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荀守成闻言大急,呵斥道:“住嘴,你少年人懂的什么国家大事,还不与我速速退下。”

荀继业脸色涨的通红,却不敢与父亲顶嘴。

只听荀守成又道:“陛下,大理有备而来,我大宋却准备不足,不如…不如暂且和谈,待日后准备充足之时再与之一战,以雪今日之耻。”

天武帝冷笑一声,对于荀守成所谓的和谈之策完全不予理会,却温言对荀继业道:

“继业,你当真有信心可与大理一战?”

荀守成急道:“陛下,小儿年少无知,恐不能担当如此重任。”

李进哈哈大笑道:“我大宋北王今年不过十六岁,却已扫平三州大败金兵。”

“且臣听闻大理明珠也不过二十一岁,比之镇国大将军可还要少着两岁,荀大人年少之说却是从何说起。”

荀守成勃然大怒道:“李进,你如此苦心构陷我荀家,到底是仗着谁人的撑腰。”

李进毫不退让,也叫道:“下官也想问问荀大人,值此生死存亡之际,荀大人却一力主张把我大宋战神关押在牢狱之中,你为的又是哪般。”

荀守成昂然道:“老夫一生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陛下,为了朝廷,绝无私心。”

李进道:“好一个忠心耿耿的首辅大人,镇国大将军一向与武王爷并称为帝都双子星,如今荀大人却一力阻拦令子出阵,怎么?难道你是想让陛下的亲子亲自去冲锋陷阵?”

荀守成气的脸色铁青,一双阴冷的目光只在李进身上刮来刮去。

一个小小的兵部侍郎竟然也敢如此这般和他作对。

看来这个朝堂上不怕死的人还是太多了。

这时在荀守成的眼中李进已经上了他的必死名单,与死人无异了。

荀继业眼看父亲受辱,如何还能忍耐。

大叫道:“陛下,臣愿领兵出战,若不能胜,情愿战死沙场。”

天武帝大叫道:“好,果然无愧于荀家血脉,此战你若能得胜,日后你就是我大宋新一代的战神。”

荀守成虽然焦急无比,可眼看着天武帝已经公然下令,也只能干着急实在无可奈何。

自从帝都被围后,天武帝就曾诏令四方兵马入京。

如今的帝都城内又聚集了十路节度使,二十余万人马。

荀继业在枢密院下发兵符后,便率领十位节度使,二十万人马,浩浩荡荡的朝着红甲军杀去。

这时的段慕云正好整以暇的布兵在距离帝都三十里外的虎卫冈。

不料荀继业带兵赶到的时候立刻就发现了异常。

原来在距离红甲军三里之处,赵云的白马营居然也堂而皇之的在一旁扎营结寨。

这一下意料之外的变故让荀继业也忍不住心中打了个突突。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白马营和大理联手了?

可若是如此,红甲军一路袭来为何却始终不见白马营出手相助?

可若不是,那为何前一阵还打生打死的两人现在却相处的如此和谐?

当日在帝都城下荀继业也曾亲眼目睹过白马营骇人的战力。

并且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同样身为一名武将,白马营极致的强大甚至几乎令他道心崩坏。

如无必要,就算是他也实在不想和这样一支几乎不存在于人间的部队作战。

本来这次出城他就只是奔着红甲军来的。

段慕云的背后只不过是弱小的大理。

可赵云的背后却是龙不祥。

龙不祥和帝都的关系实在太过于微妙。

荀继业一时不敢动手,立刻派使者前往白马营。

并反复叮嘱,交谈时态度必须恭谨,凡事当忍则忍,绝不能起冲突。

使者领命而去,到的白马营营中与赵云相见便表明来意。

赵云闻言只淡淡的回复了一句:“也没什么,此处风景甚佳,我等特来游山玩水。”

使者一窒,情知他是推托之词,也不敢质问。

只道:“大理兵犯帝都,我军即将与之开战,不知北王爷他老人家作何打算?”

赵云说道:“王爷的打算我哪里知道,贵使自去问他本人好了。”

使者见赵云始终不曾表态,他牢记荀继业的嘱咐,也不敢逼问,只得道:

“既然如此,下官告退,只愿北王爷能时刻惦记着陛下和洛妃娘娘的情分才好。”

赵云拱手道:“不送。”

眼看着使者离去,赵云平淡的外表下这时却不由的露出了几分焦急之色。

原来他自收到了张文山的求救后,便立刻派人飞一般前往北境请示龙不祥。

赵云心知龙不祥与宗仁昌的关系非同一般。

且他与宗仁昌也曾一路南下追击反贼,两位铁血军人的交往让他们的关系迅速升温。

赵云虽然有心想救下宗仁昌。

可帝都在龙不祥心中的分量终究不比大理。

未得帅令就算是赵云也不能轻易兵犯帝都救人。

可北境实在太远,一来一回之下只怕那时宗仁昌早已死于屠刀之下。

就在赵云万分焦急之时,没想到这时段慕云居然挺身而出了。

她这次跟随赵云北上只不过带了三千红甲军护身。

当下便立刻派人带着她的令符赶往大理,把五万红甲军全部调来。

一路做出攻城掠地,兵犯帝都的样子。

段慕云的这一次行动甚至没有经过大理国君和各族族长的首肯。

红甲军表面是大理国兵马,无大理兵符不得轻动。

但实际上红甲军多年来一直跟随段慕云南征北战。

全军上下早已全都成了她的嫡系。

在红甲军心中段慕云的将令更胜于各族联合颁布的国令。

为了此事,各族族长震怒,于三日内连发了九道令旨,勒令她退兵。

他们愤怒的不是段慕云贸然开战的行为。

而是她居然敢无视长老会,在没有请示的情况下就擅自发动军事行动。

这真是岂有此理,她心中还有没有我们尊敬的各位长老大人?

答案是没有。

段慕云毫不理会,一路只管南下。

到这时眼看着五万红甲军被帝都二十万大军团团包围。

赵云的心中不由的又是焦急又是感动。

心想明明是我北境要救人,现在压力却全部由她一人承担,世上焉有此理?

她为什么要为了我做到这般地步?甚至不惜和她的父皇闹翻。

主公啊主公,若你这次不肯让我出兵相助,赵云就算辞去白马营主帅的职位,单枪匹马也绝不能坐视不理。

事后有任何责罚,我赵云一人担着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