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六月,蒋远已经兵临北京城下。

他的第三批援军已经开始陆续抵达,第三批援军搭乘福建沙船,直接登陆天津,行动漫长却零散。

每天都有沙船靠岸,走下一百两百不等的士兵,等这批援军完成集结,大概就得半个月左右。但他们立刻就能接过天津防务,蒋远陆续抽调兵力,已经在北京城下投入了一万人。

此时驻京的各国公使,主要是英法俄公使,已经通过电报得知了福建政权向他们发出的照会内容,这是刘勇强直接跟福州领事们沟通的信息。他们比清政府更早的理解了这是一场不一样的战争,福建政权是在争取独立地位,而不是像之前他们爆发的内战,是一方要消灭另一方,争取唯一的合法权利。

三国公使理解了这种情况后,立刻互相沟通了起来。觉得应该回应对方的交涉,因为为了避免各国在这场战争中受损,有必要跟交战双方进行沟通。

于是在他们本国还没有表明态度之前,公使们已经开始履行职责,提出了一项项保证他们利益的要求。

但英国的诉求被忽视了,之前英国要求福建舰队不要进入长江,这点对方没有遵守。这让英国公使感到不满,但还达不到以此进行战争的程度,却已经影响了他个人的倾向。

他们也跟清政府进行了沟通,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他们认为对方的目的只是争取地方和民族独立,希望清政府考虑谈判,他们愿意作为中间人协助沟通。

沟通的结果是那位主持外交事务的王爷拒绝了他们,谨慎表达这是他们自己的事务,不需要洋人插手。

公使们也跟城外即将展开进攻的军队进行了沟通,他们表示没有权力回答这些问题,公使们只能指挥福州领事转达态度。

“保证驻京英国人的安全。这点可以做到。我们在天津已经做到了,不是吗。”

福州的英国领事进城传达公使的态度,刘勇强觉得可以理解。同时明白,这只是对方的一次尝试性沟通。算是建立沟通渠道,不算正式的外交活动,正式外交活动肯定要等待他们国内的授权,最快也还得两三个月。

蒋远这边经过十天的筹划,终于开始攻城了。

北京城没法包围,因为兵力太少,别说一万人,就是十万人也围不过来。刚到这座城跟前的时候,他也不免被震撼到,怎么有那么高的城楼,上面密密麻麻的炮口背后,得有多少大炮啊。

他对北京周边进行了认真考察,以一个专业炮兵的视角,选择了安定门进行进攻。这也是英法联军的进攻路线,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他是经过考察的,不是拙劣的模仿。

四门45磅线膛炮,在2公里的距离上展开了炮击,这个距离足以保证不会被北京的城防火力反击到。

伴随着一声声炮响,北京其他城门,是络绎不绝外逃的人群。

两宫出逃的消息,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胫而走,早就已经引发了恐慌。紫禁城早就是一座四处漏风的破房子,一些事情很快就能传到街头巷尾,更何况两宫出逃这种事。早就通过宫里的太监,王公显贵家的奴才,传的到处都是。速度至少比城外打来的闽贼更快。

这种事恭亲王奕欣根本无力控制,因为两宫出逃第二天,就有一批上层权贵跟着出逃,都是各旗的王爷和家眷,这怎么拦。私下劝阻过一次,别人振振有词,要去木兰围场伴驾。要去伺候皇上和两位太后,这是大大的忠孝啊。

前三天没有采取关闭城门等断然措施,后面就没法控制了。甚至还有八旗官兵出逃,理由是去木兰护驾,这是不想留在京城打仗的八旗子弟。

两宫出逃十天后,奕?更头疼了,因为两宫发来了懿旨指明要调一批八旗贵胄去保护他们。除了要调上三骑一万骑兵过去,还指明了一些权贵,主要是钮钴禄氏和叶赫那拉氏的亲贵。

如果仅仅是想保护一下自己的亲族也就罢了,两宫在木兰安顿下来后,又开始争权。对京城防务,兵力调派等都发来了旨意,并重申没有她们的同意,不能发出涉及重要军务政务的诏书。

都跑那么远了,还要抢权力。但奕?还是没敢说半个不字,实在是被慈禧这娘们整的有点怕,担心再被抓住什么小辫子,危机当头,他不敢这时候犯错。

所以军机处起草的重要批复,现在全都要去木兰围场绕一圈,然后才能发给地方督抚。本来就低下的效率,现在更慢了。

好在情况似乎没那么糟,外面的炮声响了整整一天,北京城安然无恙。

大家都夸富明阿不愧是袁崇焕的子孙,打仗有两把刷子,那炮位调的那叫一个绝,闽贼也就仗着洋炮打得远,绝不敢靠近进犯。

奕?也觉得富明阿真是老天送回来的大将。此人是老行伍了,也是关外出生的旗人,管带宁古塔骑兵。后来南下加入江北大营、江南大营作过战,还有了伤残。咸丰九年,因伤残调回京营,开始负责训练京营。仗打的好不好另说,升官速度倒是挺快,一步不落。同治元年已经是正红旗汉军都统,官居一品。负责调教神机营。

所以京营里大多是受过他的训的,作为八旗权贵,在场面上也镇得住。同治三年,他南调扬州,任职江宁将军,同年收复南京,就返回南京驻防。今年闽贼打来之前,恰好他腿疾复发,请假回京养伤。闽贼攻破天津的前一个月才回来的,真真是老天爷送来的大将啊,非他还能是谁。

这位富明阿也确实了得,带着八旗绿营在闽贼到北京前,重新调整了京城所有炮台的炮位,进行了重新部署。这不,闽贼就真的不敢靠近。

这两天洋人的态度也好了,尤其是英国公使阿礼国,奕?敏锐的发现,在个人态度上,他更向着大清。让他不由得再次生出借师助剿的想法,在镇压粤匪的时候,借师助剿起到了不小作用,主要是李鸿章的淮军中,有英国人率领的洋枪队,法国人也配合过救援宁波。

如果能说服洋人出兵,大清可以出军费吗。那种大清自己的事自己办,不劳洋人插手的态度渐渐松动了。

奕?的好心情只维持了一天,因为第二天闽贼就打进城了。富明阿的那些部署,屁的作用都没起到一个。

对方很远就轰开了城门,厚实坚硬的安定门半扇门飞到了大街上,然后对方组织了一个千人队,挺着刺刀,马拉着小炮冲了一次,安定门就失守了。守城的兵丁一哄而散,拦都拦不住。

其他城门已经不止是权贵、百姓逃亡,大队的官兵溃逃,奕?责令富明阿调派有力可靠的部队去封闭城门,结果派去的部队一个个回家通知了家属,护送着家属一起跑了。

蒋远有点懵,这就打进去了?

昨天轰了一天,不像以前轰塌的那些城墙,北京城竟然只是剥落了几块砖,留下了一些浅浅的凹坑而已。

今天意外轰开了城门,想着既然门开了,就试试吧。然后一轮冲锋,打到护城河边,大炮对着城门洞抵近轰击,掩护步兵泅渡过河,然后就攻进了城门。对方连一次有效的反冲锋都没尝试,丢下城门就跑了。

永定门,以及附带的城楼,瓮城,一整个防御体系就这样被撕开了一角。

接着是不断派兵进城支援,以这个突破口向两面拓展,整整一天,一万大军全部入城,而且肃清了以安定门为中心的通道周边潜在危险。

之后快速往回发出捷报,他进北京了!

认认真真防守了一晚,并没有深入北京城,蒋远路上跟熟悉北京的纤夫了解过情况,北京可是四九城,成分内城外城皇城好几层,他昨天等高观察,一万兵力两防守四面城墙,进出通道都做不到。

所以发捷报的同时是调援兵,向福建求援,他希望能给他至少三万兵力,一万用于守护沿途交通,两万用来实施对北京城重要位置的控制,也只能控制重要位置,要完全控制,没有十万人做不到。

小心谨慎了一夜,也没等到敌人的反扑,第二天一早,一群洋人打着白旗过来,问明来意得知,他们是替清政府传话的,总理衙门表示可以跟福建政权谈谈。

蒋远也不知道能不能谈,但可以先听对方有什么想法,正好借此拖延时间,集结兵力。

总理衙门的代表,一群戴着双眼花翎的大官,在洋人的陪伴下走入军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恐慌和羞愤之色。

一开口则是:“只要你们肯退兵,可以仿朝鲜例,册封刘大人为郡王!”

听到这话,蒋远都为师父高兴,师父以后可就是王爷了。

但他做不了主,立刻发电报回去。

得到的回复是:“占领北京之前,不考虑任何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