肚子跳舞的孙丽丽,一边听旁边几位婶子说话。
“笙,你说孙丽丽的孩子是谁的?”
鹿闻笙头也不抬的回道:“我哪知道,左右不过是咱大队里男的做的孽,到时候生出来不就知道了。”
“还能生出来?”
“够呛……不过我觉得应该是咱知青点的,算算日子不就对上了嘛。”
沈玲玲闻言还真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惊恐道:
“天爷呀!估摸着应该是丽娟来咱家说的那次。”
鹿闻笙无奈翻个白眼:“低声些,难道光彩吗?”
这事儿可不能说,要是被别人知道了又徒增麻烦,还不如当做不知道:
“再过几个月就要考试了,你可别徒生事端。”
“还用你嘱咐啊?我知道轻重。”沈玲玲娇嗔道。
“鹿姐 沈姐!”
而就在这时,李有粮在地头上喊鹿闻笙和沈玲玲,看起来很焦急的样子,沈玲玲小声道:
“不会是咱前两天讨论的那个事儿吧?”
“八九不离十了。”
果然不出所料,李有粮跑到近前大声喊道:
“鹿姐、沈姐,大队部有你们的电话,赶紧过来接一下。”
“好!”
鹿闻笙和沈玲玲放下编了一半的草帽齐齐往大队部跑去,路过的人都很是热情的跟二人打招呼。
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平安大队已经成了红旗公社最富裕的大队,其中出产的蘑菇和猪肉都卖到省里的供销社去了。
附近的这几个公社就更不用说了,甚至都有那眼热的要来偷技术,幸好李向阳和李富贵能镇得住场子。
队员们都知道这都要归功于这俩知青,有了固定的收入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对于能带给她们财富的人当然要供起来了!
很快俩人就到了大队部,得知是沈卿尘的电话后鹿闻笙直接拿起话筒:
“怎么了这么着急?”
沈卿尘也很激动,今天他去市里开会时听到一个消息,回来跟韩沐辰分析了一下,俩人立即决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们,所以便有了这通电话:
“笙笙,是这样的,我听说今年可能会恢复高考,但是具体时间还没定,上边刚提出这件事儿,我觉得八九不离十。
你跟小沈他们准备一下,没事的时候多复习复习功课,我希望明年咱们能在京城相见。”
鹿闻笙听着他那激动的、语无伦次的声音勾唇轻笑,不过还是很配合的夸张道:
“真的?消息可靠吗?那我们岂不是可以离开了!”
“对,我再打听打听,看看从这里给你买些学习资料寄过去,你在那边也找找。”
“好,听你的。”
俩人又聊了一会这才挂断电话,对一旁的沈玲玲道:
“玲玲,终于有动静了!”
沈玲玲也很开心,不过俩人早有准备也没有多兴奋,高兴完就商量着要回家开个小会儿:
“不!叫上小吕子和小孟子,咱去牛棚!估计老师也应该要回去了,先让他做个心理准备。”
“嗯好,我去蘑菇棚找小吕子。”
“那我去猪圈找小孟子,咱在老师家会合。”
二十分钟后,一行人就坐在牛棚的堂屋里开着小会儿。
当鹿闻笙把大体经过告诉他们后,几人噌的一下站起来激动开口:
“什么?”
“你说的是真的?”
“不可能吧!”
鹿闻笙看着三脸震惊,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一脸真诚:
“有啥不可能的,社会肯定是要进步的,我们终会见到阳光。”
“我们终会见到阳光……对!笙笙说得对。”苏祁山喃喃自语,他终究还是老了呀!
鹿闻笙继续开口:“老师,我有预感,您这几个月肯定会回城,我在京里买了好几套房子,到时候你去了就去抄手胡同28号找我小叔叔,他会安顿好您的。”
苏祁山刚坐下的屁股又猛地抬起来,用比刚刚还大声的音量质问道:
“哪?你说哪!”
鹿闻笙还以为是老师嫌房子小,不明所以重复道:
“抄手胡同啊,一个大四合院呢,肯定能住开。”
苏祁山一言难尽,像是被抽干精气神一般低着头也不说话。
鹿闻笙不解,看着旁边似哭似笑的孟庆堂小声问道:
“老师怎么了?”
孟庆堂顿了顿开口道:“你买的是我外婆留下的房子。”
鹿闻笙尴尬了:“啊这……”
沈玲玲:“那个老婆婆是你外婆???”
孟庆堂:“不是,是外婆的妹妹。”
沈玲玲:“……”
真是巧儿他妈给巧儿开门,巧儿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