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乾:帝国独裁者 > 第114章 江州府之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日后。

呜呜……

阵阵嘹亮的号角声从城内响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声声的号角声仿佛变得急促了起来。

只见大量的军队从城池中汹涌而出,他们脸上闪烁着冷厉和凝重的神色,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

这是由周炎所带领的江南战备军,以及从各个州府赶过来支援的精锐士卒。

随着这些天李业这个混蛋的攻城掠地,江州府已经有超过半数的地方陷落,由于李业对军队下达十日不封刀的命令,这些地方如今更是化为了一片人间炼狱。

而周炎就是故意将军队拖在城中等候,等待着这些人的情绪与仇恨到达最顶峰,才将这头猛虎放出了牢笼。

可这些军队从始至终都不知道他们将要面对的是北境边军,从他们出发的那一刻开始,接收到的命令就是北上平叛。

为了帝国的荣耀,为了让叛军不再肆虐中原地区,所以士兵们这些天一直都在压抑着自己的情绪。

而周炎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这些天才会不断的挑动着士兵的情绪。

“将士们……

叛军猖狂,意图祸乱中原。

本将军在这里承诺你们,只要此战我们能够存活下去,那么在场的诸位就是某的亲兄弟了。

感人的话我就不多说了。

你们看到前边那些摆放好的箱子了吗?那里有着很多很多的财富,你们随便拿,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周炎每说一句,身后那十多个传令兵就跟着大声重复一句,将他刚才所说的话,完美的给身后那数万士卒给复述了下来。

身为成年人都应该明白,嘘寒问暖,不如给笔巨款,情绪达到顶峰是一方面,关乎切身利益又是另一方面。

没有人会嫌钱多,金银财宝才是最终的情绪催化剂,而他们江南士族什么都不多,唯一剩下的就是钱多。

李业和陈之幕这两个吃饱了饭就掀桌子的白眼狼,当初坑了一把江南士族还不够,现在居然还想要染指连州这个地方。

自己再不出手,整个中原还能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所以这场仗他们江南士族必须要打,并且要将这些狼子野心的家伙给彻底的赶回北方。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若是让李业这数十万边军挺进连州,那就相当于在江南士族的胸口处顶上了一把利剑。

这种事情谁能愿意?

本来还以为调兵入关平叛,没想到却是招惹来了一条吃人不吐骨头的饿狼。

吼……

军队当中这时传出一声声怒吼,没有什么比这些黄白之物更有诱惑力,至于周炎的话听一下就算了,可千万不能当真。

若是当了真,那你可就真的是上头了。

而另一边。

距离此地不远处,坐在营帐内的李业听到探子的汇报后,那张平时无比淡漠的脸庞,在这个时候也皱起了眉头。

“看来……我们这个以前的老上司,是要与我来打一场硬碰硬的仗了。

周炎啊……周炎,可真有你的啊。

哈哈哈哈哈……这些江南士族就不怕手底下的那些精锐部队损失殆尽吗?

到了那个时候,我又看他们该怎样去掌控这个偌大的南方!”李业的声音透露着一丝讥讽,不知是对江南士族感到不屑,亦或者是不把这些中原的军队放在眼里。

自己这边与安宁郡这边也就二十多里地,中间相隔着一大片平原,而这片空旷的平原,就是自己这位老上司给他挑选的战场。

唉……物是人非事事休,真是没有想到啊,仅仅只是数年的时间,自己就要与这位当初的老上司兵戎相见。

看着眼前这个沙盘,李业的思绪不禁有了些许恍惚,

自己当初与周炎同为一个派系的人,深受这位老上司的照顾,如果不是为了掌握更大的权力,他也不会选择与陈之幕合作,在最关键的时刻临阵倒戈。

至于自己的夫人孙氏?当初自己选择与陈之幕背刺江南士族的时候,就已经把她送回了孙家。

如果不是对她还保留了最后一丝感情,或许就不是把她送回老家了,而是送到地下卖咸鸭蛋。

虽然自己在言语上对这位老上司进行嘲讽,但是他在战术上可不会对这位老上司放松警惕。

既然周炎敢选择出城与他们这些边军进行野战,那么就必定有着充足的底气以及信心。

而此次前来的军队,很有可能就是江南士族手底下最为精锐的那一支战备军。

“真是有些麻烦了!”李业挥手示意探子先行退下后,有些神情疲惫的揉了揉眉间。

周炎的心思自己很清楚,他此举无非是想把自己等人“逼”回北方,能不打就最好,实在不行就手底下见真章。

可现在这个局势已经是不打不行了,他们这数十万人已经没有退路了,若是自己敢提议退回去,手底下那些将领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甚至过分一点的话,这些桀骜不驯的军头很有可能会当场将他的头颅给砍下来,重新推举出一位新的掌舵者。

这已经不是想不想退的问题了,是陈之幕在背后拿刀子顶着自己这帮人前进,而手底下的将领也同样顶着他前进。

总的来说,他们这些人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与其他势力集团进行殊死一搏。

“来人……通知所有将领前往大帐开会!”只见李业对着门外的亲兵大声下达着命令。

这件事情背后所隐藏的含义可不简单,必须要召集所有人商讨一番,然后布置好详细的战略规划。

但其实这种在平原之上的大兵团作战,除了对比双方的装备外,更多的是双方士兵的士气,以及各自骑兵策应的问题。

所谓的计谋,在这种动辄十多二十万人的大型战争面前,根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双方之间拼的就是各自的底蕴,拼的就是后勤运输的问题。

再加上各地源源不断的驻军赶来,这场仗绝对是李业从军多年,有史以来面临着最为残酷的一场战争。

求收藏求打赏,各位乡亲父老叔伯兄弟,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