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演了半天的戏都没笑场,宋芫都想给自己颁发一个影帝的奖杯了。

见已经谈拢,鹰哥高兴地招呼两人:“来来来,喝酒喝酒。”

宋芫举起酒杯,与鹰哥碰了碰杯,低头抿了一小口。

原主酒量怎样他不清楚,反正他酒量是不行,典型的三杯倒。

所以他在外面喝酒一向克制,能不喝尽量不喝,就算不得不喝,也从不喝醉。

碰过杯后,宋芫提醒说:“咱先把契书签了吧。”

口头约定仍有反悔的余地,只有签下白纸黑字的契书,才算是真正定下了。

叫宋芫如此小心谨慎,陈堂主只得苦笑,起身去隔壁拿来纸笔。

鹰哥看着摊在眼前的纸墨笔砚,抱起手臂很光棍道:“我不识字,你们谁来写。”

宋芫下意识看向陈堂主。

陈堂主被看得略有尴尬:“我字写得不好。”

“没关系。”宋芫不在意说,“我字也不好看。”

宋芫以为陈堂主谦虚,可当他写下一个字的时候,宋芫就知道,陈堂主还真没谦虚。

他字写得歪歪扭扭,跟狗爬似的,丑得几乎无法辨认。

瞧着自己写下的字,陈堂主瞬间羞耻得面红耳赤,他讪讪说:“我儿时与先生学过一段时间,可惜后来家里变故,就没再学了。”

宋芫也没有显露嘲笑之色,这时代的百姓几乎都是文盲,能识字,就已经超越绝大部分人了。

“要不我来写?”宋芫说。

陈堂主松了口气,放下毛笔,往旁边让了让:“还是你来吧。”

宋芫手握着笔,斟酌片刻,才缓缓下笔。

买卖契书和合作契书有所区别,还好他以前研究过合同,删删改改下,终于写出两份契书。

签字按了手印后,双方各持一份契书。

宋芫收起契书,终于恢复自由身了,心情也霎时豁然开朗,他捻起几粒花生米,放进嘴里嚼着。

“霉豆腐的方子,我是写下来,还是让我教你们。”

鹰哥干脆了当说:“直接教就行,就胖婶和花婶吧,我们几个大老爷们,也不懂做豆腐。”

胖婶是副帮主钟会的亲娘,花婶是另一个堂主的嫂嫂,都是帮里信得过的人。

胖婶一听说宋芫要教她们做霉豆腐,做好了拿出去卖钱,当即拍胸脯保证:“就包在我们身上,学不会我们提头来见。”

宋芫失笑道:“婶子言重了,霉豆腐做法不难。”

胖婶拉着他胳膊,热情得像在对待财神爷:“走走走,跟我们去厨房,我们去厨房边说边做。”

宋芫一走后,鹰哥就忍不住拍桌:“我就说这小子肯定能行。”

陈堂主也赞同道:“他果然很有做奸商的天分,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

说着,他仍觉得惋惜:“能识字,还会写契书,多好的贤才,可惜咱们有眼不识金镶玉,给错过了。”

鹰哥倒是看得挺开,他又闷了口酒:“别想了,帮里如今的情况也留不下他。”

连刘文修都认为帮会前景堪忧,提早叛离了,更别提其他人了。

提到刘文修,鹰哥心头火气“噌噌噌”往上冒。

“狼心狗肺的玩意,要不是咱们,哪有他今日的风光,说走就走,一点都不留活路。”鹰哥骂骂咧咧。

骂完,他抱着酒坛子,醉眼朦胧说:“呵呵,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咱们来日方长。”

陈堂主收起契书,神色轻松说:“你说的没错,咱们若有几个方子在,以后还能东山再起。”

院子里又响起孩子的打闹声,宋芫看了眼玩耍的孩子们:“这都是谁家娃娃?”

他不过随口一问,谁知胖婶说:“也不是哪家孩子。”

她轻描淡写说:“都是些没爹没娘的孩子。”

宋芫露出惊讶神色:“那他们?”

花婶小声说:“帮主从外面捡回来的,他那人看着凶,实则再心软不过,见不得这些崽子冷死饿死,能养活的都捡回来了。”

宋芫微微沉默过后,说:“鹰哥他确实很好。”

随后便岔开了话题。

走进厨房,宋芫意外地挑眉,没想到里面还有个豆腐坊。

他走上前,摸了摸石磨,问道:“婶子你们在磨豆子啊。”

胖婶略发愁说:“今儿的菜不够吃了。打算再做些豆腐。”

花婶也跟着抱怨了句:“可不是嘛,每天都有十几张嘴吃饭。”

宋芫礼貌地笑了下,没有接话,他环顾了下厨房,有两口灶,墙角处有几个坛子,上面还挂了根竹竿。

他好奇问一句:“那竹竿是晾腐竹的吗?”

花婶抓起木瓢,往石磨上倒了点水:“那是之前挂腊肉的。”

胖婶眼睛闪亮闪亮看他:“小宋啊,你说什么腐竹?”

原来这时候还没有出现腐竹。

宋芫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道:“腐竹就是晾干的豆皮。”

花婶放下木瓢,虚心请教:“这豆皮又是啥?”

居然连豆皮还没出现?

宋芫给她们解释了一下豆皮,听得大婶们迷迷糊糊的。

胖婶说:“说着听不明白,要不你干脆教我们做吧。”

也行吧,他跟陈堂主谈好的是,除霉豆腐外,他还要出两个吃食上的方子。

一个腐竹,一个豆皮刚好凑数。

宋芫撸起袖子,手把手教她们怎么做腐竹和豆皮。

还好他以前就拍过一个古法制豆腐的视频,过程他都了然于心。

做豆腐难不是难,就是太累,磨个黄豆都能累死人。

宋芫拍了拍石磨:“得,咱们先磨豆子开始。”

这边,宋芫还在勤勤恳恳磨豆子,距离县城二十里外的乡间小路上,一辆驴车晃晃悠悠走着。

青年躺在驴车上,嘴里叼着根狗尾巴草,含糊不清道:“长钰,你说那傻小子被救出来了吗?”

舒长钰背靠竹编的箩筐,阖上双目假寐,闻言,他嘴唇微启:“不知道。”

“也不知道小乞丐有没有跟上去,那两个人一看就不像好人。”舒长盛喋喋不休说。

“傻小子真够倒霉的,先是荷包掉了,然后又被人挟持,得亏遇到我们两个,也算他运气好。”

本来舒长盛也不想多管闲事,说巧不巧,他们出城门时,碰上个熟人。

就跟他说了这事。

那人正是县令之子林逸风。

若问他们又怎么认识的县令之子,那可说来话长了。

舒长钰睁开眼,落日余晖撒进他的瞳孔里,仿似有碎金浮动。

“聒噪。”他说。

“行,我闭嘴我闭嘴。”

耳畔终于清静下来,舒长钰微微偏头,脑子里忽然出现宋芫在客栈外探头探脑时的模样。

确实有点笨,像只呆头鹅。

他微不可闻地哼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