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可。”

“万万不行。”

杨修话音刚落,龙不凡和荀守成就不约而同的站了出来阻止。

荀守成道:“自古以来只有为人子者前来拜见父母,从未听说过反要父母前去相见的,八皇子若当真思念母亲大可即刻返回帝都,不知他因何缘由迟迟不肯归来。”

天武帝道:“不错,洛妃乃是我的妃子,岂能轻易离宫。”

原来自从龙不祥收复三州,拥兵三十万之后,洛妃的战略地位就变的空前的重要。

只有把她牢牢的掌握在手中才能成为一张钳制龙不祥的重要底牌。

这个道理别说天武帝,满朝文武又有哪个不知。

杨修道:“明人不说暗话,若陛下肯放洛妃娘娘与我归去,我主保证北境三十万兵马此生绝不会踏入神鸣关一步,并且北地永为大宋之臣,如何?”

荀守成哈哈大笑道:“好一个明人不说暗话,八皇子之所以迟迟没有起兵不就是因为他越不过神鸣关这道天险吗。”

“就算他能越过去又如何?背叛父皇,逼死母妃,如此的行径必将为天下所不耻,这样的人还妄想君临天下吗。”

说到逼死母妃四个字时荀守成特意加重了语气。

言下之意就是龙不祥若敢起兵反宋,洛妃必死无疑。

双方这时已经算是撕破脸皮,赤果果的刚正面了。

杨修冷笑一声道:“如今山海关便在我等手上,我主能攻下山海关难道还会忌惮一座神鸣关吗,荀大人如此说话只盼他日莫要后悔才行。”

荀守成道:“老夫一生行事从不后悔,贵使如此说话,莫非八皇子当真要起兵造反,做那不忠不孝的无耻小人。”

杨修冷笑道:“荀大人言重了,听说大人曾出使金国,把三州之地拱手让于金人之手,如今却自我标榜为忠君爱国。”

“我主不避险阻,在前线浴血奋战,却处处要被人怀疑拥兵自重,请问天下哪有这个道理?”

“若非我主在北地死战,如今三州尚且在金人之手,荀大人敢向金国去讨要三州吗?”

荀守成不卑不亢道:“贵使言辞如刀下官佩服,只是如今的局势贵我两方都心知肚明,洛妃娘娘绝无可能随贵使北去。”

杨修冷哼一声,竟然一甩袍袖径自扬长而去。

只把帝位上的天武帝气的脸色铁青。

如果说他之前还对放下身段去向洛妃求好,以其让她哄骗龙不祥入京的行为还心存犹豫的话。

那么这时他心中再无半分犹疑。

这时他对龙不祥的憎恨甚至更在金人之上。

只因龙不祥身为皇子不但对自己没有半分的敬畏。

更是多次把他的脸面放在地上反复摩擦,让自己很是下不了台。

杨修出宫后立刻便安排了几名信使,火速往三州赶去。

向龙不祥禀告了在帝都内发生的一切。

之后的几天天武帝不再出面。

由荀守成亲自率领几名重臣与杨修进行反复商谈。

双方经过几天的商讨,几乎已经达成了所有的细节。

但唯独两件事始终不能谈拢。

第一件事便是杨修承认三州向大宋称臣,但三州必须拥有绝对的封地自治权,听调不听宣。

这件事双方虽然经过了反复的拉扯,但最终还是帝都做出了让步。

毕竟明眼人都知道,如今的三州都是龙不祥一刀一枪从金人手中夺回来的。

他们能不反叛便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了。

还想指望让他们年年纳贡,岁岁称臣?

唯独杨修坚持的第二件事,让双方不但不能达成一致,甚至多次进行了争吵。

那就是洛妃必须跟随使团返回北地。

最后被逼急了的荀守成直接说道:大宋立国三百余年,金人虽然猖獗于一时,可我大宋却也始终不曾让人给灭了。

“倘若八皇子自以为甲兵在手便可横行天下,那就放马过来一战吧。”

杨修知道对方之所以敢放出这样的狠话,全都是仰仗于神鸣关的存在。

神鸣关号称天下第一关,其坚固险峻的程度甚至更在山海关之上。

当日龙不祥大军兵临山海关下,若不是唐家军出关投降,他们始终都不能奈何那座雄关半步。

更何况如今的神鸣关。

半个月后。

杨修派出的信使终于抵达了幽州的省会城市幽云城。

彼时龙不祥正坐镇关内,静候帝都的消息。

当龙不祥看完杨修传来的信件后便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

坐立于左右两侧的诸葛亮和荀彧对视了一眼。

两人都看出了龙不祥心中的犹豫。

龙不祥对他的母妃实在太过于看重,他的一举一动都生怕触及到洛妃的安全。

荀彧起身道:“主公,以如今的局势帝都绝不会轻易让洛妃娘娘前来北地,我们恐怕须得更进一步才能逼得他们下定决心。”

诸葛亮也道:“主公且请宽心,如今帝都把娘娘当作一张底牌紧紧的握在手中,只要不是到了绝境,他们绝不敢伤害娘娘半分。”

良久后。

龙不祥才终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道:

“通知子明和子义,即日执行白衣入关计划。”

白衣即是商人的代称。

在上一世吕蒙正是通过白衣渡江的行动袭取了空虚的荆州。

从此让打仗再也没有了章法和规矩,所有人从那时起为了达到目的都是无所不用其极。

让春秋战国时期前持续了两千年之久的战争礼仪从此不复存在。

龙不祥如今到底是走了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