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当官哪有种地香 > 第82章 不就讨价还价,当他不会是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2章 不就讨价还价,当他不会是的。

第八十二章

入冬前,善堂盖的差不多了,只剩下饭堂里的灶还没砌。

官差们到每个县去通知,通知完便赶快回了府衙。

张氏婆媳带着孙子孙女,郑寡妇母子,在听说善堂可以入住后,立刻收拾包袱搬了过来。

原本关系不好的两家,在抛却成见相处后,竟然发现非常聊的来。便住进了一间屋子。

张氏的大儿子更是天天带着郑寡妇的儿子玩。本来因为不会说话很是内向的孩子也渐渐有了笑容。

外头半信半疑的人,在看见他们两家人进进出出善堂后,也动了心。

尤其是晚年丧子的夫妻,住进来后,有了说话的伴儿,人瞧着都硬朗不少。

不过人一多,就容易乱套。

有一些人打的一手好算盘。冬日里不能干活,还要消耗粮食柴火。他们便将家中老人送进善堂,等到来年开春,地里需要干活的人手时,再把人接回去。家里少了几张吃饭的嘴,能省不少。

一开始这事没被发现,后来是一对良心不安的老夫妻忍不住悄悄找到看守善堂的官差,和他说了。

他们觉得唐大人盖善堂是好事,他们这么占便宜着实不应该,是丧良心的事。

官差听了后,让他们别声张,还是和以前一样待在这里。

随后趁着换班,回府衙将这事告知了唐文风。

唐文风都听笑了。

他倒是没想到,还能被人这样钻空子。

讲究孝道就是这样讲的?

“现在就算了,开春后,你们上每个村子挨家挨户登记妇孺老幼。”

“是。”

*****

森林里,野鸡,狐狸呼啦啦地往前跑。

赵齐手里握着把弓,瞄准一只野鸡。

“哎哟!”

就在他要松开弓弦时,头顶上方落下一个东西,正正好砸在他头上。就这么一错神,野鸡已经扑着翅膀跑得不见踪影。

赵齐低头一看,竟然是个松塔。再一抬头,高高的树杈上,一只松鼠举着两只小爪子一脸震惊地盯着他,见他看来,尖叫一声,身型灵活地在枝桠间飞窜,不一会儿就没了踪影。

唐文风往上推了下兔皮帽,想到看过的人与自然,大手一挥,指使手底下的人掏松鼠洞。

爬树厉害的官差活动了下手脚,抱住光秃秃的树干蠕动着往上。

看见有树洞,便伸出手进去摸一摸。

嘿,还真摸到不到好东西。

有一只松鼠正在家睡觉,就被一只戴着皮手套的手给摸醒了,炸着毛从树洞里窜出来,对掏它口粮的官差一通叫。

官差咧嘴:“不给你掏完。”说着就抓了一大把松鼠口粮放进挂在胸前的布包里,然后抱着树滑了下去。

气的松鼠尾巴毛都炸成了一个鸡毛掸子。

不远处,唐文风看着死在砚台刀下的梅花鹿,咋舌。国一啊,这要是换在上辈子,牢底怕是得坐穿。

“梅花鹿好吃吗?”

砚台将刀在梅花鹿身上蹭了蹭,蹭干净血:“属下没吃过,不知道。”

“那倒是能尝个鲜了。”唐文风脑子里已经冒出了好几个菜谱,酱鹿肉,红烧鹿肉,干锅鹿肉,爆炒鹿肉......啊,或许还能用来做烤串。

越想越馋,唐文风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等以后棉花大面积种植普及后,深冬老百姓也能出出门了。这山里的东西是真的丰富。”

因为太冷,百姓们怕不知不觉失温冻死,所以冬天除非必要,几乎不出门。

自然也没办法抓野鸡兔子狍子啥的当存粮。

这么一大座宝库放在这儿只能干瞪眼。

“诶诶,兔子!”

宁州的兔子毛皮厚实,用来做帽子不要太暖和。

“我去抓!”唐文风扔下一句话,就追着兔子跑了。

那兔子跑的贼快,唐文风深一脚浅一脚跟在后头,已经很努力的在追了,但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和自己拉开距离。

“下次别让我逮到,不然扒了你的皮,吃了你的肉!”唐文风放着狠话。

那兔子可听不懂,蹲在离他五米多远的地方,鼻头耸动着,随后一扭屁股,一蹦一跳的跑远。

唐文风拍了拍手上的雪,长出一口气,转身准备回去。可不能跑太远,在野外和大部队分开,那可是要命的事。

“唉,卧槽!”

一个没站稳,唐文风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脸瞬间扭曲。

不远处找过来的砚台几人吓了一跳:“大人,你怎么了?”

“没......没事。”唐文风爬起来,摸了摸自个儿屁股,低头用脚踢了踢摔倒坐下的那片雪,一个刺球一样的东西出现在他眼前。

唐文风沉默,随即抬头。

只见头顶上方的枝头挂着好多同样的刺球。

他一路跑过来竟然都没注意。

“砚台,王柯,快,找个长些的棍子过来打板栗。”糖炒栗子,板栗炖鸡,都是好东西啊!

在砚台他们打板栗的时候,唐文风在附近转了转,又找到好几棵板栗树。

这些掉地上坏了也是浪费,还不如让他们捡走呢。

不久后,一群人举着棍子开始抽打枝桠。

忙活了好半天,装了整整十麻袋的板栗。

剩下的实在是没地方装了,唐文风他们只能可惜的离开。

这一趟出来,可以说是满载而归。

野鸡,兔子,狍子,梅花鹿,榛子,板栗,院子里堆了好大一片。

兔子是官差们拿石头砸到的,一共五只,皮扒了,肉剁成丁,放上大把干辣椒花椒,做麻辣兔丁。

两只狍子,一只煎炒炖煮,另一只收拾干净后,盐都不用抹,直接往外头一挂,要不了多久就冻的硬梆梆,可以放着慢慢吃。

七只野鸡,两只熬汤打锅子,五只撒上孜然辣椒面烤了,香味扑鼻。

除此之外,再加上一大盆红烧鹿肉,酱鹿肉,爆炒鹿肉,满满一大桌子菜,就没有一个素的。

“来来来,快吃,吃完又是新的一年了啊!”

唐文风端着一盘豆芽从厨房里出来。豆芽是厨子的媳妇儿自己用绿豆发的。算是冬日里难得的素菜了。

关平升在他们这一群里算是最年长的,官位又高,他动筷后,其余人才欢呼着抄起筷子伸向自己想吃的。

“这鹿肉好吃!”

“狍子也好吃。”

“这个兔丁味道好,就是太小了。”

“这汤好喝。”

“那是打锅子的,你咋就喝了?”

“我就喝一点。”

“我也尝尝。”

于是你一点我一点,不一会儿就没了。

边上的豆腐豆皮豆芽甚至没来得及进一下锅。

酒足饭饱后,一群人拍着肚子歪歪倒倒站在屋檐下,看着又开始飘飘洒洒的雪花。

关平升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厚厚一叠红封,笑眯眯的招呼他们:“排队啊,每人都有。”

冬日里,除了唐文风他们外,在府衙值班的官差一共就二十人,每人都收到了一个红封。

钱不多,每个红封也就二十个铜板。

但却把官差们乐坏了。这可是监察大人给的!

关平升又给了唐文风砚台,几名侍卫一人一个。

他拢着袖子半阖着眼睛:“明年我就得回了。”在这里待了几年,看着宁州百姓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也是时候回京城向皇上交差了。

唐文风道:“我这棉花还没普及开呢。”

“早晚的事。”关平升笑着说,“等我走的时候,你记得给我些种子,我好带回去,让京城那边也早点种上。”

一提到这个,唐文风就正经起来:“一文钱一粒种子。”

关平升脸上的笑容消失:“你怎么不去抢!”

唐文风眨眨眼:“我倒是想,但这不是犯法的嘛。”

关平升:“......”

“您也知道,这棉花种子不多,再种三四年,宁州百姓们也不一定能人手一条被子。所以我可不得精打细算些嘛。”

关平升想吐血。你竟然还想人手一条被子?!

“一文钱十粒种子。”不就讨价还价,当他不会是的。

“两粒。”

“太少了。”

“两粒我都是看在您老的面子上才松口的。”

“五粒行了吧,五粒!”

“不成不成。”唐文风还是摇头。

两人掰来扯去,最后以一文钱三粒种子的价格成交。

“你这小子,都说无奸不商,你一个当官的,什么毛病。”

唐文风笑眯着眼:“都一样,都一样。”

开春后,关平升带着一兜种子启程回京。

送走人后,唐文风凑到砚台跟前,“你和王柯带着人再去找那西域商人买棉花,越多越好,要快。”

他要抢占先机,在其他地方还没有种棉花的时候,让宁州成为棉花基地,先挣上几大笔银子。

“是。”

当天下午,砚台和王柯带着十名穿便服的官差,快马加鞭去了应州府城。希望那西域商人今年还会来应州,也还带了棉花。

府衙里,唐文风捏开一颗栗子,将栗子肉扔进嘴里。

“赵齐,你让常文常武兄弟俩带人去各个村子登记每家每户的人口。独居无人照顾的要重点标记。”

登记完,谁再敢来占善堂的便宜,他定要让他知道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