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除了佟黑还的两万五千两订金,还有王才人入股香皂厂的一万两本金,加上织造厂这几个月挣的几千两。

侯平手头可动用的地资金有近四万两银子。

如果将这笔银子全部换成粮食,足有八万石,如果加上批量购买的优惠价,买上十万石也不是不可能。

十万石粮食就是一万两千五百吨,足够养活十万人三个月。

所以只要使用得当,这些粮食足以消化这次山东的所有饥民。

……

这次招募流民入通州是太孙府提出来的,自然就是以太孙府的名义进行。

调集水军船只运送灾民的事情由兵部官员负责,组织灾民北上则要靠太孙府的人自己去组织。

太孙府草创,虽然任命了一些官员,但是短时间内肯定是不可能到任。

所以最终此事只能是侯平自己带人去山东组织流民北上。

这次事关重大,在通州赈灾时积累了大量实干经验的六个学生都被侯平临时征用了。

二月初十二日,侯平先是安排好了漷县县内接应流民的一应事物后,亲自带着自己的六个弟子高家兄弟,以及中军都督府都事李抱忠等人南下。

李抱忠是李如柏的小儿子,他跟随侯平一起行动,若是遇到紧急情况可以调派当地卫所官兵。

同时他还带了应天卫的一千人马负责保护侯平等人的安全。

这些都是奏折中提到,皇帝同意的事情。

就在侯平启程南下的同时,京城一家前所未有的商铺开了。

……

真香坊

位于京城最繁华的前门外大街中心地段。

三个月前,这里还是属于望香阁附属产业之一,然而现在,已经成为了漷县香皂厂的京城旗舰店。

旗舰店这个概念自然是侯平提出来的,不过跟望香阁的合作却是玉娘子去谈的。

原本玉娘子是打算自己买一间商铺卖香皂的,但是侯平给拒绝了。

而且侯平还规定玉娘子绝不能建自己的商铺,所有商铺都要跟当地有实力的豪商合作。

由他们出钱建店出人,工厂方提供产品,卖产品的钱五五分成。

玉娘子目前还不是很不理解这个规定背后的逻辑,不过她还是忠实的将这条规定执行了下去。

随着真香坊的开张,三个月前就在京城悄然流传许久的神秘香皂终于揭开了真实面目。

‘香皂’这个名字其实大明已经有了。

使用皂角树所结的果制成“皂角”,果荚制成“肥皂”,再加上香料制成香皂,也称“肥皂团”。

虽然名称一样,但是肯定跟油脂香皂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另外还有一种被称为“胰子”的东西跟肥皂很接近。

就用砂糖、猪油、猪胰、香料等成分按比例共混研磨,并加热压制成型。

猪油被脂肪酵素部分地分解成了脂肪酸,进而被碳酸钠皂化成了真正的脂肪酸皂。

京城就有专门经营这些东西的店铺。

为了跟这种皂荚“香皂”和“胰子”做出明显的区分,香皂便又起了个别名:清爽皂。

真香坊的清爽皂一问世就引来了无数了奇的人,只是看完价格后,都震惊了。

一块普通的不带香味的清爽皂就要三两银子,带香味的则根据不同的香味价格有所波动,最低也要八两银子。

这个消费是什么水平呢,一头猪约值一两五钱银子,一头羊约值五钱银子。

也就是说最便宜的清爽皂也要两头猪或六只羊的价格。

这种价位了,别说普通人买不起,就是一般的小富家庭也都是买不起的,着实会惊掉人下巴。

前来观看的百姓们大失所望,本以为都有机会试试这个香皂的炒处,结果只能是看个热闹。

一个洗澡的玩意卖到这等价位,简直是荒唐。

真香坊开张了一个上午,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但是真正的购买者一个都没有。

此是有些看热闹的人开始忍不住嘲讽起来。

“哟,看吧,一个洗澡的玩意卖到几两银子,这真香坊怕是得了失心疯吧。”

“对的哟,等着看吧,不出三天,他们就得降价。”

“是的哦,只要咱们都不买,他们就等着关门吧。”

一个上午没有卖出一块香皂,着实有些尴尬。

好在店里的员工都是望香阁的姑娘,见惯了大场面,硬着头皮在店里死撑。

过了中午,突然有一个穿着宫里内侍服的人走进了店里。

二话不说就将最贵的,单价十五两的桃花清爽皂买了十块。

一下子就一百五十两的价格瞬间惊呆了还在店铺周围围观的人群。

就在这名内侍走后不久,又有一位宫女进了店铺,也是一口气买了十块,价格低一点的橘香清爽皂,又是一百二十两。

自此之后,每隔一会就有一位内侍或宫女来购买。

大概过了十来波人买过之后,真香坊突然挂出一个牌子来,上面写着:今日售罄,明日请早。

此时刚好又有个内侍前来购买,看到售馨的牌子后大怒,对着真香楼的店员一顿破口大骂。

店员也只能不停的道歉,并好言相劝,可是店中已经没有货,她们也没有办法。

内侍闹了一通,见实在买不到后也只能无奈的回去了。

至此人们才知道,真香坊真正的客户原来都是宫中的贵人。

之前王才人的事情其实只在宫里传播,宫外传的只是香皂洗身干净。

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个新奇的话题,但是对于贵人们来说还引不起足够的兴趣。

但是今日清爽皂一问世就让宫里贵人们趋之若鹜,名头一下就在京城的贵人圈子里传开了。

实际上这些人才是真香坊真正的买主。

前三天,真香坊的货都是有限的,卖完就挂出‘今日售馨’的牌子。

这是专门设计的饥饿营销套路,可以快速的打出知名度。

从第四天开始,便大量供应,虽然依旧限量,但其实供货量已经高出第一日几十倍了。

短十几日,真香坊的销货额就达到了十八万两。

这里面只有一半是香皂工厂的利润,约有九万两。

除去一万两生产生产成本,纯利润高达八万两。

这一万两的生产成本,八成被酒精配香工厂挣走了和剩余的两成则基本被肥皂工厂挣走。

这些钱只不过是换了种名目,进了侯平的腰包。

实际上现在所卖出的所有香皂的生产成本,加在一起也才不过百两白银。

对于庞大的收益来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有了这笔钱,侯平从通州招募流民的计划,可算是更加有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