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所周知,江南是大明王朝最重要的粮食产地。

特别是宋朝初期自安南引进水稻后,中原流传出“苏湖熟,天下足”等传言。

可见江南对大明的粮食安全有多么重要。

然后由于西班牙将中国生丝作为墨西哥丝织厂的主要原料之后,中国生丝的价格大幅度暴涨。

生丝也成为了马尼拉海贸的主要交易商品。

自此江南毁田种桑者不计其数。

因为能从马尼拉海贸中挣取大量的白银,所以江南豪族根本不用担心毁田种桑的后果。

粮食才几个钱,没了就去买,反正天下种粮的地方多的是。

由于是江南豪族愿意花大价钱从全国各地买粮食,直接导致全国各地的粮食物资都往江南集中。

这也是导致明末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江南做为“苏湖熟,天下足”的主角,能以一地供养全国的典范。

在明末后期出现严重的粮食危机,不能说不是一种讽刺。

小冰河时期所谓的天灾,实际上对江南地区的影响并不大。

真正导致江南粮荒的主因就是当地豪族的贪婪。

1565年马尼拉航线被开辟出来。

1593年西班牙政府规定了每年从马尼拉开往新西班牙(墨西哥)的大帆船的数量。

通常为两到四艘,每艘载重一般为三百到一千吨,有的甚至高达两千吨。

其中大明进口的货物占到所有货物的百分之八十,主要包括丝绸、瓷器、家具等。

其中丝绸又占到了百分之六十多。

其中包括百分之三十九的生丝、百分之五十九的丝织品和百分之一的成品服装。

作为交换,大量墨西哥白银甚至秘鲁白银被运回大明。

从万历十八年(1590)到万历四十三年(1615),二十五年的时间,有超过一亿五千万两白银流入了大明。

平均每年超过了六百万两,这些钱都进了江南豪商们的腰包。

而此时大明国朝一年的赋税也才不过两千万两,而且还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万历皇帝为何要开征榷税,原因就在于此。

虽然万历皇帝很清楚江南毁田种桑的后果,但是由于这里面的利益太大,根本就不是一个法令就能杜绝的。

而江南的织造业又是独树一帜,根本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取代。

所以这么多年下来他也只能听之任之,然后加大矿税的收取力度,但这毕竟只能是无奈之举。

直到侯平在漷县办了织造厂,这一下就让万历皇帝看到了希望。

只要漷县的织造厂规模足够的大,就能用北方的丝织品对冲南方丝织品的高价格,只要把这其中的巨利打下来。

恢复江南的稻田种植,就指日可待了。

所以万历要侯平用五年时间,把漷县织造厂打造成能取代江南织造厂地位的想法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对于侯平来说,这个方法其实有些蠢。

不光效率低,重点还是太过于得罪人。

真把江南那帮人逼急了,他们可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万一派人来把自己作掉,那可咋整?

历史上天启皇帝的死,就很有可能是这帮玩意弄的。

不然哪可能堂堂一国之君,会因为一个风寒而死?

万历皇帝见侯平愣怔了半天都不回话,心中微有不快道:“怎么,你可有什么困难?”

侯平刚才想到天启的事情太入神,竟一下子忘了自己身处何地,当即赶紧解释道:“回陛下,此事的确非常困难,微臣也不能确定自己就一定能做得成功。”

万历皇帝蹙眉道:“怎么,朕看过漷县织造厂出来的布料,稠密紧实,并不输江南织造厂,这里又靠近棉产地,仅省下的运费,都足以让漷县的织造厂胜江南远矣。何来困难一说?”

侯平赶紧回道:“不,陛下误会了,微臣指得是陛下想通过扶持漷县织造厂来压低江南织造厂的价格,从而进一步恢复江南稻田的打算。”

万历皇帝惊奇道:“你竟连这种事都知道?”

侯平赶紧解释道:“陛下,微臣是湖广岳州府人啊,每年都有大量的江南商人到岳州府来收购生丝、粮食等物,微臣自小耳濡目染又岂会不知?”

这话是实话,此时大明的织造业,除了官方支持的江南之外,就数巴陵一带的棉纺织业最为发达。

不过由于巴陵一带的交通不太便利,因此无法形成对江南丝织品的有效冲击。

万历皇帝这才想起侯平祖籍是岳州府:“是哦,你说话一点都不带湖广口音,朕倒是真忘了你竟是湖广人,差点将你当成通州人了。”

侯平苦笑:“陛下,学生当初来京城求学,到现在也确实有些年头了,口音早就被磨掉了。”

万历皇帝点头道:“嗯,那在你看来,如何才能让江南快速恢复稻田的种植?”

侯平摇了摇头道:“陛下,学生其实觉得,与其想着恢复江南的粮食种植,不如想办法开辟新的粮食种植地区。”

“开辟新的粮食种植地区?你是指在哪里?”

“陛下,北方的大片平原,尤其是在奴尔干都司一带,那里的黑土地是最肥沃的土地,只要能开垦出来,就算是大明的人口再增十倍,也足以养活所有的人。”

万历皇帝顿时眼睛一亮:“你是说真的?”

侯平点了点头:“回陛下,千真万确,其实种植粮食北方要比南方更适合,只不过由于北方荒蛮,所以要下一些力气开垦,但是好处也很明显,这些地方没有当地豪族,只要能开垦出来,就全部由大明皇室掌管,如此一来,皇室能完全掌握天下粮仓,就再也不用担心缺粮问题了。”

万历皇帝的确是心动了,但是仔细一想又退缩,毕竟是奴尔干都司太远:“那边已经出到关外,太远而且无险可守,只怕就算开发出来也种不了几年,就会被鞑子兵锋所毁。”

侯平笑了笑说道:“如果陛下觉得奴尔干都司太远,那么蓟辽地区怎么样?据臣所知,在铁岭的东北方向的清阳堡附近就很适合种粮,如果能将此地开发出来,能大大的缓解粮食问题。”

万历皇帝蹙眉道:“你是在跟朕说笑话吗?辽东并不适宜种水稻,只能种些小麦,产量太低,如何能养活许多人?而且清阳堡已经出了关,如何守御?”

“陛下,小麦的产量的确是不高,但是玉米的产量惊人,而且玉米耐旱,特别适合在北方种植,如果陛下感觉清阳堡附近不行的话,也可以在镇远堡附近开垦。”

万历皇帝一脸疑惑:“你今日跟朕所说之地不是关外就是边关,一点一点往京城靠近,到底有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