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太阳缓缓地从地平线上升起,清晨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温暖。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兴奋的呼喊:“快看!殿下他们回来啦!”
这声呼喊仿佛点燃了整个场面,人们纷纷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果然,在不远处,有一群身影正逐渐靠近城门。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有些模糊,但随着距离的拉近,越来越清晰。
走在最前面的是朱楩和袁巧儿,他们骑着马,英姿飒爽。朱楩的身姿挺拔,英俊的面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袁巧儿也是梳着马尾英气勃发。
紧跟在他们身后的是袁成、袁灵儿和解子纶等岷海卫的将军们。他们个个威风凛凛,气势磅礴,让人不禁为之侧目,陈河也在队伍之中。
在完成了最后一条消息的传递后,陈河便率领着特种部队的队员们来到了朱楩他们约定好的返回路线上等待。当朱楩成功地甩掉顾成的人马后,他们便重新会合在一起。
看到朱楩等人的归来,百姓们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他们挥舞着手臂,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欢迎着英雄们的凯旋。
朱楩见状,当即下令让士兵们原地解散。这个命令一下达,士兵们立刻欢呼雀跃起来,他们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奔跑着冲向自己的家人。亲人相见,场面十分感人,有的相拥而泣,有的则喜笑颜开。
然而,没过多久,一些军属们就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家的儿郎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归来,而且这种情况并非个例,许多军属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在这些军属中,有一户人家与朱楩和袁巧儿的距离并不远。这是一位年轻的妇人,她身旁还带着一个年仅三岁的孩子。妇人的脸色苍白,神情紧张,战战兢兢地朝着袁巧儿走去。
当她走到袁巧儿身边时,略微迟疑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轻轻地拽了一下袁巧儿的披风。
袁巧儿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拽吓了一跳,她迅速回过神来,低头看向妇人。妇人见状,连忙用略带颤抖的声音问道:“王妃……王妃……不是说这次出征无人伤亡吗?可我怎么没见到我家男人呢?他……他是不是……”
袁巧儿定睛一看,这妇人竟然是老邓的妻子。老邓是岷海卫的将领,此次他带领着其余两万士兵北上渡江。袁巧儿心中一紧,她立刻明白了妇人的担忧和疑问。事实上,妇人所问的问题,也是许多其他军属心中的疑虑。
百姓们对于这场毫无伤亡的战役是否真实其实并不会太过怀疑,毕竟岷海卫中并没有他们的亲人。然而,军属们却深知其中的真相,因为他们是最清楚自己的孩子、父亲或丈夫是否有平安归来的。
就在这时,原本喧闹的昆明府外突然被妇人的这一问打破了宁静。尤其是那些军属们,那些没有等到家人归来的人们,开始慢慢地聚拢过来。
若是换作其他的王爷和王妃,恐怕绝对不会允许人们如此靠近自己。但朱楩和袁巧儿却与众不同,他们展现出了非凡的亲和力。
袁巧儿更是毫不犹豫地翻身下马,上前扶住妇人,柔声安慰道:“邓夫人,您千万不要惊慌。老邓一切都好,他很平安。我们和他是兵分两路,这样可以迷惑追兵。他们现在应该正朝着丽江府的方向绕路返回,所以肯定会比我们晚一些到达。”
朱楩看到袁巧儿如此果断地自己解释起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动。如今的袁巧儿已经是个十分称职的王妃了,而这是她自发的成长。她没有丝毫的犹豫,反而显得非常从容自信,仿佛对这一切早已了然于心。
袁巧儿的解释条理清晰,语气坚定,让邓夫人和其他军属都听得十分认真。当邓夫人听完后,她原本紧绷的神情立刻松弛下来,眼中的疑虑也随之消散。不仅如此,她还欣然接受了袁巧儿所说的话,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
其他没有见到亲人的军属们,情况也大致相同。他们自从跟随岷王以来,尤其是成为岷海卫的军属之后,通过与岷王和王妃的接触,逐渐了解到他们的为人和品德。因此,他们对岷王和王妃充满了信任,从不怀疑他们的话。
既然王妃已经亲口告诉大家,他们的亲人都还活着,并且正在回家的路上,那么这些军属们就不再追问更多的细节。他们相信王妃的话,也相信岷王一定会妥善安排好一切。
这种信任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朱楩长期以来对岷海卫军属的优待所换来的。在昆明府,每个岷海卫将士的家人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他们的丈夫每月都能领到足够的俸禄,足以养活一家老小。这种优厚的待遇,使得岷海卫的将士们对朱楩忠心耿耿,愿意与他一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朱楩见不论是军属还是百姓都被袁巧儿安抚的很好,此时也翻身下马,走到袁巧儿身边,牵起她的手,走到人群之中。
众人也是连忙给朱楩让出了位置来,把他们二人围在了中心,朱楩大声说道“众位乡亲,正如王妃先前所说,大家不用担心,还有两万岷海卫的将士们已经从丽江府绕道而回了了,两日后我便会去接应他们。军属们若是想与我一同前去迎接的,待会儿直接到王府报名!”
朱楩的话语更是给了这些军属们一剂强心针,更加确定了他们的亲人都在回来的路上了,此刻欢腾再次响起,百姓们那是更加欢呼起来,纷纷拥护者朱楩二人回城。
袁洪与袁李氏还有袁成媳妇儿没有到城门迎接,而是在王府里等着,听着欢闹的声音越来越近,袁李氏那心便跳的越快,抱着清清就在门外晃悠,毕竟快有两年的时间没见过儿子和女儿们了,此时那心情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