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花了多少钱?”

刘勇强知道这份礼物的贵重。

一套制作精良的县官官服,价值200两银子。更贵的是官职,县丞虽然不是县令,但却是文官。一般是由科举没考中进士的举人担任,没考中进士也就意味着基本上不可能升迁,往往只有那些已经彻底放弃科举希望的举人才会选择这种职位。

“如今官衔不值钱了。”

李云梯感慨一声。

清朝这个朝代,从始至终都很奇葩,汉人王朝时候,卖官鬻爵绝对是骂朝廷昏庸的话,清朝确实官方明码标价卖官。不过不是没底线的,兵部尚书这种官不可能卖,能拿出来卖的最高官职是道台,从三品。乾隆年间,官职价格坚挺,一个道台明码标价1万6千400两。太平天国闹事之后,再次大肆卖官,很多时候曾国藩管皇帝要钱,皇帝会发来一批空白官凭让他卖,所以贬值的厉害,道台已经降价到了4723两银子。

李云梯的知县头衔,以前买的时候4620两,现在加一点都能买个道员,现在知县只需要999两,是最大量出售的官衔。

“我是说你打点花了多少?”

卖的只是官衔,有衔无职,想要得到实缺,得打通各种关系,花费的钱比正常卖官要多的多。

“你有功劳在身,花不了多少。”

刘勇强可不相信。

有官衔的官员太多了,有人甚至借钱卖了官,必须得捞回来。所以哪怕现在是被太平军控制的县,职位都有人抢。许多县令甚至是自己组织团练,带兵去收复自己的县城,比如现在的崇安知县,正带兵跟太平军玩命呢。

真正买了官,却不去谋职务的,大多数是商人,他们有一个头衔,有资格穿官服,做官轿后就满足了,买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跟官府打交道方便,不会被文官欺压,人家是真正花钱投资文凭。

“你这边没有问题吧?”

刘勇强见对方不肯说这件事,也就不在意了,知道对方是卖自己一个人情,或者说换一个人情,毕竟李云梯能当上县令,是占了刘勇强的功劳。以他的家世地位和背景,一旦转入文职,以后升官的路是一片坦途。

“我这里无忧。粤匪从麻沙、崇安分别来攻了两次,都无功而返,大掠乡野而去。”

李云梯这里有王二带的两千洋枪队,守城是没有问题的。

“你之前带的那批鸟枪队我也召回来了,现在让王二领着。”

之前紧急,那批人是老兵,李云梯招了回来,王二带着守城,就更没问题了。

刘勇强没有在意,那批人从来都不是他的人,李云梯一封信就能把这些人叫走。只有现在手里的四千乡勇,才是他的人,这些人没有背景,甚至没有亲人,谁都叫不走。

在李云梯这里没有久留,他就是让刘勇强来领官服的,回丰乐大营的路上,李云梯派了一百人护送他,是卢伟的马队,骑的还是以前那批马。

刘勇强很眼馋,眼馋的不是卢伟的马,而是他的人。能骑马的兵太少了,基本都被八旗掌握,绿营也有少量马队,都是精锐,不可能得到。

只能从卢伟这里想办法。路上闲聊了一路,卢伟现在得到李云梯重用,也是因为有这支马队。但他也不会轻易交出去,这是他的资本,在太平军中立足的时候,靠的也是马队。

卢伟说他之所以会骑马,是因为以前给地主家养马,后来活不下去,入伙了土匪,第一个抢的就是地主家。在后来加入天地会,太平军派人联络他们,刚好他们在广东被剿的很厉害,就北上联合江西天地会在赣南起义,石达开打过来就跟了石达开,后来杨辅清过来,就编入了杨辅清的队伍。

“等以后有钱了,我给你买一批好马,我有渠道!”

刘勇强暗示卢伟。

卢伟却摇摇头:“这里山多路狭,有好马也跑不开。”

刘勇强不知道这只是随口一说,还是在拒绝自己,也没多说,挖人墙角总是不对的。暂时他跟李云梯还是合伙人,李云梯的马队就是他的,随时都能借用。

到了丰乐,也没让卢伟走,彻夜长谈。

从他这里了解了很多太平军以前的情形,卢伟也对太平军在福建杀戮之重感到不解,他从广东大道江西,又到福建,太平军以前没造过这么重的杀孽。卢伟猜测,可能是因为福建山多,团练扎在山上,抗粮抗税情况严重,惹恼了杨辅清。

卢伟走之前,参观了刘勇强的大军,对军容十分称赞。

刘勇强始终不放松训练,给士兵们天天吃饱饭,不打仗就训练。每天除了空枪训练,隔几天打一次实弹,大量时间用于各种队列变化。

炮兵也慢慢练出来了。除了自己亲自训练的72个教官团,在松溪挖掘的那个蒋远,表现的格外出色。他已经加入了炮队,在松溪县几天之内他就学会了大炮操作。那些动作本身不复杂,不得不说老实巴交的农民学这些确实吃力。

蒋远不一样,他学的很快。现在天天跟在刘勇强身边,刘勇强亲自教他数学、几何,炮瞄的原理。他学的很快,他的手来回比划,很快就能计算出来。问过一次,他会各种口诀,刘勇强反倒听不懂其中的道理。蒋远是蒋举人同族,家里也有几亩薄田,他爸爸蒋通是蒋举人家的庄头,平时帮忙收租,组织劳力干活,相当于黄世仁家的穆仁智。而且还是匠人,泥瓦匠,木工都能做,蒋远从小跟着他爸爸做工,给地主家盖房子,在村里修渠等。

刘勇强猜测,他那一套口诀中,本身就包含了数学几何的道理,只是跟西式的数理表达方式不一样,那是另一套数学语言。根底是想通的,所以蒋远很容易理解刘勇强讲的道理,学会了操作测距仪。

测距仪对普通滑膛炮的作用还不那么明显,毕竟炮门对准了直接轰也能差不离,真正的差距是跟对方的炮兵对抗,哪一方瞄准的更快,更准,就能摧毁对方。等到了线膛时代,火炮精准度大幅度提升后,差距会更大。

驻扎在丰乐一个月,建阳县那边多次开战,但始终无忧。水吉镇的林向荣向刘勇强求援过两次,他派出一个团,带着炮去支援,很轻易就打退了太平军的攻击。气的林向荣大骂,说如果在海上,他有舰炮的话,这些贼人那个敢来犯他。

一个月后终于安定下来,此时大战略上,太平军已经陷入明显的绝境。虽然崇安、邵武等这些府县还掌握在石达开手中,手下大将石镇吉盘踞,但周边清军已经四面合围过来。

周天培从浙江进逼浦城,周天受等人也从仙霞关攻来。最不利的是曾国藩已经赶到了江西,集结重兵于江西铅山,随时准备进攻分水关进入福建。

刘勇强用这一个月时间,跟周边办团练的士绅混的很熟,县丞这个官职还是挺有用的。

在周天培、周天受兄弟猛攻之下,联合其他清军、乡勇,8月底浦城陷落。代理浦城县知县张栓庆,收复了自己的地盘。石达开部沿着闽西江西边境地带往南窜逃,建阳县一带压力陡增。

刘勇强又派遣了一千人前往支援建阳县,撑过了这波侵袭之后,太平军主力转移到了崇安、邵武一带。

谁都知道他们蹦跶不了多久了,此时还传来内讧的消息。石达开手下大将胡其相检点率一部太平军由邵武进入江西境内,进攻建昌府,被清军反应迅速的张运兰、刘光明部湘军包围,走投无路,放下武器乞降,张运兰、刘光明精壮悍贼八百余名正法,重要官员胡其相、毛一凤、易尚仁等检点、潘联畦、杨有祥等先锋押到南昌绑赴市曹处斩。

张运兰、刘光明还是很能打的,之前坐镇延平府的王懿德,上奏点名要这两人从江西驰援福建,可惜清廷后来把两人调到浙江去了。在清廷眼中,浙江始终比福建重要。

当时陷入危机之中的王懿德,竟然选择了请假,以病重为由在两个月前去福州养病了。让新任巡抚庆端代理闽浙总督替他坐镇延平府,现在看到形势大好,王懿德竟然宣布他病情稍缓,又跑出来管事了。

王懿德绝对是个滑头,但也有能力。保住闽浙两省这样的功劳,后来让他跟骆秉章、胡林翼并列三大总督。

石达开退守崇安、邵武之后,水吉镇一带全都没有太平军活动,闽西北连成一片。只有建阳县正对崇安县,危险还没有解除。李云梯此时派人叫刘勇强去建阳县,他以为是商讨防务问题,结果在这里碰见了邵武知府陈维汉。

这货以前是个茶商,在广东倒腾茶叶的。不是啥正经茶商,跟弟弟陈翀汉一起组织人偷越税卡,偷税漏税,弟弟因此现在还被通缉。结果捐了一个知府,打通关系,现在急着集中兵力打下邵武去当官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