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去年,辽东巡抚郭光复接到密报,说是抚顺的商人佟养性与努尔哈赤过从甚密。

然后郭光复就派人将正在辽阳跑商的佟养性给抓了起来。

关押了半年之后,大聪明郭大人就来了一通骚操作。

他下令把佟养性放了出来,让他回到建州潜伏,给大明做间谍。

这把佟养性高兴的简直要原地起飞。

他早就厌弃了自己商人的身份,想当官都快想疯了。

可是大明的官,哪怕是个知县也不可能给一个普通商人。

所以投靠努尔哈赤就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正是因为如此,早在十几年前,佟养性就已经在一心一意的为努尔哈赤办事了。

不过他很清楚,自己所有的价值都是依靠着佟家老营,而佟家老营真正的主事人是佟远。

只要佟远还在一天,他都不敢真正的光明正大的投靠过去。

如今他受到大明官员的委派,则正好可以名正言顺的投靠了,不用担心佟远的责怪。

所以佟养性回到建州,就一五一十的全给抖了出来。

对努尔哈赤来说佟养性可谓是及时雨,实际上他图谋佟家老营的全力支持已经很多年了。

虽说他是佟逢的女婿,但是因为佟逢无子,在佟远心目中的份量不够。

佟远心目中,佟家老营的继承人只有佟登的儿子佟养正一人。

只是佟养正在跟随李如松征战朝鲜之后,便神秘失踪,直到今天都不知道是死是活。

佟养正还有一个儿子佟鹤年,对佟远来说这本来应该是他唯一认可的继承人。

但是万历三十六年,当时在辽东当差的佟鹤年干了一件蠢事,因心急晋升,就杀良冒功。

被时任辽东经略的熊廷弼识破,杖打一百军棍后收监。

佟远动用了一切关系将人救了出来,但是心里对他的失望也是难于言表。

所以这么多年来他始终都没下定决心,到底要不要将这偌大的家产传到他的手中。

也因此佟家老营的大权,事实上已经旁落佟养性和佟养真的手里。

不过佟养性虽然掌握经济大权,但是并不能决定佟家老营的整体倾向。

只有让身为佟远亲传弟子的佟养真也投靠过来,才能真正的将佟家老营完完全全的拉拢到自己这一边。

因此佟养性现在光明正大的投靠,正中努尔哈赤的下怀,当即就决定把孙女嫁给了他。

这既是对佟养性的安抚,也是为了更进一步收买佟养真做铺垫。

佟家老营的业务遍布大明全国,江南更是重中之重,佟养性也是经常要往江南一带出差,对那边相当熟悉。

皇太极要寻找江南大商合作,没有佟养性的帮助还真是不行。

因此这次出行就请示努尔哈赤的旨意,带着佟养性一同前往。

上了船后,便找他了解江南的基本情况。

“八阿哥,江南豪商多如牛毛,最有实力有沈、徐、张、顾、朱、钱、王、叶这八家,他们任何一家都富可敌国。甚至是敌数国,咱老营的那点产业跟他们比起来也就是九牛一毛罢了。”

皇太极有些吃惊,佟家老营的财富已经是让他非常眼红的存在了。

整个东北,没人敢说自己有佟家老营一半的财富。

如果不是努哈赤是靠着佟家老营的资助才起的家,说不定早就要带兵抢了他们。

当然,抢不抢得过就不一定了,女真八旗的核心将领,有一半是佟家老营训练出来的。

另外的一半,则是在佟家老营训练过的。

就包括他自己,六岁开始就在佟家老营训练,三年前才正式毕业,跟随努尔哈赤东征西讨。

这些年凡是优秀的将领,努尔哈赤都会将他们送去佟家深造,能有幸得佟远亲自指导的人,无一不是栋梁。

“那额驸认为咱们找谁合作比较好呢?”

“朱、徐、张这三家是王族或者勋贵,与他们合作被出卖的风险太高,可以直接忽略,叶、钱两家都有重臣在朝,他们应该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跟我们合作,剩下的就是只沈、顾、王三家可选,若是让我说的话,首推还得是顾家,顾家的综合实力虽非最强,但却是最富有也是最贪婪的,和他们家族合作,风险最低。其次是沈家,不过自沈首辅年初过世之后他们家族的实力有所下降,王家我没有打过交道,对其不太了解。”

“哈哈哈,好,本阿哥就喜欢和贪心的人打交道,那就先选定顾家吧,起航……。”

……

就在皇太极扬帆南下的时候,侯平等人也在艰难的回程。

来的时候日夜兼程,仅用了四天时间就从漷县到了广宁城。

但是这次返程,足足花了十五天时间,才堪堪走到了三河县。

即便是这样,依然有五个家丁的身体支撑不住,先后离世,没能挺到回家见亲人最后一面。

他们的逝世,令这一路行程充满了悲壮和伤感。

侯平是真的很想为这些人能做点什么,但是终究能力有限。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在自己面前痛苦的死去。

除了已经死之人外,还有几人也几近油尽灯枯。

就算能回到家与亲人见上一面,怕也仅是最后一面。

这次随李如柏出征的老家丁,包括李宁在内总共二百一十七人。

最终能回到京城并活下来的,恐怕不会超过十人。

队伍行到三河地界段甲岭附近。

由于最初死亡的两个家丁尸身腐烂严重,只能就近找个地方,连同后来死亡的三具尸体一起草草掩埋。

大伙合力,花了一天的时间,才刨出一个足够埋下五个人的大坑。

在此期间又有一人因伤病和悲痛交加死亡。

大家伙也只能重新就地掩埋。

面对一大一小两座无名土坟,侯平第一次深深的感受这个时代的悲壮。

一将功成万骨枯,用在他们身上尤其适合。

这次李如柏的功绩如此巨大,官复原职是肯定的,甚至还有可能更进一步。

而埋藏在这里的人,除了李家以及他们的家人等少数知情人外,再无人知道他们的丰功伟绩。

只因为他们是辽东铁骑,是李家家丁,他们一切的牺牲,都只为成就李家的功勋。

侯平忽然有些为他们感到不忿和委屈。

且不管这些人平日里为人如何。

不管他们是否有过作奸犯科。

在面对蛮族侵略者的时候,他们从未有退缩半分,流尽了身上的最后一滴血。

从这一点上来讲,他们就无愧于民族英雄这四个字。

可是因为李家的原因,后世对辽东铁骑这支部队的评价并不友好。

明明他们有着骄人的战绩,但是历史却是何其不公,给他们的只战败的耻辱。

碧蹄馆一役,明明就是他们以弱胜强,面对十倍于己的倭寇,一战打得他们再也不敢与之野战。

但在史书中留下的,却是战败之耻。

侯平忽然想要还给他们一公道,让后世人能公平客观的了解真实的辽东铁骑。

尽管他知道这可能很难,可他还是想尽自己所能,给这些无名英雄正名。

英雄不应该受此屈辱……。