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当官哪有种地香 > 第69章 急宣入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六十九章

苗桂花说完,记起另一个事。

“还记得王小青不?”

唐文风点头:“记得,嫁到咱们村儿了嘛,怎么了?”

苗桂花道:“她生了个儿子,把李老婆子乐得哟,等孩子满月后,天天抱着出来炫耀。结果有一天脚下没站稳,孩子没抱住给摔了。本来挺乖巧一个孩子,现在木愣愣的,只知道流口水。”

唐文风心想多半是摔到脑袋了。

“那王小青可不是个好惹的,直接给李老婆子抓了个满脸花。李家的人也都怪李老婆子。”

“后来呢?”唐文风好奇。

“后来啊。”苗桂花说到这儿憋不住笑了。

边上也在做活的徐香草也是笑出了声,接话道:“那李老婆子一哭二闹三上吊,准备杀杀王小青的威风,结果差点真给吊死了。”

苗桂花道:“他们家现在整日里是鸡飞狗跳的,热闹得很。”

“就是可怜了前头那个孩子。”徐香草叹气,“王小青现在又怀上了。年前我出门和人借花样子的时候听见那些个婶子大娘们说,那孩子李家都不怎么管了,每天给口饭饿不死就成,晚上都挨着他家的狗睡。”

苗桂花也跟着叹气:“也是李老婆子男人前几年走了,要不然这孩子也能有个人照看。”

李老婆子家就李大爷一个正常人,可惜前几年去山上砍柴摔了一跤,那之后就不行了,没拖多久人就走了。

唐文风有些印象,李大爷是个瘦瘦小小,但是整日里乐乐呵呵的老头儿。村里谁家有点事,他都会去搭把手帮个忙。所以他在的时候,村里人看在他的面子上,也不会和李老婆子多做计较。

说了些闲话,苗桂花他们又各自做起手上的活。

唐文风打了个哈欠,把铁板放到炉子上,又扔了几个小红薯到铁板上。捅了捅炉子里的火,往里扔了几块炭。

这样烤出来的红薯没有埋在灶里捂出来的好吃,但也聊胜于无。

唐文风挑了两根大点的递给自家娘和大嫂,他也捡了根掰成两半啃起来。

斯哈斯哈地啃着啃着,他忽然心血来潮:“娘,月底我走的时候,给我装点咱家的谷子。”

苗桂花扒着红薯皮,满眼不解:“这京城恁大的地儿还不卖谷子的?”

“哪儿啊。”唐文风笑着说,“我想试试看能不能折腾出来杂交水稻。”

“嗯?这是什么?”

唐文风眼也不眨地说:“我在一本书上看见的。说是有位圣人研究出了杂交水稻,好几万万人都再也不缺粮食,不再饿肚子。”

苗桂花笑:“哪有这种好事。”好几万万人不再饿肚子,那一亩地得产多少粮食啊?太夸张了。

“您看我之前在书上看的那些自行车啥的,不也折腾出来了嘛。”

“那是人鲁疯子厉害。”

唐文风厚着脸皮给自个儿贴金:“那也是有我给的图纸,他才能厉害的起来。”

苗桂花只觉得没眼看:“哎哟,知道了知道了,到时候给你装点。”

唐文风这边过得舒服快活,京城那边是快乱了套。

定州城雪灾严重,上面还层层剥削贪污赈灾银和救济粮,饿死了无数人。

当地官员怕担责,隐瞒不报不说,还派官差镇压胆敢反抗的老百姓。

好些热血书生联合起来想要写万民书告了当地官员,却通通被抓捕,关进了大牢。

一时间民愤四起,怨声载道。

等乾文帝收到消息,当地已经有人揭杆为旗。

“好好好,好啊,这就是国之栋梁,国之栋梁!”

下头大臣高喊着陛下息怒,扑通跪了一地。

乾文帝看向吏部尚书:“张爱卿,朕若是没记错,定州的知府是你的学生?”

吏部尚书张如淮在被点名的这一刻,只感觉自己听见了列祖列宗的呼唤。

“回......回陛下的话,是。”

“好得很啊。”乾文帝笑了,“你可真是教出来了一位好学生。”

张如淮额头死死抵在地上,大冬日里汗流浃背。

看他已经吓得跟筛糠似的发抖,乾文帝这才移开视线:“诸位爱卿可有谁愿前往定州为朕分忧解劳?”

下头死一般的寂静。

定州如今就是个火药桶,谁坐上去都得炸。

如今在朝为官的哪个不是老泥鳅?这会儿冒头,那铁定是茅坑里打灯笼,找屎(死)。

乾文帝慢悠悠地开口:“都不出声是吧。既然不出声,那朕便点了。”

一时间各大臣全都头皮一紧。

“陛下!”关键时候,还得是曾经教导过皇帝的易太傅。

“臣有一人选。”

乾文帝:“说。”

易太傅道:“老臣推举的便是如今在崇弘二馆与算学教书的唐文风。”

“喔?”乾文帝挑了下眉,“给朕一个理由。”

见乾文帝未发火,易太傅暗暗松了口气,嘴里的话更为顺畅:“当日殿试时,那唐文风的文章里对于农事写的是侃侃而谈,有理有据。如今对定州来说,最重要的便是粮食。所以老臣认为,想必一位以农为本,能够带领他们种田收粮的官员更为合适。”

其余大臣跪趴在地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高声道:“太傅言之有理。”

乾文帝指尖在龙椅扶手上敲了敲,不说话。

众大臣胆战心惊,纷纷在心里犯起嘀咕。

许久之后,乾文帝才开口:“宣唐文风入京。”

诸位大臣皆长舒一口气。

*****

年假眼看着就要过完,唐文风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启程返京。

“喏,你要的谷子。”苗桂花将装好的一包谷子递给他。

唐文风接过来放进背包里:“等儿子研究出来,定第一时间把粮种寄回来。”说着他笑了笑,“不过起码得过个三四年才看得出点区别。”

苗桂花对这事就没抱多少希望,虽然儿子在她眼里是最厉害的,可是改善粮种,增加亩产......这在她眼里,是老天爷管的事。

“你也别太惦记着这事,能成最好,不能就算了。家里现在也不缺吃喝,不用太累。”

唐文风点点头:“知道。”

“叩叩——”

外头院门被敲响,一个累得直喘粗气的侍卫站在院门口:“请问这是唐文风,唐夫子的家吗?”

唐文风从堂屋里走出来:“你是......”

侍卫激动道:“唐夫子,我奉命前来请你入京。”

“啊?”唐文风傻眼。

侍卫急道:“人命关天的大事,快快收拾好行李随我入京觐见陛下吧。”

唐文风头大,不知道这乾文帝要干嘛。他一个教书的,人命关天的大事干他什么事?

可这该死的地方,皇命不得不从。

“我东西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你等我套个马车。”

侍卫急忙道:“不用不用,我跑得快,后头还有一人,到时路上碰见了,让他帮你赶车。”为了早点赶来这边,这一路上他换了好几匹马,马儿累,他也累。

唐文风:“......好,劳烦了。”

和家里人说了一声,让他们放宽心,唐文风就和侍卫走了。

原本两月的路程,愣是在大半个月跑完了。

唐文风大腿两侧的皮是破了又破,疼得他眼泪汪汪,还被侍卫笑了一通,说习惯就好了。

腿疼得不行,还不能撇着走,以防殿前失仪。

唐文风强忍着泪花儿,扑通跪在地上:“参见陛下,吾皇圣安。”

乾文帝能文能武,一看他这副模样就知道是怎么回事。直接让人赐座。

唐文风的心啊,真是悬到了嗓子眼儿。不知道这个乾文帝要出什么馊主意。

不过他腿是真的疼,既然有座位,干嘛还委屈自己。于是一屁股结结实实坐了上去。

大臣们看的均是眼皮子一跳。就连两位丞相和太傅在皇帝面前也不敢坐的这么实在,这唐文风是傻还是直?

乾文帝倒是觉得他真性情,还笑了。

“你可知朕急宣你进宫所为何事?”

唐文风摇头:“侍卫大哥只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的确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乾文帝道:“你可知定州闹了雪灾?”

离得那么远他上哪儿知道去。

于是继续摇头。

乾文帝叹息:“那当地昏官不作为,百姓死伤无数。朕深感痛心。在朕头疼救灾人选之际,太傅向朕推荐了你。”

易太傅:“......”陛下,不带这样的,竟然还卖臣子。

唐文风微笑。原来是你这个死老头子!给爷等着!

乾文帝把自己摘干净了,看着唐文风:“你可愿为朕分忧解劳?”

我能说不吗?

唐文风垂死挣扎:“草民惶恐,怕是难当此大任。”

“朕觉得你可。”

唐文风:“......”

“谢陛下看重。”

“唐卿可愿?”

唐文风扑通再度跪地,腿疼的他颤声:“愿!”

乾文帝满意地点点头:“如此,朕便任命你为定州知府,着兵部侍郎关平升为监察随同。二位爱卿明日便启程吧。”

唐文风忽然抬起头:“陛下,草......臣没有资历,年纪又轻,恐怕镇不住下头的人。要是太傅能和臣一道,那是最好不过了。”

易太傅:“......”你怕是想我这把老骨头碎咯。

乾文帝失笑,还是个记仇的小子。

“太傅身子骨可禁不住折腾。朕赐你一支权杖,谁不听话,你就打谁,如何?”

唐文风这下是真高兴了:“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