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完成了公司内部审查工作,也算是解除了一个未来的危机,也给员工们降降温,不要被利欲熏昏了头脑。

星辰在这之后地开始慢慢提速运转起来。

而新入职的员工们也知道了洪福之上还有一位董事长,这时通过老员工们的嘴,大家知道了董事长是一位技术大佬。

董事长不爱管公司的事务,这也是为什么新人很少见到江辰的原因,一是级别不够进入实验室,二是老板不喜欢抛头露面。

大家现在挂在嘴里的董事长江辰,这时候重启了一号车间内的芯片生产线工作。

他在一旁看着显示器,观察着数据,昊天操控着机械臂开始测试生产工作。

江辰与昊天一起设计的这条生产线,是通过电子束曝光的方法,根据提前完成的器件设计图。

利用砷化镓半导体量子材料的生长方法,将芯片的基底和外延层生长成需要的形状。

随后采用电子束曝光将芯片上的器件打印到光刻胶之上,方便后续的刻蚀制程。

之后与硅基半导体一样使用干法刻蚀去除掉芯片表面多余的杂质,从而形成器件。

倒数第二步就是离子注入,调节电阻器等电阻的大小,改变芯片的性质。

最后就是封装,测试,调试,检验出合格品。

江辰眼前的这条生产线,抛开最后一步封装,剩下的都被整合进去了。

而星辰目前也已经建立了一家半导体封装测试子公司,就在核心车间不远处新建的一个厂房内。

江辰看着面前的系统操作面板,目前生产线上的数据一切正常。

踩着节奏明快的步伐,江辰巡视着生产线上的每一个环节,时而与昊天讨论有没有优化空间,时而嘱咐昊天记录下一些小问题。

他忽然停住脚步,眼睛紧盯着机器中的显示面板,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个细节。

手指飞快地在屏幕上敲击,调整了一些参数,让整个生产过程更加顺利。

昊天停下了机械臂的工作,生产线全部停止。

江辰凝视着这五十块芯片,心里也涌起了一丝期待。

现在它们还需要经历封装这最后一道工序,他亲手包装好这些芯片半成品。

车间门口待命的黄天德立刻引领着他,踏上了通往封装车间的路途。

穿过车间的门,封装工艺师傅们正在有序地进行操作,每一步都精益求精,芯片在他们手中仿佛成了艺术品。

一个小时后,芯片封装完成,江辰将这些成品小心翼翼地装箱,带着它们立刻返回了实验楼进行测试。

最后检测出其中有15块芯片由于点缺陷,线缺陷以及存在气泡等原因不合格,会影响芯片的寿命以及性能。

虽然有不合格品,但良品率也达到70%,江辰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这次测试的结果也算是达到了他的预期。

接下来,测试一下芯片和台积电出品的芯片差距吧,他立刻呼叫了洪福,让后者拿来10块台积电产的芯片来到实验楼。

听到江辰的这番吩咐,洪福心中顿时一凛,拿着芯片去实验楼,该不会是一号车间内的生产线有成果了吧。

洪福立刻带着东西一路小跑着来到实验楼,进入到实验室内,将手里的芯片交给江辰,一边喘着气一边满怀期待地问道

“江总,是不是芯片生产有成果了?”

江辰接过芯片,将它放置在检测机器上,开始了检测的工作,头也不回地说道

“有成果了,今天制成的芯片,在封装公司刚刚完成,我来对比一下两款芯片的性能差距,方便我进行后续的调整。”

听完这句话,洪福心中大定,随即站在一边开始等待测试的结果。

江辰忽略了身旁洪福的兴奋,开始了认真的性能测试。

手指轻点在键盘上,时而注视着显示屏上的数据,不停的在心里对比两款芯片的性能。

他很快就得出了结论,同一设计图纸,同一制程技术下,量子芯片的性能要比硅基芯片强得多。

不过缺点也很明显,操作精度要求很高,材料也很贵,目前适用于比较核心的高精度仪器使用,目前无法大规模铺开生产。

如果大面积适配到手机上的话,还是硅基芯片性价比高。

洪福在看到江辰结束了测试,开始低头沉思,忍不住问道

“江总,咱们的芯片测试结果怎么样?”

他的问话打断了江辰的思考,

“测试结果倒是很不错,都是45纳米制程技术,自产的芯片比台积电的性能要强得多。”

还不等洪福欣喜,江辰的话锋一转

“不过,要是在手机上使用我们的芯片,那星辰S1的价格估计要提高300元。”

“江总,我们最开始的想法,不是为了应对可能存在的制裁才要建立自己的芯片产业吗?

现在没有制裁,这款芯片没必要使用到星辰S1上面。”

洪福立刻说出了他的看法,这番话让江辰醒悟了过来,对啊,还没有到未来菊厂的那个境地了,是他多虑了。

“而且,自研芯片的性能很强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在后续的星辰S2当中,推出真正的最高端机型,使用我们的芯片。

高端机型销量不会太高,价格高可以摊平芯片的成本。

这样以来可以打响星辰的招牌,进一步巩固住咱们的先发优势,确立咱们星辰智能手机第一的地位。”

洪福结合芯片的性能继续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对未来的规划。

“好主意,是我想的太忧虑了”

江辰听到了洪福的意见立刻就同意了,然后开始了安排。

芯片部门由洪福进行挑选人才,推荐到总裁办以后,由昊天接受审查背景,签订严格的保密协议,然后进入核心车间内。

最后直接进入到江辰的手下开始接手芯片生产线,在这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完善量子芯片的工艺。

他可没忘记,芯片的制程工艺进步的太快了,现在还处在摩尔定律当中,每十八个月到二十四个月,芯片的制程就要增加一倍。

性能也会提升一倍,同时成本也会相应的降低,星辰芯片也不能依靠45纳米制程去对抗未来出现的28纳米,14纳米甚至7纳米硅基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